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交安3】台灣、日本行車觀念大不同
台灣、日本行車觀念不同,日本的交通觀念從小就開始教育,貫徹「行人優先」的用路法則,也因為他們排隊風氣盛行,所以養成開車不超車的習慣,甚至看到行人在街上行走,就會主動慢下來,與台灣有空隙就鑽的行車態度相反。
完整內文台灣、日本行車觀念不同,日本的交通觀念從小就開始教育,貫徹「行人優先」的用路法則,也因為他們排隊風氣盛行,所以養成開車不超車的習慣,甚至看到行人在街上行走,就會主動慢下來,與台灣有空隙就鑽的行車態度相反。
完整內文根據警政署統計通報資料顯示,2018年機車肇事件數,以「18歲 – 未滿20歲」年齡層,占道路交通事故總死亡人數比重87.14%。由於該年齡多屬大一新生,教育部於今年(2019)開學時,呼籲各大專校院及學生,騎乘機車務必多加小心,避免成為車下亡魂。
完整內文台灣的機車密度向來是全亞洲第一,根據交通部的資料統計,每100人當中就有58.7輛機車,且比例有年年增高的趨勢。然而依據警政署的資料指出,從102年至106年五年間,發生的交通事故中超過一半為機車肇事,機車事故的死傷人數更占傷亡總人數的五成七,顯示機車安全儼然已成不可輕忽的交通課題。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