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是許多臺灣人心中無法彌補的傷痛及遺憾。擅長研究中國現代史,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專任副教授李功勤認為,當代人在看待二二八事件時,無法擺脫意識型態及情感的牽絆,因此會造成不同省籍人士在立場上的衝突。官方或紀念館所發布的主題事實偏重於本省受難同胞,而較少著墨於同樣受害的外省同胞,李功勤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因為不論是李前總統的本土化或是民進黨的黨外運動要推行,都必須建構起一個族群迷思(或神話),而臺灣的本省人又占多數,因此當歷史被架構成一種迷思時,便容易脫離事實,而誇大了其意義和正當性。李功勤表示,在二二八事件之後,國民黨土地改革的成功可留住民心,增加民眾對國民黨的向心力,同時也彌補省籍情結的鴻溝,然而在事件發生當時犧牲了許多的台灣菁英,也影響了爾後菁英分子對國民黨的態度。除此之外,日本皇民階級、二二八罹難者家屬以及在土地改革中喪失土地的地主們,都是國民黨的強大反對力量,甚或他們也有許多成為黨外運動或海外獨立運動的推手或支持者。李功勤指出,當時的政府要對事件負最大的責任,這是無庸置疑的,而台灣在經過了十幾年的本土化後,所引爆的族群衝突也逐漸和緩下來,目前經濟的議題似乎已超越了族群問題。隨著兩岸的往來頻繁,臺灣也會由過去的鎖國而步向國際化,政府在看待二二八事件時,應要記取歷史的教訓,努力促進台灣各個族群間的和諧。李功勤相信,當衝突牽扯到自己的族群時,活在當代的人很難用客觀角度去詮釋二二八事件,最少要等到一百年之後,人們才可回到事件本身,以較公平的態度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