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逸凡、林琍、史安齊/採訪報導
拜科技進步之賜,遠距醫療成為偏鄉民眾就醫時的新選擇,有效解決偏鄉專科醫師不足等問題,惟遠距醫療仍受法規和科技限制,對於偏鄉的醫護人員並非完全便利。為解決民眾的醫療需求,衛生局和民間醫療平台近年致力於提升民眾的健康識能,除宣導衛教資訊外,亦提供許多免費醫療教學資源,期能從根本預防疾病發生。
遠距醫療 便利就診
遠距醫療讓民眾在就醫時,能有更便利的選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醫療中心主任劉文琪表示,在疫情期間為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醫院開始推動遠距醫療服務,讓民眾可以不用出門,在家就能輕鬆看診。她補充,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健保署規範,隨疫情趨緩,自去(2023)年3月全台各大醫療院所已停止一般視訊門診,但遠距醫療除可充作疫情期間的應急方法外,也被運用來解決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台東縣海端鄉衛生所醫生劉輝雄表示,海端鄉居民欲就醫,最常遇到交通不便的問題,尤以花東地區幅員遼闊,但居民少且分散,民眾若要前往醫療場需花費較多時間成本,且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或慢性患者要前往就醫,移動過程中恐將面臨二次傷害的風險。他補充,整個海端鄉只有一個衛生所,且所內專科醫亦不足,僅能幫民眾進行簡單診治,若成效不彰,民眾仍需轉診至其他醫院,需要花費更多的往返時間,對民眾來說相當不便。
台東縣衛生局局長孫國平表示,遠距醫療在推行上仍受制於偏鄉網路建設不夠普及,須與電信業者合作,架設行動基地台,才能確保在進行遠距治療時的影像清晰度及通訊品質。此外,他也提到,在病歷統整上,由於各院使用的系統不同,還須由衛生所介入統合資料,讓醫生能在線上看診時參考。
對症下藥 成效顯著
孫國平表示,為減少偏鄉民眾就醫時所需花費的時間成本,並解決專科醫生不足的問題,台東縣海端鄉自2019年起即開始推動遠距醫療的視訊門診,欲使用遠距醫療服務的民眾可直接至鄰近衛生所看診,診療期間除與遠端醫生直接視訊問診外,衛生所也會配置一位醫師及護理師,代替遠端的醫師進行觸診及操作儀器,提高視訊看診的準確性。
遠距醫療推行後,有效幫助許多偏鄉居民,劉文琪表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也曾用遠距醫療的形式,幫助偏鄉的乾癬患者,如位於偏遠山區的桃園復興鄉,當地衛生所缺乏皮膚科專科醫生,導致患者長久受皮膚疾病困擾,但透過遠距醫療,讓偏鄉民眾得到專業的診療,且因當地衛生所缺乏治療乾癬的專門用藥「生物製劑」,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當即開立處方,讓病患或家屬至醫院領藥,達到對症下藥,讓病患得以治癒疾病。
由於民眾習慣實體看診,而非面對電腦螢幕進行診療,劉輝雄表示,起初實施遠距醫療時,病人對視訊看診的形式並不信任,因而拒絕看診,但經由衛生所醫護人員的說明,以及遠距醫療逐漸做出口碑,讓民眾逐漸能接受這種形式,甚至會主動到衛生所要求做遠距醫療。
遠距醫療能有效提升民眾的就醫品質,Wacare線上醫護平台執行長潘人豪表示,偏鄉民眾由於健康意識低落,多有身體出狀況,卻沒意識到嚴重性,或不願到醫院看診的情形,但透過遠距醫療,民眾可以提升保健的概念,在疾病初期就發現問題,即時進行治療而達到更好的成效。
提升醫療近接性 恐增加醫護壓力
在偏鄉地區實行遠距醫療後,居民的及時就醫率和康復狀況皆有所提升,但劉文琪表示,由於目前視訊看診仍受法規限制,沒有辦法單獨線上一對一進行診療,民眾須依靠當地醫療院所的協助才能遠距看診。遠距醫療在造福民眾的同時,反而增加區域醫護人員的負荷。
劉輝雄指出,觸診和現場觀察是診療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驟,即使遠距醫療使用5G網速以確保通訊流暢,但仍可能因色差或其他因素導致錯誤判斷,因此遠距醫療仍需院所醫護人員在旁陪同、協助診療,負責初步判斷病情,向遠端醫師匯報並討論,以及為看診病患開立處方。
以海端鄉為例,劉輝雄坦言,做為台東縣土地面積最大的地區,卻僅有一間衛生所負責所有醫療照護,在地民眾多為老年人,不見得有能力獨自前往衛生所,導致偏鄉經常發生延誤就醫的狀況,這也意味著遠距醫療必須帶進部落,但在偏鄉醫護人力本就稀少的情況下,反而又成為另一種負擔。
台東縣海端鄉衛生所護理師王添玉表示,衛生所平時需定期健康檢查、巡迴醫療、衛教課程和餵藥等,所承辦的業務已相當繁重,而遠距醫療主在提升醫療近接性,讓偏鄉居民在部落即可接受專科醫師看診,得到更精確的治療,但卻未減少衛生所付出的醫療成本和人力。她也補充,遠距醫療至今邁入第三年,流程仍有可優化之處,未來若能找到平衡醫護人員工作量與就醫水準的做法,遠距醫療仍是提升偏鄉居民醫療福祉的最佳解方。
預防勝於治療 強化衛教識能
除解決偏鄉醫療交通不便的問題外,對於衛生教育的宣導亦須加以重視。王添玉表示,衛福部與台東縣政府、衛生局以及海端鄉衛生所合作推動「健康福祉科技整合照護計畫」,以家戶為單位,讓患者可隨時查看自己的健康狀態。她也補充,此計畫實施對象為三高患者及高風險民眾,護理師會進到社區推廣,同時教導基本衛教知識,養成社區民眾覺察自身健康狀況與定期檢查身體的習慣。
而針對三高患者,花蓮慈濟醫院提供居家量測裝置,讓民眾可隨時檢測自己的身體狀況,數據將會上傳至平台,同時開放給住在其他地方的親屬線上查詢。待回診時醫師可依其相關資料,提供更好的醫療品質。
醫生馬上看執行長徐克宇表示,只有巡迴醫師至當地看診並不足以為民眾提供持續性的幫助,而「醫生馬上看APP」即為偏鄉居民所建置,讓民眾能隨時記錄自己的身體狀況,同時提供線上課程推廣衛教常識,若身體不適也能隨時在平台上發問,藉以宣導民眾醫療知識。
孫國平指出,目前遠距醫療及遠距看診平台都僅限於偏鄉地區民眾使用,儘管都市地區醫療資源較普及,但遠距醫療的形式若能在全台各地實施,對台灣醫療環境將帶來很大的改善與進步。同時他也期望,未來若能開辦在宅醫療的形式,讓醫師或護理師攜帶簡易檢測儀器至行動不便的病患家中,即可推廣「零距離」的看診,提升民眾醫療福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