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導】敲響彼端的鼓聲 一走便是一甲子

記者 蔡佳芸/採訪報導

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低沉穩重的鼓聲也漸漸傳入耳中,這正是一場又一場民俗祭典的開始。鼓聲充斥著各大民俗活動、中西方藝術表演,甚至各大電影的背景音都有鼓聲作響。

堪稱「國寶級師傅」的王錫坤,製作的鼓人人稱頌,他追求的是一甲子後依然響亮的品質。他親手製作的鼓遍佈全台寺廟,朱宗慶打擊樂團、漢唐樂府等等,甚至連日本、中國,都有人親自到訪台灣尋求這高品質的好鼓。

「國寶級師傅」王錫坤,堅持親手做出高品質。 攝影/蔡佳芸
父親眼中的卑微是孩子不願放棄的光榮

父親阿塗師90年前創設响仁和吹鼓店,是當時製作嗩吶與皮鼓的名師,但因為這個行業太辛苦,平時不願意教他們,就是不希望孩子繼承衣缽,更何況在當時不易讀到大學的年代,王錫坤還擁有工商管理學位,父親自然而然希望他能好好當個白領階級。然而父親驟逝的插曲,也許是命中早已註定,轉個彎終究又回到子承父業的天命軌道。

「你沒才調做啦!」別人看輕的一句話很傷王錫坤,為了爭一口氣、證明自己,王錫坤開始自我摸索的製鼓之路。曾經看過父親將一整張水牛皮放進熱水裡再拿出來,很容易就把毛去掉,王錫坤照著做,皮卻熟了。光是磨刀,就花上了兩三年的時間才搞懂如何才能使刀變得銳利。現在光是聽到鼓聲,就可以知道是否是自己做的鼓,「開始是無奈,現在做鼓是我的生命,也是我和父親的連結。」

決定接手家業後,王錫坤花了數年時間練習每個步驟。 攝影/蔡佳芸
擦亮招牌每顆鼓都是驕傲

「訣竅那些倒是沒有,主要就是堅持用心、一心一意。」王錫坤輕描淡寫。日本早就開始使用藥水脫毛、製作鼓皮,但王錫坤認為,那樣的做法既不實在又會毀了聲音的獨特,四十幾年來,他仍然堅持傳統,即便每張牛皮要花上六小時燙滾、脫毛,再到定型晾乾,完成一顆鼓都得耗上超過一個月的時間,但至少是絕對能用上將近一輩子的,它的好是接近於完美。

現在,不僅他的兒子也決定接手父親的事業,成為响仁和第三代傳人,也吸引了許多人慕名而來延續這個傳統工藝。學徒說,响仁和在鼓界十分有名,大學一畢業就決定來這裡向師傅學習,而當初選擇這裡並不是全為了技能,更可以說是為了學師傅的那份精神和堅持。

「技巧不怕別人學走,耐心才是關鍵。」王師傅笑說。

王錫坤在一旁監督學徒製作,不時會接手示範。 攝影/蔡佳芸

「我沒辦法保證多久能做好一面皮或一個鼓,我只知道自己絕對不會草率、放過任何細節,態度一向得自我要求,例如製鼓這樣高度專業的領域,客戶察覺不來哪裡馬虎,但我們能發現問題。」在王錫坤把關下,响仁和的鼓會一直拆拆卸卸,直到繃出他認為最完美的鼓時才會交貨,這就是他所堅持的「態度」。

鼓桶需用鐵鎚將大鐵環仔細敲打,確保牢固地固定在木桶上,裡面還要再放上響條,經過一連串定音的步驟後更需要親自踏鼓,以確保鼓的韌性和音色,最後再另外在表面上漆及裝飾。這些步驟全由王錫坤親手製作,裝飾更由他親自設計。

定音的最後步驟為踏鼓,以確保牛皮的韌性及音色。 攝影/蔡佳芸
鼓文化館是成就、回憶、思念
王錫坤的鼓工廠已有超過90年的歷史。攝影/蔡佳芸

年近古稀,滿頭的白髮和結滿厚繭的雙手都是一點一點經驗的累積。王錫坤所做的鼓逾上百個,問到他最滿意的鼓時,他說「一直都沒有最滿意的鼓,要學的、要改的還很多」,即便做了近乎一輩子,謙虛不傲的氣質卻一直保有著。

念舊的他,數年前決定設立鼓文化館,回想當初成立目的,王錫坤說:「我覺得爸爸的技藝是無法被取代的,對我而言也是最厲害、最好的,所以想好好保存在文化館,讓大家知道台灣有位非常認真的師傅。」仔細一看,便會發現館內只要是超過七十年歷史的鼓,便是由阿塗師所製。

當人們一踏進文化館,便會看到當年阿塗師所做的大鼓,他說這是敬重及感念父親的做法。夜深人靜的時候,王錫坤時常坐在父親製作的大鼓前,將耳朵貼近鼓面靜靜地聽個五分鐘,「會感覺說阿爸在跟我說話,勉勵我要好好努力。」他說,好的鼓是即便不敲打也能有共鳴的聲音,而他父親所做的鼓聲音宛如嬰兒在母親肚子裡時,聽媽媽的心跳聲一般。

王錫坤將父親做的大鼓放在館內正中央,一走進門便會看到。攝影/蔡佳芸

問到最令王錫坤印象深刻的事,只見他思考了五秒便說:曾經有一位老先生因為孫子想打鼓,便在家中床下找到一顆小鼓,然而鼓面被蟲蛀、鼠咬,於是拿到响仁和修理,王錫坤一看,發現上頭印著父親的名字,一時的懷念湧上心頭,最後用五顆新的小鼓換回父親的結晶。語畢,王錫坤的表情露出思念之愁,不難想像父親在他心中占有多大的份量。

王錫坤說,小時候時常陪著父親做嗩吶、做鼓,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冬天陪父親熬夜通宵,清晨牽手一起去吃早餐的畫面,「一直以來和阿爸學的就是那種精神吧!」

看見館內放著一個透明的鼓,王錫坤便立即拿了手電筒興奮地分享說,這個鼓雖然並不是完成品,卻是他創新的精神和實踐證明。改用壓克力製造鼓身,在音色和韌性上都是一大挑戰,用手電筒照著便能發現其中美麗的奧秘,然而目前雖然只當展示藝術品使用,敲打卻仍然可以發出響亮的聲響,並不偏離鼓的初衷,只是如何定音和完成整個作品,他笑說目前排在前頭的計畫還太多,得再另外找時間完成。

王錫坤向記者展示他的未完成品「透明鼓」,語氣中透漏著些許驕傲。 攝影/蔡佳芸

隨著年齡增長,想做卻還沒做的事很多,很多想法也都還沒實踐,但其實王錫坤對於藝術的構想和才能彰顯在很多作品上。從鼓上的商標設計、响仁和的名片、鼓桶形狀或漆上的色彩,都是王錫坤的創作,而靈感多半都來自他個人生活的主張,正如商標設計的雲彩就代表著對生活的無拘無束。

在現今的社會中傳統的東西保存不易,尤其忙錄更使人們容易遺忘自己最原始的純真與感動。「响仁和」王錫坤,用最簡單傳統的方式、時代變心態不變的作風,不僅延續此一技藝的重擔,用心在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完美創造,讓它在各個藝術、宗教與節慶中發光發熱,還不斷地改良與創新製鼓的技術,延續它無限的力量,如今更是獲得「國寶級人物」之稱。

隨著鼓聲隆隆,每一次敲打都是撼動心底的感動,也讓人同時想起老師傅一甲子的技藝,想著每一面鼓都是經年累月磨練的技術和耐心,更賦予原本沒有生命的鼓靈性。那一份對鼓的熱情及初衷很簡單,卻令人折服。

王錫坤親自設計不同鼓身及鼓座,使每面鼓有著不同的意義。 攝影/蔡佳芸
王錫坤親自設計商標,象徵著對生活的無拘無束。 攝影/蔡佳芸

 

Posts created 1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