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玟逸、李祐萱、周楚/採訪報導
出版業寒冬 實體書景氣低迷
近年來,面對科技的發展,傳統的實體書也呈現遞減趨勢。根據國家圖書館所發布的「台灣圖書出版現況及其趨勢分析」統計,民國 105 年 1 至 12 月,有 4979 家出版社出版 38807 種新書,再創新低點,可說是出版業的寒冬。而比較近五年的圖書出版趨勢,從民國 101 年度的 42305 種持續下滑至民國 105 年度的 38807 種,出版業仍未走出低迷的困境。實體書的沒落也不只有出版業受到衝擊,連傳統的報刊雜誌也連帶受到影響。
前衛出版社主編鄭清鴻說:「出版產業的確要轉型,但你也不知道要轉型到哪裡去。要轉成電子嗎?又看不到市場。現在的趨勢是要轉成跨領域的媒合(如戲劇、電影或是遊戲),但也都還在嘗試中。」他也強調,現在的實體書有越做越精緻的趨勢,就物質層面而言,出版社會去強調紙本書紙張的觸感、印刷的要求,這些其實都是電子書無法做到的。封面設計、紙張的選擇、觸感的設計都必須和整本書的意象去做搭配,可是投注這些成本後,究竟可以多賣多少本?對台灣來說,電子書並不是沒有做起來,也未必是紙本書不夠好,整體而言是台灣整體的讀書風氣沒有起來。
實體書的客群還是存在,只是衰退的速度有越來越快的趨勢。依靠作者賣書的這項趨勢會越來越明顯,臉書上面的粉絲經濟還有作者自己個人品牌的建立,未來其實會比出版社自己既有的品牌來的更有影響力。
鄭清鴻說:「我們應該要分析紙本書裡面,這些暢銷書有什麼樣的屬性或特色,再回頭去看為什麼大家會覺得需要透過紙本而非網路去得到這些資訊。」他強調,這種傳統的紙本出版,其實還是現在絕大多數的作家或創作者能夠獲利的基本模式之一。寫作的門檻降低了,光靠賣這部作品的版稅維生的門檻提高太多了。「要怎麼說服讀者,透過購買紙本書這項傳統的技藝,去支撐一個作家乃至於一個文化生產鏈的完成?」
而教科書出版社業務蔡鳴哲說,實體教科書銷售其實也有下滑的趨勢,但主要的原因是受到少子化影響而非讀者習慣的改變。他也說,雖然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未來十年,實體的教科書依然還會存在。出版社要如何在保存文化的前提下與時俱進,勢必還得面對許多考驗。
拯救實體書 營運方針改變
面對近年來整個產業的低迷狀態,位於重慶南路上的大方書局負責人李萍表示,網路科技、消費行為的改變,對於實體書店的影響當然很大,這也是近年來不斷面臨的情況。但是相較其他的一般暢銷書店,對大方書局影響相對較小,因為店內主要是販賣中醫相關的專業書籍,很多書是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同一條街上的天瓏網路書店,同樣販賣的是電腦與網路相關的專業書籍,也是重慶南路上少數還在經營的書店之一。
整個圖書產業的低迷,對於實體書店還是有產生影響。書店的經營方式也跟著有所改變,大方書局除了原本的中醫書籍,店內也有一部份在販售公益彩券,天瓏網路書店則是透過網路,在網站上販售書籍。另一方面,也影響到了出版社的經營模式,前衛出版社主編鄭清鴻就指出,他們現在會透過異業結盟的方式,把他們自己的書,和相關主題的活動結合,與不同的產業合作,改變書籍的宣傳與銷售方式。
未來如何因應產業始終低迷不振的狀況,大方書局負責人李萍認為,書店可以開就繼續開下去,直到不能開再說,此外,她也強調,實體書還是有無可取代的部分,以專業書籍來說,專業性就是無法取代的一個部分,許多專業性的知識,民眾還是會選擇購買專業書籍來看。
特色書店崛起 望民眾重拾實體書
一機在手,掌握所有,這是現在社會普遍上的狀況,由於網路科技的興起,大眾使用手機的頻率逐年增長,也使得電子書逐漸興盛,還記得過去,書是許多人在課業與工作外的心靈停歇處,而如今路上只見低頭族。
民眾周小姐認為,現在手機上直接閱讀書籍很方便,不用扛一大本書也能看。根據《遠見雜誌》進行的全民閱讀大調查,結果顯示國人閱讀風氣逐年下降,在購書量、閱讀時數、購書經費,都較往年下滑。尤以 18 至 19 歲的年輕族群下降最多, 民國 99 年時每週閱讀書本還有 4.08 小時,而在民國 102 年時已滑落至每週 2.66 小時。不過,相較於電子書的便利性,走在街頭,仍舊有一些具有獨特風格的書店矗立在其中。
隱身在萬華龍山寺附近的「莽葛拾遺」,熱鬧的小吃攤就在兩旁,人群來來往往,安靜地很難發現它的存在。富有天然的藝術氣息且結合了傳統的古老建築,「莽葛拾遺」是一棟擁有百年歷史的閩南式建築,店長也提到與其他書店不同的是:「本店不僅是書店,也有販賣古董藝品、飲料等,且建築物本身就是百年建築,極具歷史感。」她也認為,若要好好維持百年書店,便是使這棟建築物有「人氣」,有「人氣」才得以續存而不會破敗,變得像廢墟般。
縱使電子書的興起,仍有不少的民眾放下手機踏入書店,在藏寶庫中尋找寶物,因為冰冷的電子螢幕,仍舊與翻閱紙張有不同的感受,店長也說,實體書店會減少但不會全面消逝,即使電子書跟網路書店盛行,還是會有愛書人來店裡消費,因為書店提供的是不同於網路的情感,消費者的實際體驗依然能從書店中找到書的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