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藉由多變的餵食方式,讓圈養中的野生動物也能有近似野外的生活模式,二歲多的貓熊「圓仔」,在保育員策畫下開始接受行為豐富化考驗。
保育員陳屹彪表示,為了刺激「圓仔」動腦思考,近日保育員將蘋果裝入麻布袋中,「圓仔」循著香味前進、抓起布袋,卻不會像爸爸、媽媽「團團」、「圓圓」一樣,慢條斯理找到布袋的開口,將袋中食物倒出來大快朵頤,而是直接朝布袋用力咬下,就算只舔到蘋果汁也樂在其中。
貓熊棲息在中國中西部及四川盆地,地形多為斜坡,後腳使用率很高。陳屹彪表示,為了鍛鍊「圓仔」後腿的肌肉組織,保育員利用每天四次的餵食時間,將部分食物懸掛於空中,讓「圓仔」必須用後腳站立才能取得食物,藉此幫牠鍛鍊後腿的力量。保育員會持續移動木樁位置,增加取得食物的難度,剛開始「圓仔」站在木樁上揮動雙手,發現食物移動後,奮力跳躍飛撲,嘗試各種方法終能順利取得美食。
保育員特別設計不同程度的行為豐富化課程,期望讓圈養環境下生活的「圓仔」,獲得更多足以誘發學習的正向刺激。「其實你在行為豐富牠,牠也在行為豐富我們。」陳屹彪笑說,「圓仔」非常聰明,模仿、學習能力很強,若有一個裡面裝有食物的罐子,爸爸「團團」會把罐子轉開拿食物;媽媽「圓圓」會搖動罐子把食物搖出來,「圓仔」則會用舌頭去挑罐子裡的食物。
遊客翁毓雯表示,看到「圓仔」為了吃到美食用盡各種方式,才發現原來貓熊這麼聰明。每天上午9時、11時及下午1時、3時,在大貓熊館都可以看到「功夫貓熊」練功,陳屹彪表示,一個月大概會有二天讓「圓仔」休息,增加牠的期待感。
貓熊是食肉目熊科的哺乳類動物,普遍又被稱為熊貓、大貓熊、大熊貓等,然而以上都是俗名,其實所指的皆是同一物種。
「貓熊」其實較符合中文以詞尾為名的語言習慣,因為「貓熊」的生理構造、行為及演化證據都顯示牠比較接近熊科而非貓科動物;至於「熊貓」這個名稱的由來,主要是過去「由右到左」的認讀習慣,久而久之所形成的說法。對於幼齡的貓熊則稱為「幼齡期貓熊」或「貓熊寶寶」,不會稱為「小貓熊」,因為小貓熊是屬於另外一種神似浣熊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