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晴、陳韋蓉/台北報導
奧塞美術館建館 30 週年,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時藝多媒體特別舉辦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 30 週年大展》,由其館藏中精選經典名作,完整呈現 19 世紀西方藝術史上重要運動。
鳴笛至今 浴火重生的奧塞美術館
時間回到 1871 年,革命的焰火燒毀當時法國的行政法院——奧塞宮,奧爾良鐵路局買下了這片廢墟,改建成奧塞火車站,後來巴黎的鐵路取消,車站被迫關閉,時隔多年,這座由巴黎市中心棄置的火車站,被改建而成奧塞美術館,其館藏品此次在故宮的展出,不只是這個著名場館所有繪畫收藏的一個縮影,還足以呈現出法國發展史上,一段黃金時期的脈絡。
法國的藝術發展見證了西方社會,逐漸從舊時代過渡到新時代,許多流派應運而生,彼此相互交錯,此起彼伏,為東西方藝術史增添了許多豐富不凡的色彩。而這座浴火重生的美術館,不僅承續了羅浮宮的餘緒,也預示了現代藝術的新趨勢。
恣意漫遊左岸 從畫中看 19 世紀的法國
19 世紀初葉的法國繪畫史,可以說是古典主義的延伸,以學院派的形式成為 19 世紀沙龍的主流。台灣藝術大學助理教授鄭治桂表示:「學院派是什麼?學院派就是接續古典,把真實鋪上一層霧,讓它變得好看。」
以展場上德羅內的黛安娜為例,身處在水中幽谷的狩獵女神,深色的背景襯托白皙修長的體態,水中輕細的波紋,含蓄的花朵在岩縫中散發幽香,寓意黛安娜貞節的本性。學院派的畫家特別注重人體型態的描繪,德羅內以濃厚的顏料、平滑的圖繪,再以透明的色釉罩染,使人物在靜默的格調中,流露出端莊的氣質,細膩的描繪使他成為當代肖像畫的佼佼者,「比真實更美,就是古典主義的本質。」鄭治桂淺淺的笑著。
跟上帝借畫筆 米勒筆下的社會面貌
學院派主宰著傳統優勢,而寫實主義衝擊著時代的潮流,歷經了長時間的對立與消長,兩者逐漸融合成從現實題材中提煉唯美意象的新趨勢。描寫社會現實與注重鄉村面貌的米勒,恰好為這股趨勢下了最好的註解,其所代表的寫實主義繪畫正是奧塞美術館館藏品的重心。
米勒的筆觸鬆透細柔,畫作充滿詩意,他的代表作《拾穗》,描繪了三名農婦的姿態,不同的年齡與紅、藍、白不同色彩的頭巾,象徵法國勞動階級的群體形象,寫實的畫筆勾勒著寫實的形象;比起莫內的雄健和雷諾瓦的流暢,他的一筆一畫抒情而寫意,彷彿是以上帝的視角窺視凡間,舒緩的情調和單純的景致,讓生物在萬物不言中安詳靜置,也讓我們看見他溫柔雙眼中的詩意。
銜接歷史的刻痕 跨時代的定音鎚
奧塞美術館的展品跨距了傳統與現代,破除一般人「傳統就是保守,現代就是進步」的迷思,讓人們了解,傳統與創新經常是相輔相成的,每個時代都蘊含著許多細緻、獨特之處,值得細細品嘗,慢慢回味。
從風起雲湧的 19 世紀中回神,踏出展覽,耳邊彷彿還有塞納河的潺潺水聲,前來參展的民眾吳湘儀表示:「整個展出都很棒,雖然展場內不能拍照錄影,但展場外面還有很多紀念品可以購買,有一種把畫作變袖珍,放在口袋帶著走的感覺。」
法國的藝術史源遠流長,新舊觀念彼此間的傳承、交替、互動,使得巴黎成為藝術的首都。塞納河低吟著對經典藝術的禮讚,而奧塞美術館也回應了這份經典,瑰麗不朽的與河畔左岸完美融合,每幅畫作代代傳遞著它們曾有過的大時代絢麗輝煌,藉著柔和的光線與蔭涼的長影,撫慰人們被現實驅策的疲憊心靈。
國立故宮博物院此次將奧塞美術館帶進國門,讓塞納河的涓涓細流,豐富異國的寸土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