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品力、李撰之、陳芊妙/採訪報導
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概況表指出,2018年我國被出養的孩童共有245名,平均不到兩天就有一個孩子被出養,而統計至2018年底,尚未媒合成功、找到收養父母的待家孩童共計594名,意即每年有逾百名孩童,仍日日盼望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溫暖家庭。
107年我國孩童出養原因
107年我國孩童出養原因大多為原生家庭經濟狀況不佳或因各種原因無法照顧或教養孩童。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07年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概況表、製圖/朱茱
為幫助等家的孩童,我國目前有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財團法人天主教福利會等九個機構投入出收養媒合服務,審慎評估出養必要性,並以兒童最佳利益為考量,為其找尋合適的收養家庭。
天主教福利會出收養中心主任楊淑宜表示,在審查收養資格時,機構會評估夫妻兩人各面向的生活、經濟狀況、婚姻關係、教育共識等,也會考量孩童未來可能接觸親戚的想法,並讓準父母參與機構提供的相關課程,了解收養的本質。
在他們接收孩子後,機構也會持續追蹤,提供進階親子課程,讓收養父母面臨挑戰時能獲得實質幫助。
另一方面,孩子在出養前的準備也相當重要,社工會引導孩子明白自己的身世及過去,定期安排心理輔導、諮商,以及實行遊戲治療,幫助孩子做好出養準備,並透過視訊以及實際會面的漸進方式與養父母建立親子關係。
不過,對於身世告知,並非每個孩子都能坦然面對。被親戚收養的林若帆表示,四歲時因為從家裡訪客與親生母親的對談中得知身世,而開始對自己的身分感到疑惑、對親生父母不諒解,並難以融入收養家庭文化,心中存有芥蒂。
林若帆直言,如果可以,她希望一輩子都不要知道自己的身世。因此,也並非所有孩子的情況都適合身世告知。
另外,楊淑宜指出,平均而言,一般孩童找到收養父母的等待時間為六至八個月,但其實孩童有一段收養的「黃金期限」,落在三到四歲以前,超過期限的孩童,以及轉換過不同機構、照顧家庭及有創傷的特殊孩童,能成功媒合的難度較高,要找到合適家庭可能得花費好幾年。
對此,楊淑宜呼籲,政府兒保系統應定期關心家庭、孩子狀況,並持續關注個案的後續計畫,而非拖延至孩童錯過黃金期限,才尋求出收養單位協助。林若帆也認為收養年齡越小越好,因為年紀越大,會有越深的情感抽離感。
楊淑宜強調,孩子是政府的資產,不管身在何處都該得到應有的支持,並優先由原生家庭照顧。機構雖能提供安置服務,但營運層面來說,即便有外界捐款與政府補助各占三成左右,孩子出養期越長、負擔越高,機構便難以支撐所有開銷,仍需要大眾、政府的多方支持與協助。
楊淑宜表示,機構體恤政府有來自各方的壓力,但仍期待與政府一同提倡友善收養文化,效仿歐洲國家,在收出養服務上投入大量資源,除了實際補助外,盼政府也給予相關機構足夠的支持。
愛是超越血緣的一種決定
我國每年仍有數百名未成功媒合的被出養孩童,期盼收養父母能給予溫暖,所幸,越來越多夫妻願意將目光轉向這些孩子,完成他們的期待。
其中一個收養家庭案例中,許珮蓁因體質不易受孕,跟丈夫討論後,於三年前收養姊姊沐沐,並且決定擔任全職媽媽,專心與孩子建立關係,而今年十月,家中迎來二女兒琦琦,更為這對夫妻的生活帶來新的色彩。
107年家庭收養孩童原因
台灣有一些家庭因為生育困難,因而選擇收養。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07年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概況表、製圖/朱茱
問起兩個女兒,許珮蓁指出孩子的適應清況大不相同,沐沐被收養時不足一歲,在新家生活相當自在,而琦琦對媽媽卻有嚴重的分離焦慮,大至出門購物,小至短暫去上廁所,只要察覺到媽媽不在身邊就會大哭不止,也無法單獨與爸爸相處。
許珮蓁說明,許多情況中,被出養的兒童可能僅一歲不到,就已先後待過原生家庭、借宿地點、寄養家庭、機構安置中心等多處,如同琦琦就因曾被轉送過四個不同環境而嚴重缺乏安全感,發展較同齡緩慢。
面對類似的孩子,部分夫妻可能會在剛接收孩子的半年「試養期」內,選擇放棄收養、退回機構,並對孩童留下負面影響,但許珮蓁強調「愛是一種超越血緣關係的決定」,在收養孩子前,就該做好無條件愛他的決心。
另一例子中,辦理跨國收養的蘇小姐表示,自己過去認為只有不負責任的家人,才會選擇出養自己的小孩,但真正見面時,孩子的外公非常不捨,讓蘇小姐意識到每個人有自己的難處,選擇出養也是一件勇敢的事。
其實,有許多父母都是基於不得已的苦衷而出養,希望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不該將所有出養人都貼上「不負責」標籤。
另外,尚未接收孩子、仍在等待收養流程通過的李小姐則比喻,這段等待孩子的時間,自己常想著孩子健不健康、乖不乖巧,其實就和一般孕婦懷胎十月中的所有擔心無異,同樣都是懷著父母期待孩子到來的心情。
每個被出養的孩子都背負著沈重的故事,部分孩童有幸得到新的家人、新的溫暖,但也有些孩子遲遲等不到一個家,錯失能被見證成長的機會。
安全感不足 影響孩童發展
被出養的孩子年紀雖小,或許卻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辛苦,許多孩子必須在短期內面對不停轉變的環境、對待方式,而無法專注或信任他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林宜靜指出,對幼兒來說,安全感尤其重要,若在成長階段感到不安,勢必將影響孩童未來的發展。
福利會提到,孩子們在等待收養家庭的過程中,有段「黃金期限」,越大的孩子被成功媒合的機率越小。對此,林宜靜認為,以幼兒發展層面分析,其實並沒有確切的最佳收養年齡。
但孩子年紀較小時,較易和他們的主要照顧者建立依附關係,並藉此獲得安全感,若成長階段安全感不足,便可能影響到他日後認知能力的建立或學習的成果,因此,年紀越小時確實是比較好的收養年齡。
而對於許多被出養兒童常面臨被頻繁轉送至寄養家庭、安置中心等不同環境的情況,林宜靜表示,每個地點的成員組成、教養方式不盡相同,在轉換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在短期內適應不同家庭的文化、氣氛、生活習慣等,這對幼兒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
除了適應地點的差異外,幼兒有許多需要他人照料的生理需求,都需要依賴他和主要照顧者之間的長期默契;而年紀再長一點的孩子,也需仰賴一個穩定的環境,讓他放心學習。
頻繁轉換住所,孩童注意力則被迫放在適應環境、觀察陌生人,可能使他無法專注成長、形成信任,對其整體發展,甚至是未來建立人際關係,都有一定的影響。
另外,對於有些孩子未順利等到自己的收養父母,而留在機構中成長,林宜靜提到,幼兒發展其實需要充分的愛與關注,孩子在機構中可能只能分到十分之一的愛,甚至更少;因此,在無法獲得充足關照的情形中,有些小孩為了爭取,才會形成攻擊性高的性格,或因為未得關注,而變得怯懦、容易焦慮或緊張。
在機構長大的孩子雖然不缺衣食,卻少了家庭的溫暖,並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可能形成較不穩定的情緒,或影響發展。林宜靜強調,應給予這些孩子更大的耐心及陪伴,與他們建立連結,讓孩子重拾對人的信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