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魏莉穎、胡皓宸、李可心、蔡芃敏、翁悅心/台北報導
大陸經濟急速成長,順勢帶動娛樂產業,許多中國富商相繼將觸角伸進娛樂產業,像是馬雲、王健林等人投資電影、併購製作公司,樹立屬於大陸影視產業新規。 另一方面,台灣電影正面臨中國產業崛起的威脅,人才流失、劇本漸趨單一化,浮現內隱外憂的困境。
紛搶大陸市場 好萊塢「中國化」
近十年來,好萊塢電影出現許多亞洲熟面孔,不論中國演員或是資金都大舉進攻好萊塢,為迎合亞洲市場及瓜分商機,好萊塢紛紛在片中加入中國元素,預計未來兩年,大陸可望成為全球電影生產及消費市場的龍頭,當前美加地區仍為全球票房之冠,但位居第二的中國實力不容小覷,相當於全球其他地區的票房總額。除商機龐大外,其對海外電影採取「配額」政策,一年限制進口 34 部電影, 亦是好萊塢「中國化」的原因之一。資深娛樂記者簡立喆表示,好萊塢頻以合拍片的方式搶進中國市場,中資、中國演員以及置入性行銷達一定比例後,即非外來片,即不受配額限制,此外,好萊塢逐漸失去創意,大多翻拍自小說、漫畫,鮮少原創劇本。如此情況下,中國願意提供劇本、資金,且拍攝成本較美國低廉,好萊塢勢必將重心移往太平洋彼岸。
體質虛弱的影業 中國多元化背後
然而,看似蓬勃發展的影視大國,政治大學廣電系系主任陳儒修卻提出「虛弱」ㄧ說:
中國影視產業的龐大是虛胖,因政策扶植、對海外電影採取限額制度, 本身體質是虛弱的,倘若中國政府放手配額限制,電影產業將在一夕之間倒掉。
除此之外,他還指出,中國電影有其文化特殊性,但面對全球市場時,一味強調異國風情,反而忽略了文化差異,觀眾未必買單。以電影《長城》為例,內容炒作中國文化元素,取悅當地觀眾,雖大陸票房達 1 億 7000 萬美元,但北美卻只有 4400 萬美元,卡司陣容堅強,全球票房遭滑鐵盧,慘賠 7500 萬美金。
由於向外輸出的大陸電影多為熱銷片,像是《美人魚》、《抓妖記》、《七月與安生》等片;中國電影種類看似多樣化,資深娛樂記者簡立喆則認為是刻板印象,大陸對內播映的很多是俗稱的「芭樂片」,且相較於台灣,有更多傾向校園、青春風格的內容,因其成本低、編劇簡單,易與觀眾共鳴的題材,時常為新導演之探路。另外,陳儒修表示,中國資金雄厚、人才濟濟,但電影無固定的成功模式,發展難以預測,電影業者顯然還不清楚全球市場口味。
進軍國際影壇 先從國片檢視
2008 年電影《海角七號》創下五億票房紀錄,如一劑強心針,為電影工作者建立信心,同時喚醒國人對台電影的重視,往後雖成功產出《KANO》、《大尾鱸鰻》、《賽德克·巴萊》等多部作品,但佔台灣年院線電影票房比例仍不及兩成,對此結果,本土市場太小無疑是關鍵因素,此外台灣電影發展停滯導致人才斷層、國片品質參差等問題, 皆影響國片在台票房,遑論全球市場表現。
2014 年國內電影總出口值達 2.59 億台幣,占電影產業總產值 1.2%。值得關注的是,2014 年出口總值較前一年成長 64.97%,主因幾部國片如《痞子英雄:黎明再起》於海外市場發行或版權販售,皆有不錯的表現,另外日本上映的台片數量也有所增加,如《KANO》,這說明若有效利用海外市場,將能提升台灣電影產 業。
台灣電影產業缺乏資金,每年僅產製約50部,其數量難以創造高產值,同時面臨了影視人才西進的窘境。陳儒修表示,台灣傳播相關科系雖多,但電影產量太少,創作機會不夠,且不具規模經濟,無法提供足夠就業機會,造成人才流失至中國。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專案助理教授黃勻祺也指出,台灣電影產業曾停滯10年,導致人才斷層,後製及特效技術遠低於國際水準,且礙於產量過低,難以累積實際經驗。
保護國片市場 提升資金投入
除了大眾與影視人員的傾力支持國片,政府更是電影產業的重要推手。陳儒修表示,政府有力量集結各方資源,提供誘因、吸引資金注入,並立法保障國片,如法國限制電視台產製低成本談話性節目,要求其拍攝電影, 進而扶植影視產業。105年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編列5億5000萬台幣預算,協助國片拍攝及外國電影來台取景,黃勻祺強調,政府的補助金僅能就各支影片協助,無法全面提升電影產業,且政府執行的層級單位過低,無法帶動大變革。針對企業投資狀況,她認為,相較於台灣企業投資目光短淺,一旦失敗即不願再投資;韓國透過大型企業及國家的合作,產業能快速成長,且評估產業發展不能以一部片定生死。
尋找國際語言 突破海外發展困境
伴隨電影產業的全球化,資金、技術、人才跨國分工,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教授陳清河表示,「國際語言」的運用相當重要,若將他國的文化元素融合, 有利於拓展海外市場。例如他建議,台灣有許多東南亞移工,若以此為題材,連結東南亞與台灣的文化背景,勢必能帶動市場。
近年文化部推動國際影視拍攝協助及補助辦法,提供拍攝器材租借優惠,以吸引外國電影台取景,推廣城市觀光旅遊,如《沉默》、《Lucy》等。對此,黃勻祺表示,台灣目前電影製作費用較大陸便宜三分之一,且物價相對於歐美國家低,但這項優惠也凸顯出國內目前僅能提供廉價勞工吸引外資的窘境。
行銷本土特色以邁向國際化
八零年代「新浪潮電影」曾經受到國際影展肯定,為台灣電影闖出一片天,陳儒修說,只有越台灣,才能躍國際!資金和市場都使台灣無法成為第二個好萊塢,但是歷史與文化是台灣的特色,要先在地化,進而邁向國際。
中華電影製片協會理事長李祐寧認為,「創意」是國片優勢,近五年國內許多新銳導演不斷嘗試動作、驚悚、恐怖等新類型電影,將民間故事、人文風情融入劇情,如《紅衣小女孩》,不僅展現台灣人文特色,更避免過往藝術片曲高和寡的情況。陳修儒建議,文化與歷史為台灣電影重要資產,應將本土文化行銷海外。對此,黃勻祺則有不同看法,台灣過去不斷被殖民,未有穩固的歷史背景, 且對韓國及東南亞的親近性,導致缺乏本土特殊,缺乏強烈的文化背景,外加內需市場不足,無法像寶萊塢電影,形塑強烈風格。
電影產業為高成本、高風險事業,如何爭取更充裕的資金,以提高每年國片生產數,累積電影工作者的實際經驗,進而提升整體品質,仍是政府及產業結構須共同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