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家園零廢棄 永續再生新價值

記者 張小滿、程怡靜、貝薈涵、張芷瑜、莊喻婷、林冠宇、王懿萱、劉頤、郭宣暄/台北報導

你是否曾想過,每天剩餘的食物、被淘汰的 3C 產品或家具,都跑到哪裡去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製造了許多垃圾,也傷害了環境。如今循環經濟與生態永續的概念崛起,廢棄物可以轉換成再生資源,個人、社區、企業、與政府皆應行動了。

現代人的消費習慣使許多產品汰舊換新的頻率升高,廢棄物若不能有效回收或分解,必定增加環境負擔。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於《循環經濟》一書中提及「在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沒有所謂的廢棄物。」總統蔡英文於2016 年的就職演說中也表示:「我們不能再像過去,無止盡地揮霍自然資源及國民健康。對各種污染的控制,我們會嚴格把關,要讓台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把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

循環經濟以零廢棄物為理念,打造全新的循環模式,涵蓋以租代買或以廢棄物回收再製造等流程。製圖/張小滿

線性經濟模式屬單向運作,極可能造成物資浪費。循環經濟以資源回收再利用為指標,涵蓋自行維修或以租代買等策略,邁向零廢棄的理想。針對循環資源和生態永續的概念與實踐、問題與解決策略,本文分為三系列進行報導;系列一,聚焦日常生活;系列二,分享藝術創作;系列三,探討綠色經濟。

系列一:日常生活

循環經濟的理念在日常生活隨處可見,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是「食享冰箱」的重要推手。市場中未賣完的青菜與蔬果是食享冰箱的重要來源,透過回收「剩食」變續食,並將未過期食物進行儲存,提供給需要的人,達成資源循環最佳化,更充分體現食物零浪費、台灣無飢餓的意旨。南機場附近的商家魏建忠表示,食享冰箱時常大排長龍,顯示有些民眾真的需要食物幫助。若能充分利用食物、降低垃圾量、又能助人,可謂一舉數得。

新北市社會局於民國100年開始推行「幸福滿屋實物銀行」方案,截至 106 年 1 月底,媒合各項善款及物資市值達 10 億 3 千多萬元,協助弱勢民眾超過 173 萬人次。食物銀行的出現,得以適當分配及利用食物,避免不必要的浪費,相對降低廚餘或垃圾量。

注重物資保存 生鮮快速發放

民眾雖響應食物銀行相關活動,但近幾年食安問題頻傳,食物保存必須有清楚明確的規範。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副秘書長劉露霞表示,至今並未傳出食物銀行的食安意外,不過在與其他社福團體合作時仍會簽訂免責條款。大部份食物銀行收受的物資以保存期限較久的乾糧居多,安德烈慈善協會發展主任蔣慶章說:「物資進來的時候,我們會根據外包裝是否有破損,還有有效期限可能六個月左右才能夠放在我們的食物箱。」除了乾糧外,有部分物資為熟食、生鮮、或即期食品,劉露霞強調,包裝食品的有效期限要求大於或等於一個月,生鮮食品則透過預知數量與當地非營利組織合作,快速發放,把握使用期限並節省物流費用。

食物銀行的食品安全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也是待解決的問題。國立海洋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蕭心怡建議,除了慎選受贈來源外,生鮮食品需注重冷鏈物流控管,包裝食品雖可長期保存,但並非每個產品皆實施保存性實驗。為消除食品安全疑慮,根本解決之道在於制定標準化保存期限,確認食品真正的保存期限,方能達到食物再利用、健康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的最大目的。

民間善舉也帶動立委關懷與法規考量,陸續有立委推動不同版本的食物銀行草案。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國會辦公室提供的「食物銀行法」草案,其目的在於鼓勵民眾善舉,讓愛心資源的捐贈更豐富。不管是專法或專章,劉露霞建議政府立法,但勿一味管制,導致民間團體退縮。因此,若欲善用食物,又達成助人目標,除了鼓勵參與,保障食品安全是首要之務。

資源循環的概念逐漸在日常生活發酵,食衣住行育樂各類生活用品皆有不同的再利用方式。從校園到家庭到社區,從社區食物分享到大學校園裡常見的二手書流傳與廢棄腳踏車修理,不一而足,充分展現的是愛物惜物的精神,實踐過程也帶來不同的反省與不同的感動。顯而易見的是,物資類型不同,目標群眾各異,因而傳播通道與資源再處理模式,以及法律與文化的建立皆需要更多的心思與努力,方能在零廢棄家園裡幫助更多人,落實珍愛環境的行動。

系列二:藝術教育

信念與行動,強化物品循環。從理性到感性,回收資源開啟創作與藝術教育的新機會。再生材料帶來無限想像,充滿生命回憶的長輩老舊遺物,不再被廢棄。

拾起再生材料 享受手作樂趣

走進台北市再生藝術工坊,一群小學生圍著模型軌道,聚精會神地聽著工作人員講解如何製作無動力小車。在聽完令人躍躍欲試的導覽後,小朋友開始蒐集想要的再生媒材,繪製自己心中玩具車的藍圖,動手拼湊出屬於自己的小車。充滿童趣的場景很常在再生藝術工坊出現,不僅小孩,大人以及養護中心的長者都可以在這裡享受手作的成就感,透過再生材料,重溫兒時樂趣。

什麼是再生材料?在一般人的想法裡可能是廢紙、碎玻璃、或寶特瓶等,但再生藝術工坊教育組長陳之軒認為,再生材料其實沒有界限,在工坊裡的再生材料源自於工廠,製造業的倉庫裡的剩餘品、瑕疵品,像剪裁剩下的布邊等,都是被閒置的廢棄物,都是垃圾的代名詞。這些物品來到再生藝術工坊後,搖身一變成為人們創意發想的材料。

Create it yourself 釋放無限想像

透過工作坊活動的潛移默化,孩童逐漸了解環保的重要性。「當你撿到東西的時候,如果你能利用想像力將它改變的話,就可以把它做成很多有趣的玩意兒。」萬芳國小學生張暄翊表示,在工作坊學習到珍惜資源並從中獲得許多樂趣,若落實到生活中,就能看見其實有些材料是可以重複被使用的。萬芳國小學生家長塗思真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也有所體悟的說:「原來我們平常所丟棄的東西,都能在這邊獲得重生,而且是一個很有趣的重生。」

製作車體的材料是被廢棄的木頭。除了預先準備的基本材料外,小朋友還可以蒐集他們喜歡的小物品,來裝飾創作。攝影/貝薈涵

陳之軒強調,Create It Yourself 的過程帶給大家一個天馬行空的創作空間,沒有固定的格式,可以自由地發揮想像力並快樂的創作。美學的創造力是推廣再生藝術的另一個主軸,民眾除了可以探索想像的世界外,這裡更是藝術家的銀行,藝術家們在材料蒐集區裡尋找他們所需的材料,並賦予新的價值。懸掛在工坊門外的藝術品,是藝術家陳淑強使用油漆桶、沙拉油桶、鐵網、以及廢棄木頭等再生材料創作而成的。外形像太空梭的藝術品,在不同角度的陽光映照下,形塑成不同形狀的影子,創造想像的空間。

藝術家利用再生材料創作藝術品,往日的廢棄物,如今重生,吸引人來觀賞。攝影/貝薈涵
創作靈感來自廢漁具的生命記憶

廢棄物展現新生命,既減少環境負擔,又帶來美的饗宴與少時回憶。半個世紀以前,航海、測風、觀星等技術是從事傳統漁業必備的本領,魚網、魚鉤、魚餌也都是討海人賴以為生的工具,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傳統技術成為課本裡的教材,而漁具與各類漁船上的生活用品則堆積在角落,漸漸沉澱成回憶。家族背景與傳統漁業密不可分的陳瑞錦女士,運用廢棄的傳統漁業器具進行創作,創造獨特的回憶。

陳瑞錦女士出生於傳統漁業家庭,除了對家中的謀生器具有獨特的情感外,父親與叔叔相繼在從事捕魚作業的過程中因意外去世,對她來說是巨大的衝擊與記憶啟蒙。陳瑞錦表示,親人去世後,長輩的謀生器具被丟棄在陰暗角落,在她的眼中,這些器具蘊涵著傳統與故事。

每艘漁船上至少配有一塊魚砧板,上頭的每一道刀痕都是歲月的痕跡,都是生命的流失。利用漁船上的舊物品所成就的創作闡述歲月的流失,也展現對生命的尊敬。攝影/林冠宇

對擁有特殊記憶的藝術家,漁具承載自身回憶,作品是與民眾溝通的橋樑。陳瑞錦認為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太過迅速,對於今天,可以記的事情很多;對於昨天,可以刪除的事情也很多,現代人來不及消化生活中的瑣碎,許多事都只是匆匆掠過腦海,甚至無法想起,因此她興起了用廢棄漁具創作,記憶生命歷程。

系列三: 綠色經濟

透過再生材料,我們重返童年。廢棄物因藝術與回憶而重生,資源再利用展現個人特殊性與社會風貌。從生活必需品到藝術創作,物資循環利用不僅幫助需要的人,更激發想像力,讓生存環境更豐富美麗。結合設計與經濟思維,台北市環保局的再生家具網將廢棄的舊家具回收再設計,賦予家具新生命,並拍賣給需要的人。環保實踐過程裡看見經濟機會;政府與商家皆嘗試永續生態,永續經營。

年輕世代的消費態度也充分發揮數位科技的經濟與生活價值;不少大學生透過網路二手平台銷售自己身邊不常用的物品,達到循環利用的效果。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溫翊均透過大學的網路平台完成不少二手物品交易,不只交易過程簡單,也讓二手物品更快找到合適的主人。因此,就大學生而言,網路是循環經濟的重要起點,但謹慎購物更是重要的生活態度。

綠色理念 分享資源分享愛

除了環保局與大學生進行物品拍賣,各類店家也投入愛地球活動,以永續生態與永續經營為目標。綠色經濟相關產業不僅帶動社會經濟價值,同時承擔環境責任,讓人們從各種消費活動中學習環保生活態度。

琳琅滿目的工具掛在牆上,並不是用於買賣,而是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們。位於師大夜市的「小白屋」,利用小小的空間向人們分享環保理念,並不定期舉辦回收油手工皂的製作教學、酵素分享、以及家電維修的服務,鼓勵消費者一同參與綠色生活。

民眾劉如心坦言,「小白屋」的分享活動不僅提供資源,也讓參與者的作品更有溫度。一顆小小的手工皂或酵素分享讓消費者體驗資源再造與珍愛環境的真實感,學習過程中更點滴強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關懷。

消費新選擇 綠色商品正夯

國內外許多不同產業也加入生態永續行列,建構綠色形象。來自法國的環保休閒鞋品牌FYE-For Your Earth ,強調從回收與再生的理念去設計產品,推廣消費新選擇。過往的環保產品經常被詬病使用年限太短,導致購買率不高,如今品質已獲大幅改善。

FYE回收寶特瓶,以寶特瓶紗為基底而衍生出布料,再進行染色,成就運動鞋主體;鞋底來自舊鞋絞碎後與天然橡膠、以及部分合成橡膠,重新製成新鞋底;鞋底的彩色顆粒則採用舊鞋子碎片。多年來,不少企業的環保商品歷經改良過程,期盼符合地球自然分解條件。商品必須承受生產、物流、庫儲、與使用等流程,而且必須搭配回收再生機制,同時也得呼應潮流美感,吸引消費者。

牛仔褲的布料與舊鞋都能回收再利用製成環保鞋。攝影/劉頤

今年負責FYE產品在台展覽的 Henry 表示,回收再生技術日益發達,在不影響產品結構或是對身體造成影響的前提下,不少產業積極開發「綠商品」。民眾劉小姐觀賞環保產品後有感而發表示,具有皮革質感的鞋子,製作原料卻沒有任何動物皮的成分,既有美感又蘊含保護動物的概念,相當吸引人。

消費者的感動與心動是環保商品的行銷策略,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丁凡認為,大部分的企業目前尚未清楚應如何讓循環再利用的概念跟企業核心的經營理念相結合。以循環經濟為主的企業,大多還停留在社會企業階段,解決的方法應是從社會企業走向以商業模式為基礎的永續經營,方是長久之道。

任重道遠的實踐過程

從社區的食享冰箱到舊家具再設計,從廢棄物的藝術發想到環保鞋;從日常生活起步,結合人為與自然的機制,我們一步步學習;但若要成果更為普及,我們需要更多生態永續相關的知識與行動策略,來自產官學界,來自民間團體的協同努力。政府必須積極制定相關法令並確立財務支援,以成就更健全的永續系統,讓社區參與獲得更多支持與鼓勵。我們也期盼企業結合綠色理念,進行新商業模式與科技的探索。因為每一個選擇、每一個行動、甚至每一個商品,都影響著我們共同的未來。

Posts created 35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