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世新交安3】台灣、日本行車觀念大不同

記者 張育瑄、劉立心、葉潔丹/採訪報導
世新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兼任講師郭心華。攝影/張育瑄

曾居住在日本四年,世新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兼任講師郭心華表示,日本民族性害怕與別人舉止不一,引起側目,所以本身較謹慎守法,對於「逾矩」的事情,則會特別避免,像是如果闖紅燈、超車,這種大家都會投以異樣眼光的行為,他們就傾向不做,如此就會產生約束力。

日本的交通觀念從小就開始教育,同時貫徹「行人優先」的用路法則,看到紅綠燈時,才可跨越馬路,這些皆從小就開始習慣,再者他們排隊風氣盛行,所以養成長大開車不會超車的習慣,甚至看到行人在街上行走,就會主動慢下來,等其過完馬路再行駛,與台灣有空隙就鑽的行車態度大不同。

她說明,日本汽機車考照難度極高,甚至會依據駕駛人有無違規紀錄,在駕照上分為,綠色、藍色和金色的優良駕照,金色駕照代表,需更新駕照前五年無肇事才可換得,同時保險費也較便宜,因此駕駛會更注重交通規範,另外日本的摩托車只要126c.c.以上就允許上高速公路,所以法條和考試需更具鑑別度。

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後方路段,為學生經常活動區,行經車輛多。攝影/劉立心

談到台灣和日本用路觀念差別,郭心華分析,台灣行人較沒耐心,小路口可能沒車就會直接通過,沒有太在意號誌,這點與日本完全相反,他們即使再小的巷子口,如果沒有綠燈是絕不通行的。

而且台灣普遍觀念是汽機車為大,他們認為自己速度快,所以不太會禮讓,以己身方便為主,但台灣因為路人已經習慣這種思維,所以反而自己會禮讓大車,這也是頗弔詭的觀念。

郭心華坦言,教育大家都知道,但實踐起來很難!所以政府應要配合罪行輕重,制定相關罰則,她提到,酒駕現在普遍都罰很重,但是像未禮讓行人,或其他危及到性命的規則,需要更仔細的去界定。在台灣自由民主的體制下,意味著國民必須擁有更高的自制力才行。

教育及法律並進 交通安全問題方能改善
學生騎機車上下學需多注意。攝影/劉立心

根據警政統計通報資料顯示,近年來機車肇事件數占比呈上升趨勢。近五年均逾車禍肇事件數五成,最新資料指出,201853.50%為歷年最高。造成國人機車失事率增加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探討:

一、教育:

世新大學機動車研究社顧問林于竣。攝影/劉立心

機車考照年齡為18歲,位於高中三年級或是大學一年級生的年齡區間。因此從國小到高中,學生聽到的交通講座,往往是以「行人」角度宣導安全,而非教導「駕駛」該如何開車、騎車。

機動車研究社顧問林于竣表示,台灣在這方面的教育不足,因為學校不會教國小生如何騎摩托車,一定是教孩子怎麼過馬路;就算在高中教導騎機車的安全知識,由於高中生未必能騎機車,所以不會認為該議題與自己有關。

機車安全駕駛知識應該要多教導出社會的人或大學生,但這個族群又難以安排接受安駕教育,造成當今教育之餘騎士用路的問題。

機車法規近年來爭議不斷,有人認為台灣騎士路權不公,相較汽車,沒有得到應有的照顧。對此,世新大學機動車研究社社長石岳晞認為,每個用路人權益應該平等,甚至體積越小、相較弱勢的交通工具,更應得到照顧。

例舉國外對行人、腳踏車以及機車,都給予更多保護;台灣普遍認為四輪交通工具路權較大,汽車駕駛認為自己有鈑金,其餘用路人就該禮讓,因為通常車禍發生,其他的交通工具相較於汽車鐵包肉,更為吃虧。這樣的觀念在台灣社會循環,流傳給下一代,便難以改善。

騎士行車務必留意自身安全,避免憾事發生。攝影/劉立心

林于竣補充,歸根究底,應該要怪台灣人的交通觀念不佳。例如「待轉區」的出現是因為有些騎士沒有良好的安全駕駛概念,但政府不可能叫人回去重考駕照,也沒有經費去做宣傳,推廣正確的交通概念。如果機車騎士能像汽車駕駛一樣正常等待左轉燈號,等對向直行無車再過馬路,是不會有危險的。

但是很多騎士會在號誌剛變成綠燈或紅燈時,搶快衝過去,造成車禍危險。最後政府只好做出待轉區,規定大家都不要左轉,就不會有「不會左轉」的問題。林于竣認為,待轉區,是政府出於無經費宣導而推出的補救措施,論各方面來說,都是不完美的。

二、法規:

根據警政統計通報資料,顯示2018年機車肇事原因,主要為「未依規定讓車」占17.13%、「轉彎(向)不當」占10.17%、「未保持安全距離、間隔」占8.89%

世新大學機動車研究社社長石岳晞。攝影/劉立心

石岳晞指出,台灣機車駕照容易考取,而違規又罰得太輕。政府需要提高駕照考取難度,像日本是一個交通安全良好的國家,是因為他們在駕照方面取得不易。

在日本,如果沒上駕訓班,平均一人要考14次,才有機會取得駕照;而駕照還有分級數,最低等級駕照還有可能不能載人上國道。想要高等級的駕照,需要慢慢考取,素行良好,才能取得。台灣一個路考、一個筆試,就能拿到駕照,實在過於容易。

石岳晞進一步指出,台灣在交通安全裁罰上不夠重。例如,無照駕駛汽車僅罰新台幣600012000;若未滿18歲,未領有駕駛執照駕駛小型車或機器腳踏車,駕駛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也只是去聽道路交通安全講習罷了,但有些行為人對此其實無感、沒差。

舉例日本人較少有違規狀況,除了駕照難考、注重交安基本觀念養成外,便是罰款非常高。如果沒打方向燈能罰新台幣六千,那駕駛可能就會一直記得這個教訓,但現在僅罰1200元,是個「不痛不癢」的處罰。

世新大學定期舉辦交通安全講座,以宣導正確行車觀念。攝影/劉立心

歷年機車肇事件數確實比汽車肇事件數多數倍,但民眾也指出,若五台機車遭一台汽車追撞,在統計資料上以「機車肇事件數增加五筆、汽車肇事件數增加一筆」登記,造成數據上的不公平之處?而教育部提倡不發機車停車證給大一新鮮人,顯然不是能讓機車肇事率降低的方法。

根據交通部2016年最新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台灣機車密度屬亞洲第一。在險象環生的交通亂象中,法規和教育該怎麼規劃、更新,是閒置已久的問題。兩者該如何並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須立即改進。

融媒體精彩報導:

學生騎車危險多87.14% 機車肇事死亡率指大一生?

交通安全報導:

【世新交安1】「機車文化」聞名亞洲 車禍件數逐年攀高

【世新交安2】大一大二機車肇事多 九月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