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橋經濟拚觀光 「複製貼上」無新意

記者呂怡潔、吳怡萱、徐顥瑩/採訪報導

台灣各地都在興建吊橋,為了吸引遊客、搶救觀光,紛紛「複製黏貼」在觀光景點建設吊橋,新建天梯及天空步道等,建設雖可以「複製」,但經濟效益能如法炮製嗎?

位於文山區的壺穴吊橋,一次僅能通行三人。攝影/呂怡潔

台灣地形屬南北狹長、地勢西低東高,擁有129條大大小小的河流,支流密佈,溪流短小且湍急。因此在先民時代,吊橋就連接河流兩側,便利民眾出行,也促進了兩地的交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吊橋原本的交通功能削弱,卻為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台灣觀光發展協會祕書長田一修表示,吊橋一方面可以舒緩路面的不足,另一方面有教育啟發及欣賞的功能,這是值得推廣的。

不少吊橋在興建之初,經商家的包裝、宣傳,紛紛打出「最」的標籤,如:花蓮小天空步道打出全台「最美」步道稱號,再經過媒體報導推薦,使該地成為旅遊勝地,讓不少民眾慕名前往,也帶動周邊的經濟效益。

吊橋景點顯現商機,各風景區大量興建,但在幾年之後,吊橋逐漸沒落,附近商家纷纷撤出風景區,無法再依靠吊橋維生,曾經瘋及一時的吊橋,成了無人問津、平淡無奇的鐵製品,名副其實的蚊子橋。

田一修坦言,每一個地方都開始興建天梯、吊橋,會成為一種資源浪費,失去本土特色。世新大學觀光系教授王志湧也表示,台灣許多景點共同的問題,都是缺少在地化,缺乏自己創新的東西,沒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田一修認為,「模仿得不像,又做得不好,政府應該花點巧思及創意建設特色文化,以吸引遊客。」舉例來說,屏東琉璃橋將具有原住民文化的圖騰入橋中,形成獨有特色,和其他地方做區隔。

反觀文山區貓空的壺穴吊橋,從曾經的觀光勝地淪為「蚊子之地」,起初政府為推廣位於貓空的山區步道,讓民眾於假日或休閒時可以入山親近大自然,進而促進貓空的觀光,因此建造壺穴吊橋,讓整體的山區步道更為平整順暢,有了吊橋後,民眾也無須再涉溪而行。

靜謐的步道。攝影/呂怡潔

壺穴吊橋沒落之際,因坍方而興建的小天空步道反而引起熱潮。小天空步道位於壺穴吊橋附近,當初因為路面坍方,而修建成人車分離的步道,搭上天空步道的熱潮,將其命名為小天空步道,其步道的位置較壺穴吊橋開放,因此替代壺穴吊橋成了新的觀光景點。

看到這樣的景色,當地居民其實也頗有感言,因為壺穴才是貓空名字最初的由來,而現在大家卻只知道貓纜和天空步道。

觀光建設除了帶來經濟效益,也對環境帶來負面影響,中華民國步道協會秘書長婁序平表示,在壺穴吊橋建設之前,壺穴這裡就如同山中的秘境,令人心曠神怡,雖然該吊橋以不破壞當地生態為原則,但他仍覺得,「失去了其山林的原始性,也少了親近山林的樂趣。」以往大家一起涉水而過,近距離欣賞壺穴,如今卻只能高站在吊橋上,欣賞其美。

吊橋經濟風靡一時,但隨之葉落花謝,成了被人遺忘的荒地,該如何使之永存,仍是政府及景點周遭社區面臨的關鍵問題,吊橋是經濟或是文化精神,是單純的建設或是令人驚豔的藝術品,賦予的意義不同,吊橋的生命故事也隨之起伏。

 

貓空由來 壺穴吊橋興衰

部分觀光客以為貓空是因貓咪而聞名,大都不知貓空地名的由來,是因壺穴地形而成,早期被稱為「䩆空」,是清康熙時期的漢字,日治時期取諧音為貓,因此形成「貓空」,台北市貓空國際觀光茶情協會總幹事張振隆分享,如何分辨本地人與外地人的小技巧,如果聽到念「ㄋ一ㄠ空」就代表一定是外地人,因為本地人的念法為「ㄋ一ㄠ、空」。

早期壺穴越溪必須徒步走過,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台北市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興建了便於通行的吊橋。張振隆透露,原本的計畫是要打造比較穩固的水泥橋,但怕破壞既有生態環境及影響美觀等評估後,才有了全台灣最小吊橋之稱的壺穴吊橋,一次僅能三人通行。吊橋雖不起眼,卻因地處偏僻、不易被發覺,有如世外桃源,而被遊客封為秘境。

大多數人提及貓空的第一個印象是纜車,鮮少人知道壺穴吊橋這個景點。興建之初為推廣建設,政府結合了導覽舉辦過幾次活動,宣傳壺穴吊橋。附近經營蔥抓餅店的老闆娘表示:「那一陣子確實振興了貓空的經濟,帶來人潮及觀光收益,但不久之後,一切卻變了樣

除了距離纜車站較遠之外,地勢關係也有影響,路途顛頗,加上該步道位在較隱密之處,讓許多長者卻步;此外標示也不夠明確,因此願意再次造訪的遊客也是少之又少,政府也不再推廣此吊橋。台北市指南里里長張佳南表示,「會繼續與產發局合作,舉辦觀光活動,推廣步道及吊橋」,讓遊客來到貓空的印象不再只是纜車,還有很多可以親近自然的登山步道。

 

沒落碧潭 水舞帶來人潮
碧潭吊橋。攝影/呂怡潔

碧潭曾經列為台灣八大景之一,為熱門旅遊景點,現今卻逐漸沒落,隨著新北市政府積極推廣觀光,結合烏來,建立觀光產業鏈,打造水舞燈光秀,賦予藝文特色,遊客逐漸回流,也活絡了地方產業,振興經濟。

以碧潭為例,據交通部觀光局的資料統計,2014年碧潭風景區的遊客人數約140萬人,自2015年水舞表演推行以來,達到150萬人次,2018年更是突破了200萬人次,新北市新店里里長陳文德表示,「水舞確實為碧潭的觀光經濟帶來人潮及錢潮,遊客人數明顯增長」。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資料庫、製圖/劉宴伶

不只碧潭吊橋,許多景點都需要更鮮明的特色來吸引遊客。碧潭水舞的設計總監謝明勳表示,「現在的人都喜歡創新,碧潭水舞舉辦至今已第四年,每年都不斷地設計出不一樣的燈光及效果,不斷地刺激遊客的感官」,以吸引遊客的二次造訪。

碧潭景區的水舞表演,人潮湧動。攝影/呂怡潔

此外,因新店溪有很多香魚,便把腳踏船設計成香魚外型;貓空的纜車則結合當地的茶文化,將其設計成茶壺,這些都是獨特且創新的。若能將觀光結合當地文化加以推廣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景點,不但能創造話題,也能帶來實質上的觀光效益。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