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玟逸、李祐萱、周楚、劉家瑜、蔡旻蓉、呂紹禾/採訪報導
科技日新月異,實體書店已今非昔比,各式各樣的網路通道與載具取而代之,書店也跟著委縮。出版社要如何在保存書店文化的前提下與時俱進,勢必得面對許多考驗。
出版業轉型 跨領域整合
台北市重慶南路書街促進會理事長沈榮裕表示,以前書店街超過 100 家,不但一樓店面有書店,2 樓、3 樓還有很多出版社,現在不到 10 家。書店街的沒落,是商業取代的機制,當書籍的銷售量無法和租金抗衡,實體書店的倒閉是自然現象。根據國家圖書館所發布的「台灣圖書出版現況及其趨勢分析」統計,台灣2016年 有 4,979 家出版社,出版 38,807 種新書,再次創新低點,可說是出版業的寒冬。前衛出版社主編鄭清鴻表示,出版產業的確要轉型,現在的趨勢是轉成跨領域的媒合(如戲劇、電影或是遊戲),目前都在嘗試中。他也強調,現在的實體書越來越精緻,出版社強調印刷品質,封面設計和紙張觸感都必須和整本書的意象做搭配,成本非常高,但對市場卻又非常憂心。
實體書的印刷出版並沒有嘎然停止,但實體書的印刷策略與規模勢必改變。談到近年來實體書的行銷策略,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郭冠麟老師表示,去年暢銷排行榜第一名是療癒繪本「祕密花園」,而從近幾年的熱銷書籍不難發現,許多書籍都搭配電影或偶像劇的原創小說或是寫真集,書的主題策劃已不同以往。
鄭清鴻也認為,分析暢銷書的屬性或特色是當務之急,再進一步釐清閱聽眾需要透過紙本去獲得資訊的主要原因。書店或出版社現在傾向於藉由異業結盟的方式,把書和相關主題的活動結合,與不同的產業合作,改變書籍的宣傳與銷售方式。此外,依靠作者知名度賣書的趨勢也會越來越明顯,臉書的粉絲經濟有賴作者個人的品牌魅力,未來可能會比出版社既有的招牌更有影響力。
拯救實體書 強調領域專業性
面對近年來整個產業的低迷狀態,位於重慶南路上的大方書局負責人李萍表示,網路科技與消費行為的改變,對於實體書店的影響很大。但是相較於一般暢銷書店,大方書局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因為店內主要是販賣中醫相關的專業書籍,很多書是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同一條街上的天瓏網路書店,以電腦與網路相關的專業書籍為主,也是重慶南路上少數還在經營的書店之一。實體書還是有無可取代的地方,尤其是專業知識,民眾還是傾向選購書籍來研究。
特色書店崛起 讀者尋找原味
除了專業知識需求,特色書店亦立於不敗之地。隱身在萬華龍山寺附近的「莽葛拾遺」,熱鬧的小吃攤就在兩旁,人群來來往往,很難發現它的存在。「莽葛拾遺」是一棟擁有百年歷史的閩南式建築,富藝術氣息,店長強調書店本身的特殊性:「本店不僅是書店,也販賣古董藝品,且建築物本身就是百年建築,極具歷史感。」她也認為,若要好好維持百年書店,便是使這棟建築物有「人氣」,有「人氣」才得以永續生存。
縱使電子書的興起,仍有不少的民眾放下手機踏入書店尋寶,因為冰冷的電子螢幕與翻閱紙張的感受不同,莽葛拾遺書店店長也表示,實體書店會減少但不會全面消逝,即使電子書跟網路書店盛行,還是會有愛書人來店裡消費,因為書店提供的是不同於網路的情感,讀者從書店中找到書的原味。
媒介各具特色 電子書亦前途茫茫
網路科技興起,大眾使用手機的頻率大幅增長,也使得電子書逐漸興盛,民眾周小姐認為,現在手機直接閱讀很方便,不用扛一大本書也能看。相較傳統書籍,電子書節省紙張印刷又方便。但是世新大學圖書館館長葉乃靜表示,2016年世新圖書館的電子書使用與瀏覽次數約為一萬次左右,而實體書單週的借閱次數就達到五六千次,顯示就世新大學的學生而言,使用實體書的習慣仍高於電子書。倘若年輕學生偏好實體書籍勝於電子書,更何況較為年長的讀者呢?
實體書籍市場的確面對資訊科技的衝擊,但電子書也必須考量如何融入讀者長期的價值觀與閱讀習慣。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陳昭珍認為,每一種媒體內容都有較適合的傳播方式,比較適合用電子書來呈現的題材是漫畫、期刊和百科全書。百科全書電子化已經行之有年,過去百科全書彙整大量的資料再印成厚厚的一本,對於使用者來說相當不方便。百科全書電子化後依照不同領域分門別類,使用者只需輸入關鍵字就可得到結果,因而電子書即便無法取代實體書成為大眾主要的閱讀方式,但獨特功能以及便利性卻是實體書所達不到的,端看使用者如何去善用這兩種類型的媒介與閱讀方式,才能把效果發揮到最大。
網路崛起,知識通道不再唯一,讀者的選擇性增多。傳統書市節節敗退,電子書亦未能異軍突起。從書籍設計的精緻化到異業結盟,從作者的品牌型塑到特色書店的藝術氣息,出版業苦思突圍策略,期盼書店文化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