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口語傳播學系專任講師的馬國光老師,對人總是彬彬有禮,穿著整齊而樸素,言談中流露一股濃厚的文學氣息。他認真而不失情趣的教學態度,深受學生喜愛,目前,馬老師在口傳系所開的課程有美學、口語經典選讀、語言與邏輯、平面媒體評論寫作。馬老師任教前,寫作經驗豐富,累積二十餘本作品集,及數千篇的專欄文章,包括小說、散文以及評論性的作品在內,篇篇皆透露著馬老師對生命、社會以及人群的觀感。在寫作生涯的同時,馬老師也有多年教學經驗。到世新任教前,曾在台大的史丹福中心及國立藝專教書。馬老師以藝術比喻教學,可以分作古典派與浪漫派,古典派發展到極至的時候會因為過於呆板而翻轉成為浪漫派;而浪漫派發展到極至會因為缺乏結構和紀律而崩潰,至此則古典派又會應運而生。教學也就是古典派與浪漫派不斷的翻滾,在兩者之間應取得平衡,不能過分的即興,使得學生茫無頭緒;也不能過分的拘謹,使得學生無從感受得到知識的情趣。馬老師表示,只要是知識便應該有趣,愛因斯坦說過e=mc2的方程式都有美感,有什麼知識不美?既然美,又為什麼不會感人?馬老師的教學理念就是在這樣的認知觀念之下,取得知性與感性的平衡。知性方面希望學生上完課後能夠有所收穫;感性方面希望學生永遠「愛智」而非「反智」。他認為所有的知識都是有情有趣的,不論是星球的運轉、還是六、七千萬年前的恐龍世界。他就算是教邏輯也可以教出情趣,更不用說美學與藝術了。另外,馬老師表示,傳播是十分重視效率的領域,學生要不斷接受新資訊,隨時運用、評估,因此競爭十分激烈,時效性更受重視,但是,除了這方面的訓練之外,人文方面的訓練也非常重要,我們的溝通並不僅限於明顯的狹隘形式,還有一些溝通發自於人本身的氣質、來自於環境及氣氛的影響,越過了狹隘溝通的界線,有些是屬於直覺的溝通,這種直覺溝通常常可以達到理性溝通無法達到的境界,進而完成超出預想的溝通效果。談到對未來有何展望時,馬老師表示他已經老了,「未來」並不多。他仍會繼續教學的工作,人到底還是要有一份工作的。在課堂上可以得到學生立即的回報,何況這一份工作也可以讓他感覺自已還是有用。另外在校園的清靜環境中可以讀書和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