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族人只會說漢語 阿美語教育新方向

記者 杜子心、傅鈺皓、蘇相云/採訪報導

台灣總共有16個原住民族,即使阿美族已經是人口最多的族群,受到都市化與少子化的影響,阿美族語的使用率也在急速下降。在花蓮豐濱鄉有一所堅持使用全阿美語教學的體制外學校,致力保留並傳承阿美族文化,將這些文化種子播種於新一代族人身上。

原住民語流失 誰來負責?

原住民族語言共有42個語別,其中有九種被列為瀕危語言。造成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以及台灣光復後政府推行的國語運動,強調國語的普及與使用,隨後的十年,省政府教育廳發布禁止方言的使用,其中也包含了原住民語言。

在社會的發展和政策的雙重壓力下,許多原住民為了更好地適應主流社會,而慢慢地開始使用主流語言,逐漸遺忘自己的族語。此外,為了找到更好的就業機會,許多原住民選擇移居到北部,讓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不受城鄉差距而影響前途發展。即使在部落環境長大的小朋友,因為教育體系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主要語言仍然是國語。 

體制內、外學校大不同 新選擇備受青睞?

花蓮豐濱鄉港口國小全校只有八名學生,課堂與教材全由族語老師Rara親自編輯,一周的課程僅有一堂40分鐘的族語課。低年級會教童謠或歌謠,中年級開始學拼音。Rara表示:「學童雖然不排斥學習阿美語,但是他們較少主動講。」阿美語的詞彙,學生可以快速拼出來,但有些無法理解其意思。她補充,這是因為只有在上族語課才會講阿美語,回到家後也不會跟祖父母用阿美語聊天,而是使用國語。

「課程中老師會讓我們創作音樂作品,發揮想像力。」港口國小五年級的石紹恩說,在阿美族特色課程中,他最喜歡的是藝文深耕課,他還分享,暑假期間會參加學校舉辦三天兩夜的山海訓夏令營,體驗原住民特有的打獵技巧。

港口國小老師帶領學生進行藝文深耕課程。照片提供/港口國小

同樣在港口部落,另一群小朋友則有不同的教育環境,Tamorak是台灣唯一一間原住民族語共學園,從國小到國中部,雖然是體制外的教育,但學生卻高達19位。學園內清楚規定不能說國語,幫助小朋友在全「美」語的環境下學習,日常生活中增加他們使用阿美語對話的習慣。就讀六年級的阿美族學生Riya表示:「雖然講國語會被園長罵,不過還是喜歡現在的環境。」因為這邊可以學到打獵技巧和玩水。

Nakaw園長在夏季課程中帶孩子到河邊上課。攝影/蘇相云

Tamorak因應四季安排課程,把暑假和寒假拆成在四個季節的假期,課程編排也不像普通國小每學期上同樣的課,而是分為主課與副課程,像是烹飪、中文、英文、音樂就屬於副課程。每三周上同樣一個科目,最後四周是他們生活知識與戶外技能的內容。

Tamorak 阿美語共學園透過獨特的教育方式,將華德福教育與阿美族文化緊密結合。強調與自然的連結,並且通過手工製作課程,讓學生在實作中學習。老師則是用板書畫出精美圖案教學,沒有印刷好的課本,全靠學生描繪屬於自己的上課教材,不僅讓學生掌握實作技能,還能深入了解與體驗阿美族的傳統文化。期待更多的教育機構能從中汲取靈感,將多元文化與現代教育結合,創造出更多元且豐富的學習環境。

堅持全阿美語教育 文化深植學童心中

Tamorak有四位非阿美族的學生,其中三位是漢人、一位是排灣族,但在Tamorak中,他們也一樣要接受全阿美語教育。身為漢人的園長 Nakaw 解釋:「我們不會特別為你的孩子去教其他語言,因為我們成立的目的就是以『阿美族的文化跟生活』為基礎!」她認為,家長會選擇讓孩子來這裡學習,是因為看到華德福教育的可能性。華德福教育,是一種注重學生身心靈健康發展的新型態教育。

二年級排灣族學生Lotong的媽媽作為Tamorak老師,因為喜歡Tamorak的教育,所以將兒子送進共學園,讓他可以把阿美語當作第二外語來學。面對與自己不同族群的語言及同學,Lotong沒有一點排斥,反而純真的表示在Tamorak學習很開心,阿美語並不困難,阿美文化也很好玩,老師們平等的對待不同族群學生,讓Lotong絲毫沒有感到格格不入。不過,他也坦言,如果未來有以排灣族語為主的教育機構,他也會想去那裡就讀。

Tamorak學生上課時沒有課本,全靠自己將板書內容抄在空白紙上。攝影/蘇相云

                                                          

園長Nakaw曾在港口國小任教,在任教期間港口部落的前頭目Lekal Makor曾經問Nakaw:「你是老師,你知道為何現在部落的孩子都不說阿美語嗎?」這問題讓Nakaw瞬間呆住,不知道如何回答,老頭目的問題從此深埋在她心中。

Nakaw認為,部落的孩子不應該從別人出版的課本裡學習自己的文化,於是當Nakaw認識了「華德福教育」後,她立刻對原住民教育有了新的亮光,充滿理想的Nakaw原先是希望這種體制外的教育,可以與港口國小相結合。

不過在部落辦說明會時,卻有許多家長並不認同體制外的教育,所以Nakaw只好自籌經費從零開始建立Tamorak,也因為Tamorak是體制外的學園,在沒有政府穩定撥經費的情況下,只能自己提企畫爭取政府補助或企業贊助、募款等方式來獲得資金,為了讓Tamorak長期經營下去尋求穩定資金仍是當前首要任務。

部落長者到Tamorak教學生製作捕魚工具。攝影/蘇相云

原民文化瀕危 部落與政府積極推動文化復興 

隨著現代文化衝擊,原住民族語及文化正面臨日益嚴峻的傳承挑戰,花蓮縣港口部落頭目Kakita’an Roic 表示,隨著孩子們的成長環境逐漸漢化,阿美語的傳承變得更加困難。他表示:「現在的小孩在學校學一點族語,但下課回家後,與同儕及家人都習慣說漢語,族語逐漸被忽略,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頭目透露,他的兩個孩子從北部回到部落後,講阿美語的頻率大幅減少,更不用說孫輩的語言能力了。 

為了傳承阿美文化,頭目會到到港口國小與活動中心教孩子阿美文化的竹編技術和傳統遊戲。此外,他也曾教導Tamorak阿美語共學園的老師這些技藝,讓老師得以傳授給更多學生。

港口部落頭目自製的竹編作品。攝影/杜子心

延伸閱讀:

原住民文化漸衰 盼文化傳承

深耕偏鄉地區 翻轉教育劣勢

Posts created 2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