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布子如/台北報導
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最新資料顯顯示,行動網路的建設覆蓋全球 95% 人口,其中,進階的行動寛頻網路(如LTE)建設從過去3年以來快速增長,覆蓋率約達全球人口 53%,然使用人數則只有 36 億,整體行動網路成長率已出現顯著的下滑。
針對全球行動電話用戶數漸漸出現飽和的現象,聯合國(UN)組織旗下的寬頻委員會(Broadband Commission)公布全球寬頻狀態報告(State of Broadband 2015)指出,全球許多已發展國家中的飽和市場經營者使用策略增加利潤,包括轉移消費者到 3G 及 4G 以提高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以低價行動電話虛擬網路業者(MVNOs)維持消費者忠誠度及併購海外市場以增加需求。
反觀台灣,從 4G 開台到千萬用戶門檻只花了 1 年 5 個月,成為全球4G用戶成長最快速的國家。根據 OpenSignal 數據顯示,台灣 3G 以上的行動網絡服務覆蓋率達 93.3% ,排名全球第 8 名,實踐大學資訊科技與通訊學系副教授楊瑞賓表示因為台灣的土地面積對比歐美國家較少而電訊業者多,集腋成裘,因而建構出覆蓋率高的寬頻網路。
台灣的網路平均速度為 19.46Mpbs,排名為全球第 11名。楊瑞賓卻指台灣的質量控管有進步空間,比如國外行動網路有服務品質協議,保障行動網質量達指定數值,否則電訊業者將作出賠償。以美國 AT&T為例,提供 SLA1 及 SLA2 兩個不同數值級別的方案,確保網路在延遲(Latency)、穩定度(Jitter)、發傳送速率(Packet Delivery Rate)等狀態。認為台灣民眾對品質要求不高,所以電訊業者也不會在質量作太大規範。
隨著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的來臨,各國搶攻 5G 市場。韓國及日本政府分別投資台幣 450 億研發 5G 相關技術,其中,韓國三星及日本領頭羊 Docomo 以 47 項及 25 項專利,分別排名全球第四、第七多 5G 核心專利的企業。
相較下,台灣則投資 26 億,前 10 名 5G 核心專利未見台灣企業上榜,未能搶占科研專利。楊瑞賓認為是過去投資 Wimax 的失敗導致台灣科研資金短缺,台灣的 5G 市場是先天不足加上後天投資缺乏,導致未能搶攻此次 5G 市場。
針對日後 5G 研發的使用及規範,寬頻委員會以寛頻結合經濟及社會為方向,達致聯合國訂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韓國最大移動通訊運營商 SK Telecom 自 2014 年與韓國政府合作推出的 Giga plan,使網路結合教育、文化、健保、農業、媒體五大範圍,實施明確的計劃及網路建設,以提升生活品質並解決當地社會問題,為寛頻發展的領導政策提供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