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電視新聞困境 多年仍無打破

記者 陳楷昇、劉德懋/採訪報導

台灣電視新聞台品質飽受民眾批評已是不爭的事實。1993年有線電視合法化後,業者為滿足閱聽眾龐大的新聞需求,至今有約八家電視台24小時不間斷播放新聞頻道,但是瑣碎且不停重複的內容也影響其應有的品質。

台灣民眾習慣在用餐時收看新聞節目。攝影/陳楷昇
強化即時性 提高供稿壓力

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何吉森指出,隨著衛星電視技術成熟,1993TVBS首開24小時電視新聞台的模式,提供全天候最新、最即時且具有強大畫面感的新聞內容,受到廣大閱聽人喜愛。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如921大地震、八八風災等,24小時式的新聞服務就變得特別重要。

台灣的新聞量及資金與具備跨國能力的新聞媒體如CNNBBC相比,仍顯匱乏,若是平日沒有太多「重點新聞」得以聚焦,電視台業主也不願意花費成本去取得如國際問題或是深度議題的內容,所以只能想盡辦法將時間填滿。

電視新聞的內容逐漸被瑣碎且不具公共利益的「趣聞」填滿,2016年於《看》雜誌為期二日對於電視新聞台晚間七至八點時段的新聞觀察中,「三器新聞」佔台灣電視新聞台非常高的比重,如台視的「三器新聞」就達到72.55%、華視新聞也高達60.71%

《看》雜誌於2016年10月22日、24日統計台灣電視新聞台『三器新聞』比率。資料來源/《看》雜誌、製圖/陳楷昇

24小時的新聞播出代表巨大的供稿需求,給電視台記者產生不小壓力,東森新聞記者羅意瑾解釋,24小時電視新聞台並非24小時都是以直播的方式播放,若無重大事件發生,電視台在凌晨1點開始至早上6點,會重播日間內容,因此真正產製新聞的時間只有19小時。

然而,19小時的內容產製,對於記者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戰。一般來說,每位記者有其固定的稿件則數與截稿時間,若是其採訪相關路線出現新的事件,必須花費時間去跟進,相對也會壓縮日常新聞製作的時間。

電視台新聞記者的一天,充滿忙碌和艱辛。資料來源/梁正、製圖/陳楷昇
內容改變不易 維持品牌形象

24小時新聞頻道就像是吃新聞的怪獸。」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莊伯仲認為,台灣媒體的資源不如CNNBBC,能夠投入大量人力與成本,讓記者到世界各地駐點採訪,若當天的新聞量不足,就得逼迫記者對內容「灌水」,破壞應有的新聞品質。

他認為,不如把虛耗的時間拿去製作更有討論價值的節目,不僅能補充原本缺乏意義的內容,也能使記者的新聞製作有更充裕的時間。

莊伯仲與羅意瑾也都同意,若採取該作法會削弱新聞台的即時性,放棄一些網民在社群平台上熱烈討論內容進行報導,恐怕很難與許多賴以為生的網路媒體競爭。

POP Radio撞新聞主持人黃暐瀚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24小時新聞台應該要繼續存在。電視台不斷重播新聞的好處是可以讓不同時間進入頻道的閱聽人得到想要的新聞資訊不至於錯過,若在新聞頻道加入其他節目,可能有損新聞台以新聞為主的品牌形象。

他建議,為解決那些瑣碎「三器新聞」的內容,電視台可以考慮以網路新興的付費贊助模式,讓民眾自行去獎勵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新聞內容,增加該內容的製作成本,鼓勵更多新聞工作者投入心血去創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DNBZeUwk0

  • 三器新聞:由網路瀏覽器、 行車紀錄器和監視錄影器所組成的電視新聞,這些新聞被認為是大大減少新聞台製作新聞的成本且得以充滿24小時的節目內容。

資料來源/《看》雜誌

新聞內容反映閱聽習慣

新聞內容反映人們閱聽習慣,當新聞台面對24小時新聞制度的弊害而轉型時,除要確保內容品質的提升,也須考慮閱聽人是否接受。叫好不叫座的內容無法留住人們的目光,若要改變目前的媒體環境,必須正視收視率問題。

何吉森表示,事實上台灣還有1000萬人習慣通過電視新聞獲取資訊,對於新聞的要求與想像也各有不同,許多新聞工作者也希望能在每日新聞的內容增加更多有關社會弱勢福利、環保與公衛等議題,甚至特別組成專業的製作團隊蒐集有關資訊或是與外部團體合作產出高品質的議題內容節目,但台灣的民眾似乎對此並不買帳。

世新大學講師梁正認為,台灣電視新聞台不如多年前的榮景與收視率有關。 攝影/劉德懋

「台灣民眾更偏好收看軟性新聞,比如有關美食、戶外、八卦的節目有更高的收視率。」曾擔任多年電視新聞台從業人員的世新大學講師梁正指出,這就是台灣電視新聞一直無法轉型的原因。

「據我的觀察,那麼多年來新聞內容從來沒有改善,反而越變越糟。」梁正提到,從前的電視台為了凸顯24小時即時新聞,投資許多經費在購買及使用衛星新聞轉播車上,在沒有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也會使用在社會新聞中增加畫面感,至少也會到現場了解再進行新聞製播。

2010年網路新聞興起,民眾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增加,廣告商目光開始轉移,電視新聞開始加入更多的「三器新聞」,也聘請一些「網路寫手」製作內容。

梁正強調,台灣電視新聞台的運行已不如多年前的榮景,也是這幾年部分電視台歇業或轉售他人的原因,所有的根源都和收視率有關,解決問題必須通過對公民的教育,不單只是少數幾個媒體工作人的努力就可以改變整體結構。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為政府監督媒體的力量。攝影/劉德懋
監督機制待完善 獨立媒體走出新道路

政府是否應該出手改善新聞內容為業界與學界長期爭論的重點,想要積極、有效地去完善台灣的媒體環境和制度,也顯示出社會對媒體現狀充分不滿。

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周慶祥直言,政府沒有創造良好新聞環境,以維護「新聞自由」為藉口的放任,是導致問題發生的主因。他認為CNNBBC因為有政府支持,電視台不計成本與收視率,才能出現許多優質的內容,台灣政府應該以獎勵、資助企劃案的方式,建設健全的市場機制。

何吉森指出,台灣最珍貴的就是民主與自由,當台灣民眾享受其中的益處,無可避免地也需要接受它帶來「亂象」。若政府出手,不管是資助或懲罰都會帶來非常大的社會影響,認為政府可能以此對立場友善的媒體進行補貼,現階段只能透過外部組織、學界與基金會去評鑑每家媒體的新聞內容,或是讓媒體內部的自律委員會逐漸產生監督作用。

針對政府是否應該出手改善新聞環境,業界與學界有不同看法。資料來源/周慶祥、陳順孝、梁正、何吉森、製圖/陳楷昇

對此,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陳順孝有其獨特見解,他認為大眾媒體的趨勢本身不太可能發生改變,反而網路新科技的發展可能解決這些問題。

他建議,可以建立兩個機構,第一個是保留24小時新聞台給社會帶來的好處,公視就是最好的例子;第二種是網路社群媒體,近年來有許多的優質媒體產出許多具有高度公共利益的內容,受到閱聽人喜愛,若能夠整合它們並善加利用資源,則可能可以成為平衡主流媒體的新興力量。

陳順孝也以公視P#新聞實驗室為例,他希望可以結合一些有理想、想改變現有新聞現象的業界人士和專業學者的力量,以實驗的方式找到更多既符合新聞倫理與閱聽人喜好的新聞,並採全媒體形式於多平台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若成功獲得一定的市場佔有率,可能迫使主流媒體相應地做出更大的改革。

 

延伸閱讀:

新聞自由與商業利益的權衡

媒體侵犯隱私 當事人二度傷害

Posts created 11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