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醫學發明中心目前開發出一套新技術,利用三維立體動態影像,將大腦的各部位分別分析成像,使病患及醫師能更清楚的掌握大腦內部狀況,對術前評估及術後追蹤都有所幫助。在神經影像學上有二十五年經驗的萬芳醫院副院長沈淵瑤表示,八○年代後數位影像技術問世,一九八八年之後才有三維影像建模技術,跳脫過去類比影像的困境,過去一年,他們嘗試利用既有軟體發展新的方式。研究發現可以把一個組織裡的影像,利用不同濃度與亮度做區分,將組織裡各個不同亮度的部分獨立出來成像,除了腦部以外,其他器官若有異常,亦可利用此技術將影像分析出來。負責影像建構的小兒科研究助理林意倫指出,近年來的核磁共振造影是利用磁場的分布,因頻率的差異得到體內各個組織的影像,而3D腦神經分別成像技術是透過原始的2D造影,將數位影像擷取過來,透過放射科提供參數,再用電子檔把灰階質設定在像素一○二四以下,做標準化處理後,把腦的構造依照不同的灰階質圈選出來,去除雜訊及干擾後演算建立模型,才能得到最後的立體影像,不僅可做立體角度的各種展示,還可將每個組織在立體模型上重新組合起來。除了腦部可以立體成像外,其他病症如肝硬化、腎結石或腫瘤,都可利用這項技術將組織中的相對變化及解剖結構分析出來。手術前要看腦瘤是否會因為開刀造成大量出血、軟硬程度、有無水泡、體積、組織距離及相對位置,都可由圖上判別,降低手術風險。在案例方面,臨床上有個十六歲男孩因為頭部受到外傷,造成「額葉症候群」,其症狀為知覺喪失、記憶力衰退、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後天情緒失控及注意力分散等。在立體成像圖上可明顯看出腦部缺損狀況,腦室也因正常組織遭到破壞而比一般人來得大。另外還有小於三十二周的早產兒容易發生的「周腦室白質軟化症」,發病原因是腦室周圍的血管局部受損或受到感染。圖上可見腦室有不規則膨大的狀況,因為腦室周圍是血管分布最遠的地方,一旦缺氧就會被破壞掉,造成空洞而產生不規則腦室。其症狀為四肢麻痺、運動能力受到影響等。3D腦神經組織分別成像技術,所建的立體模型不但可以轉動、平移、縮放、錄成動畫或製成剖片等。目前在小兒腦神經研究及疾病診斷方面,對於先天性腦部異常、腦性麻痺、心智退化等方面都可提供治療及預防的判讀,也有利於醫師診斷,並將成為萬芳醫學中心健診的服務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