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楷昇、劉德懋/採訪報導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句話已成為台灣部分民眾對於新聞工作者的刻板印象,雖然它多少帶有揶揄的成分,但其中對記者素質的不信任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天下雜誌》台灣社會信任度調査:記者是最不被社會信任的職業之一。資料來源/天下雜誌、製圖/劉德懋
新聞轉型未受重視
事實上,媒體報導內容和民眾的選擇有著密切關係,民眾可能會想,看圖說故事和網路抄新聞的不就是記者嗎?怎麼還能怪到閱聽眾的頭上來?針對這點,國立政治大學副教授康庭瑜作出解釋,民眾的感受有一定的道理,目前新聞的確出現各種問題,但是它們並不是新聞行業的全貌。
近年來,不少新興媒體或是傳統媒體致力於新聞形式的創新與報導內容優化,也加入一些需要耗費較大人力調查的報導方式提供民眾更多選擇,可是民眾如果從未改變他們的閱聽習慣,可能就無法發現新聞工作者的努力。
媒體業界驟變
即使各家媒體都想要在報導品質上作出改善,但是市場結構的改變使得媒體面臨沉重的財務壓力,也讓公司內部留才與培才的體制無法按理想方式運作。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系主任何旭初在投入教育事業前,曾經歷24年的記者職涯,他指出台灣報業在2000年與2008年歷經過兩次重大變革,2008年的變革和全球市場經濟情況不佳有關聯,報社面對入不敷出的情形,使得許多資深且薪資較高的記者和編輯都被迫離開工作崗位的窘境。
「像當時我還在聯合報工作的時候大約有5000人,但現在應該只有2000人了。」面對財政困難,媒體業者的思考模式轉變,至今業界還是傾向聘用薪資更低的「新記者」來完成日常的新聞工作。難道「新記者」就無法把新聞寫好嗎?那倒未必,但是在這個一入行就需馬上上手的情況,沒有經歷過嚴謹的新聞教育及訓練是很難達成。
態度是記者生存關鍵
市場環境惡劣,學生對新聞工作的意向不明確,但還是有堅持與外界拚搏的人,世新大學傳播學院畢業生胡立夫就是一個例子。「你要公司不賺錢是不可能的,根本就沒有那麼佛心的老闆。」胡立夫直言,商業媒體就是需要以更快更新的內容才得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穩住陣腳,而記者也只能配合提供這類型的新聞才能得以生存。
然而,一些就讀傳播科系相關的學生們認為,來到媒體工作富有強烈的使命感,想利用機會改善台灣媒體環境以推動社會的整體變革,但是面對媒體艱困的工作環境,往往會因為巨大的心理落差而放棄。若是學生們盡早對媒體現狀有更深層的認識,就能有更長的心理調適時間,理想與抱負才能漸漸從浪漫轉化為實踐。
世界上沒有任何職業是完美的,新聞行業同樣也是如此,競爭和壓力是家常便飯。中國時報社會組主任記者王己由認為,記者或許沒有其他科系的學識專業,學校畢業之後的自我學習及作為記者的態度反而更重要。要在新聞產業生存非常不容易,但是態度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新聞專業提升閱聽理解效率
未來的新聞環境可能更專業化、數位化,這些都不是新聞學系學生能夠單靠學校課程來掌握的趨勢,因此新聞系學生必須要有自處之道。
曾擔任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系主任的彭懷恩說,新聞產業的未來必定走向專業化,並希望在校學生們都應該盡可能去學習政治、財經、科技等知識,不僅在未來擁有比其他同業更大的競爭力,也能讓記者對遇到各種議題有基礎的認識,最重要的是能夠以最快的時間找到「對的人」進行採訪,對於新聞報導的深度與廣度都有幫助。
目前於電視公司就職的胡立夫並非從新聞學系畢業,他透露自己雖然在電視公司內工作,但卻常常需要接觸網路平台,也必須學習其他技能,例如製圖、寫稿和動畫製作等,才能滿足職位需求,部分技能也無法在單一科系的課程中掌握。但是他認為新聞學系的學生比起其他科系更具有和民眾溝通和跨領域分析問題的能力。
然而這些並非是本科生能得意忘形的理由,世新大學教授羅曉南提到,學界已經開始反思,時代已經進入網路社會,可是我們還在使用19世紀的教材。教育制度的問題,短時間是無法從制度內去解決,我們僅能依靠制度外的力量去努力。多看書、多動手是基本,耐得住別人的冷嘲熱諷並勇敢發問,才是新聞學系學生不會被別人取代的原因。
新聞學系的學生不見得有其他科系的學術專業,但是在面臨其他專業科系的競爭對手時,前者可以利用新聞技術,提升閱聽人理解效率,後者則是得以深入主題,兩者之間各有所長,有時競爭,有時反而更是相輔相成。
即時新聞興起 衝擊深入報導
近年來,閱聽人對最新時事掌握的慾望先於對正確性的關注,記者嘗試在商業模式中符合此要求,使得準確、深入的新聞精神受損。閱聽人注意到新聞中的錯誤,就有了詬病記者的利器,新聞深入的重要性又浮上檯面。
現在的新聞環境充滿矛盾,記者一方面被市場要求要產出「夠新」的新聞,卻又在錯誤發生時,被人批評沒有素質、不懂深入和查證。看著即時新聞的人們喊著記者的缺點,但是真正做深入新聞專題,閱聽眾是否又會願意花時間來看一看呢?
王己由坦言,現今擁有媒體的很多都是企業組織,部分業主的思考可能是新聞「有就好」。他也指出,早期的紙媒還未受到新興媒體與即時新聞的挑戰,記者對報導的議題有較充足的時間去研究和查證,現在公司要求記者「隨採隨發」,導致許多一開始有熱誠的記者很快就「陣亡」。
產製深入新聞有太多疑慮和風險,不是不被環境接受,不然就是做了沒人看,或是時間不允許,但是不能因為即時新聞當道,就等閒視之。王己由在方法上提出補救建議,儘管無法傾注大量心力,但是可以設立一些產製深入新聞的單位,比如調查新聞小組等,讓深入新聞在即時新聞的資訊海中,仍有立足之處。
即時新聞可以讓閱聽人快速了解事情經過,深入報導則是展現新聞品質和記者價值的可能,以及閱聽人知的權利完全發揮的時刻。兩者之間各自有其長處,因此就算深入新聞表面看來不被重視,業界和閱聽人也不能棄之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