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公祭祀1】傳統與動保的拉扯 神豬比賽何去何從?

記者 阮郁馨、黃孟凡、陳心慈/採訪報導

神豬比賽是台灣許多祭典中重要活動之一,面對宗教文化,神豬比賽是凝聚信徒,向神明表達虔誠以祈求庇佑,面對動物保護處的聲浪,神豬比賽是殘忍虐待並忽視動物基本的生命權益。讓我們從歷史的淵源到現代進展去理解,在雙方僵局之中,神豬競賽究竟該何去何從?

神豬比賽淵源 追溯至日治時期

日據時期民眾以宰殺閹雞祭拜,演變成以飼養大閹雞來比賽。爾後,日本政府為了推廣畜牧業,開始獎勵飼養豬隻,民眾也轉變成為飼養豬隻來祭拜神明祈求保佑。

一直到日治末期才出現將豬隻越養越大的現象,民眾相信若將豬隻養的越重,會在未來一年帶來好運,因而出現了相互競爭的風氣。

而神豬競重這項活動不只存在於客家文化的義民祭中,在台灣閩南地區也保有這項祭典活動,像是新竹觀音寺、淡水八庄大道公輪祀。


資料來源/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製圖/王芳瑋

關於神豬祭典
神豬祭祀的儀式各地有所不同,根據民俗研究者李至堉在《神豬要不要?從民俗文化邏輯看起一文描述提到,「神豬」一詞在傳統民俗觀念中代表將豬隻獻給天公之後,隨後會幻化成仙,脫離畜生道,所以在祭拜時,信眾們會舉拜儀式來表示對此的尊敬及信仰,例如:獻刃發豬、辭槽等。儀式開始前會準備些許祭品及茶酒來做祭祀,一旁擺放祭祀的器具,例如:紅繩、刀具、紅色糯米團以及壽金紙錢等。

李至堉也指出,由得獎者向天公秉告祭獻的緣由及祈福,將染紅的糯米糰餵食神豬,以上儀式叫做「辭槽」,代表著豬隻來世可脫離畜生道,羽化成仙。辭槽過後是「發豬」,也就是先將殺豬的刀具貼上紅紙來擋煞和淨化,再用來宰殺神豬獻給天公。

在台灣許多地區都有這項祭典,吸引各地區的信眾和觀光人潮參與活動,神豬競賽對於當地居民是重大年事,且祭典帶來的觀光收益和香火延續更是不可計量。

「豬願意長這麼大,是因為暗中有庇佑」、「我們自始就是認為誠心就好」,桃園新屋區每隔七年舉辦神豬比賽,獲得特等獎的曾大姊為了完成爸爸的心願,參加今年新屋區舉辦的神豬比賽。

曾大姊表示非常感謝神明的保祐與安排,認為這樣的殊榮讓自己以及家族都充滿榮耀感,日後他們將對神明更加虔誠。同時她也強調,如果今天這項競賽被取消了,並且更改替代的祭祀方式,這將讓敬神變的誠意不足。

今年新屋神豬得獎人頒獎合影。照片提供/曾瑞珠
神豬比賽下 被漠視的動物權益

近年有許多動保團體對於神豬競賽活動提出抗議,為了獲得比賽的殊榮,豬隻的權益成為最大犧牲品。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朱增宏執行長表示,反對神豬競賽的關鍵,在於豬隻從飼養到宰殺中,整體過程相當慘忍。

因為比賽以體重的多寡為首要目標,豬隻被強迫增肥競重,飼養成神豬的過程飽受不人道飼養灌食、下窟增肥、過度肥胖後的身心煎熬、移動秤重被五花大綁以及最終未經人道致昏、活活刺喉放血等等漫長的痛苦折磨。

神豬遭灌食畫面。攝影/We Animals、照片提供/EAST

精采融媒體報導:《傳統與人道拉扯 ─神豬比賽存廢爭議

Posts created 10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