記者 鄭名真、林紫萱/採訪報導
大自然與原住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三百多年前阿美族人就會用樹皮來做衣服,由於沒有留下文字資料,一切靠口傳,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製作樹皮布的技術逐漸失傳,直到都蘭部落的耆老沈太木 決定找回失落的樹皮衣傳統,才將技藝傳承下去。
台東都蘭部落位在海岸山脈的山麓上,背倚著阿美族的聖地都蘭山,面俯遼闊無際的太平洋,是阿美族的部落。在民國84年擔任都蘭部落頭目的沈太木,接下部落重責大任後,一直在思考自己能為部落做些什麼事,如果自己甚麼都沒有做下一代就會忘記老祖先的智慧,眼見部落的編織、刺繡、雕刻等傳統工藝都有人傳承,唯獨印象中聽父親講過部落的「樹皮衣」的故事,自己卻從未親眼目睹,因此開始探索樹皮衣這個傳統卻又陌生的文化。
背負傳承使命 過程艱苦漫長
一開始,沈太木招集部落的族人一起研究,因為沒有文字記載,沒有人知道該如何製作,於是就一一請教部落的耆老們,但樹皮布失傳已久,部落的耆老也不清楚樹皮衣的製作方法,在部落做過不斷的詢問後,沒有得到任何有幫助的資訊,於是沈太木採取最直接也是最笨的方法,直接去做,從做中學。
「從無到有」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摸索過程,沈太木在沒有任何基礎經驗下,最初幾年製作樹皮衣的思維全然走向錯誤的方向,他開玩笑的說:「剛開始敲出來的樹皮很厚又很硬,曬乾後就像是一片鐵皮,所以做不好我們就丟掉,一直重新做。」
雖然中間有想過要放棄,但是想起耆老有跟他說過,如果不把這個文化找回來,族人就沒有東西可以傳承,下一代就會忘記老祖先們的智慧,保留文化這是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於是老頭目扛下了傳承文化工藝的使命,堅持下去。
經過不斷失敗,中間嘗試過許多樹種後,才發現構樹和雀榕這兩種樹的樹種做樹皮衣的品質是最好的,但由於生態環境的改變,雀榕越來越難找到,而構樹的分布很廣,較容易取得,所以現在樹皮衣幾乎都是由構樹為主要材料。
「叩、叩、叩」不斷地敲打,將木頭脫皮,接著再將敲起來的樹皮剪開繼續敲打,反覆敲打利用纖維延展性,讓樹皮更加柔軟,要將樹皮面積打到二到三倍大的延展後才算完成,靠著老頭目太太獨特的美感和細膩的針線活,在一片片辛苦製作完成的樹皮上,成就了一件件絕無僅有的樹皮作品。
阿美族樹皮衣 傳承祖先智慧
將傳統的樹皮衣結合時尚,老頭目太太將樹皮做成禮服,許多人慕名而來向老頭目夫婦學習樹皮工藝,其中林戎依是老頭目夫婦的得意門生,身為阿美族的林戎依因為宗教因素,從小就沒參加過豐年祭,當身邊朋友問起關於自己文化的事時,他卻無從回答,明明身為阿美族人卻感覺自己很沒有歸屬感,但透過樹皮衣,林戎依找到了身為阿美族的使命,更認同自己的文化。
老頭目夫婦想要把文化傳承下去的精神,也是讓林戎依堅持下去的動力,更將樹皮布延伸製作成飾品,並創立工作室,將傳統技藝創新融入生活,讓更多人看見,將傳統工藝發揚光大。
傳統技藝是祖先們生活時留下來的智慧結晶,近幾年,老頭目夫婦與林戎依也把重心放在文化傳承上,極力推廣樹皮布教育,並與學校合作讓部落的小朋友與傳統文化接軌,推動部落的樹皮布傳統技藝,將文化傳承,深根部落。
老頭目夫婦靠著畢生的餘力,研究重現曾經消失一甲子的阿美族傳統樹皮技術 ,不僅恢復了重要的歷史文化,更找出與先人的智慧連結,在老人家的熱情毅力中 顯露出內斂而細膩的情感內涵,因為這股使命感,延續著祖先們敲不斷的傳統工藝,才得以將這個文化持續傳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