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顥瑩、吳怡萱、呂怡潔/採訪報導
天色漸暗,晚風微涼,夜幕中螢光飛舞,這記憶中的美景隨著生態復育,螢火蟲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本應該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和樂畫面,卻也引發了許多人對於賞螢活動會再次破壞生態的憂慮。
人潮即錢潮 拒絕「只觀賞不保育」
螢火蟲復育的成功不只讓生態恢復生機,也製造了商機,每年3月至6月是螢火蟲的季節,全台各地都用「火金姑」來吸引遊客。國立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楊平世指出,「人潮就是錢潮。」阿里山每年賞螢的經濟收益是以億來計算,許多山間的民宿也都是以此為招牌,收入也都相當可觀。但人潮一多卻也引發了憂慮,人們的「追螢」是否會再次造成生態破壞,使得生態復育「竹籃打水一場空」呢?
自螢火蟲重歸大眾視線以來,遊客「霸凌」螢火蟲的新聞也層出不窮,像是直接用手去抓螢火蟲或是直接用手電筒去照射螢火蟲都導致了螢火蟲數量銳減。而遊客們來到賞螢地點,隨意泊車、大聲喧嘩也讓周圍居民不甚其擾。
自然科技學會理事長張聖賢指出,人與自然、經濟利益三者是可以和諧共存的,所有的矛盾都是有方法可以解決的,「換一個角度思考,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遊客們無意破壞生態,只是對於生態的重要性不夠認識所導致。現在教育、生態復育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地球更好,萬事萬物也都一定有其和諧共存的平衡點。
張聖賢在和美山的賞螢區,採用「人蟲分道」的方式,試圖緩解觀光與螢火蟲生態的矛盾。「螢火蟲的卵一般都會產在落葉上,遊客只要不離開園區設置的賞螢步道,便不會影響到螢火蟲幼蟲的繁衍。」生態與觀賞之間的矛盾便迎刃而解。
烏來的雲仙樂園也是台北賞螢的好去處,為緩解賞螢與生態之間的矛盾,樂園也同樣修建了賞螢的步道,在減少遊客對於幼蟲的影響的同時也保證園區內的水質和螢火蟲的生態環境,除此之外,園區也會提供導覽解說,提醒遊客在賞螢時的注意事項,像是關閉燈光,在手電筒外罩一層紅色的薄膜。雲仙樂園企劃部科長盧建忠表示,「只要是正常的賞螢活動,並不會影響到螢火蟲的生態,我們也採取了一定的保護措施。」
在得益與生態復育所帶來的回饋時,同樣要提高民眾對於生態保育的認識,才不會讓復育工作成為一場空,民眾也不需擔心螢火蟲再次成為記憶裡的遺憾。
「火金姑」此景可待成追憶 復育絕非複製
90年代起,生態教育逐漸被重視,學者們開始嘗試對螢火蟲的復育,但生態復育不僅僅把大量螢火蟲幼蟲放到一個特定的地方,遊客們來到這個地方看到有螢火蟲在飛舞,就認為復育成功。
楊平世指出,螢火蟲對棲地的要求極高,除了良好的活水和適宜的濕度、喬木、灌木和水生植物的高度及密度,也必須考慮周詳;而水池的深淺、底質,都會影響螢火蟲幼蟲的生存。然而這些都需投入一定的時間與人力,「沒有詳細規畫及維護,就沒有資格談復育!」楊平世認為,想要復育螢火蟲,首先就要營造出適合螢火蟲繁衍的棲地。
真正的生態復育,旨在重構一個生態系統,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業務助理呂俊緯表示,「有食物、有合適的環境,螢火蟲就會搬進來,一種生物要能夠持續的繁衍下去,牠的族群一定要有一定的數量,也就不需要人為的干涉。」
楊平世以大安森林公園為例,在建設好螢火蟲的棲地,放入螢火蟲的食物,再將實驗室復育好的2000至3000隻螢火蟲分期野放到生態園區,再由專家後續追蹤,確認螢火蟲的生態已達到大自然可以永續循環的狀態。
如今在產、官、學以及地方人士地共同努力下,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園、木柵公園、榮星公園都建成了螢火蟲的生態保育基地。曾經的「點點熒光」,又重回都市,民眾不必再為追「螢」,跑到鄉村的深山中。
螢光點點 和美生態回歸原點
踏入青山中,追逐螢火蟲的身影,是不少民眾嚮往之事。但時代及科技的演進,化學藥物的使用頻率升高,山坡地的開墾也日漸劇烈,螢火蟲的棲息地遭受破壞,生存處處是危機,導致存活的數量大量下降,專家因此介入螢火蟲生態,著手復育的工作。
在新店的和美山區即是一個成功復育的例子。和美山的螢火蟲復育園區原先為一塊充滿人為垃圾的土地,但在張聖賢的眼裡,卻是一塊非常適合復育螢火蟲的寶地,有樹林,有水源,也有山壁為螢火蟲遮光,張聖賢說,要讓土地回歸原住民,也就是將土地歸還給最初居住在這裡的生物,以此形式建造了賞螢園區。
食物鏈為建造園區的關鍵,將該園區打造成螢火蟲的獵物所喜愛居住之條件,使蝸牛、螺、蚯蚓等生物安然地在園區生長,藉此吸引螢火蟲的到來,讓生態自己去復育生態,使生態成為一個循環,生生不息的繁衍,成功的以自然的方式復育和美山的螢火蟲。
點點螢光的背後,是美城里里長翁智冠和美城里居民一起支持的成果。在暗夜中,路燈相伴著晚歸的人群,令人們安心,但美城里選擇關上路燈,給螢火蟲一個舒適的家園。
然而適合螢火蟲居住的自然生態,卻容易滋生蚊蟲,台灣各地不少生態園區附近的居民會選擇噴藥將隻消滅,使生活品質提升,但這些藥劑,除了滅除蚊蟲,同時也將螢火蟲的卵以及特有種蝴蝶的幼蟲給滅絕了,對此,美城里居民選擇以物理性如穿著長袖衣物,而非以噴灑藥劑的方式來阻擋蚊蟲的叮咬。
翁智冠表示,「這麼美麗的生態,需由我們共同去守護,專業的知識就交由張聖賢,出力和維護生態,如園區樹木的修剪及環境的清潔的部分就交由美城裡的大家一起。」
張聖賢認為,生態和科技是互相制衡的,在此處建了科技園區,在別處就要建一個生態園區使之平衡,就算現今的綠色科技太陽能、風力、水力等能源設施的設置,雖然是綠色能源,但依舊會改變其生物生態,造成傷害。
這群昆蟲復育者,默默的付出自己的力量去使大自然回歸原始,找回最初的定律,並試著去尋找科技與生態最平穩的相容方式。生態的復育不是跟風,更不是商業利益,而是一種對大自然的感動與保護,攜手維護生態,使之代代相傳、川流不息。
不破壞棲息地 生態得以永續
欣賞螢火蟲的道路,漆黑而夾雜山叢中各種昆蟲的叫聲,讓許多遊客不禁感到害怕紛紛拿起手電筒,但這樣的舉動卻會影響牠們的棲息,張聖賢建議,想像自己矇住眼睛身歷其境,如此不僅能降低螢火蟲的干擾,還能正確觀賞螢火蟲的美及獨特發光。
因為季節性的關係,加上稀少及特別的發光方式,螢火蟲成為每年3月至6月的熱門旅遊景觀之一,但除了螢火蟲為原生昆蟲外,台灣還有很多豐富的蝴蝶生態,被譽為蝴蝶王國,種類高達400多種,其中瀕臨絕種的就包含3種,但整體數量稀少,甚至有越來越少的趨勢,成為許多團體關注及復育的物種。
整體生態系統要能保持循環,不可能只顧到單一物種,而是要維持整體性,除了食物鏈是重要的一環外,樹木花草等棲息環境也占了很大的影響,就如自然科技學會在低海拔地區種植台灣茶樹等蝴蝶喜愛環境,成功讓蝴蝶回流,雖然目前成功案例不多,但協會仍不放棄任何希望,期許能藉由種植回屬於牠們的樹種及維護其棲息地,找回台灣人印象中蝴蝶成群翩翩起舞的記憶。
越來越多的昆蟲瀕臨絕種的危機,除了避免人為破壞外,尊重牠們是原生物種,了解牠們食物的環境,不破壞牠們的棲息地,友善對待牠們的家園,有效的限制環境維護,保有正確的觀念,才能使生態環境永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