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丞皓、陳威頤、黃子睿/採訪報導
國人一向熱衷旅行,然統計顯示國外旅遊人數卻遠高於國內,顯見對民眾而言,本地旅遊相較於出國吸引力著實不足。專家指出,面對旅遊業競爭日趨激烈,若國內旅遊成本高卻得不到相應的品質,勢必面臨困境。台灣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未來應加強觀光建設,妥善規劃地方旅遊特色,盼能留住國人,進而吸引外國旅客。
景點規劃 欠缺特色
台灣旅遊性價比不高一直都是熱門議題,卻遲遲未改善,根據交通部觀光署資料庫統計,2021年和2022年解封後12月出國人數相差了十倍以上,到2023年同月甚至人數破百萬,顯示多數遊客傾向出國旅遊,不願在台旅遊。旅行社業者詹婷婷表示,以住宿為例,五千台幣在國外能住到四或五星級酒店,在台灣則需要兩倍甚至更多。
詹婷婷認為,台灣民眾經常選擇赴日旅遊,因街道和景點環境乾淨,且日本各地特產和特色依照當地氣候、文化底蘊等因素做出差異性,例如位於伊豆地區的冷豆腐由富士山的泉水所製,口感比一般豆腐滑嫩,日本成功將各地觀光特色行銷全球打出口碑,台灣民眾每到日本不同縣市旅行都有截然不同的體驗。
詹婷婷指出,台灣旅遊缺乏差異性,夜市商品同質化,價格不公平。 對於國旅不足以吸引民眾,文化大學觀光系教授蔡倩雯表示,大環境下旅遊競爭激烈,而日本近期匯率屢創新低、泰國物價也較為低廉,種種因素皆使國旅各項競爭力低落,而造成台灣旅遊市場萎靡。
對於國旅不足以吸引民眾,文化大學觀光系教授蔡倩雯表示,大環境下旅遊競爭激烈,而日本近期匯率屢創新低、泰國物價也較為低廉,種種因素皆使國旅各項競爭力低落,而造成台灣旅遊市場萎靡。
蔡倩雯認為,市場機制決定台灣住宿價格和物價,漲價勢必不可逆,與其爭取調降旅遊價格,不如著手於行銷台灣特色文化,將知名度傳出去。
地方創新 推展文化
台灣獨特的歷史背景造就豐富旅遊文化,異國風情建築散佈各地。觀光發展協會祕書長林亭妤指出,台灣特色從不匱乏,以原住民為例,每個族群都有各自的祭典、服飾和生活方式,應善加運用藉以發展地方創新,如蘭嶼縣政府已提供遊客編織達悟族的傳統竹籠、草帽,體驗當地海鮮料理,並結合當地生態規劃浮潛、釣魚等活動,使民眾了解海洋對於達悟族的重要性。
詹婷婷表示,除了原住民族外,客家、閩南等族群皆為台灣文化的發展奠定基礎。例如媽祖,起初為中國東南沿海的信仰,隨廣東、福建人口來台成為台灣主要民俗活動之一。媽祖遶境做為台灣最大型的宗教活動,應妥善規劃吸引民眾參與,在日本亦有類似的文化活動,且吸引大批觀光客朝聖,媽祖遶境亦具備此特質,必可帶動旅遊風潮。
林亭妤認為,遶境活動應依繞境路線結合當地產業發展,方能帶動當地旅館、餐飲和交通等相關產業繁榮。例如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台南安平媽祖廟,每年農曆三月都會舉辦遶境活動,相關單位和商家應將安平的特色展現出來,並結合媽祖背後的歷史意涵,藉以推廣觀光。
彰顯在地特色 加強文化吸引力
隨疫情趨緩及世界各國放寬限制,台灣人在規畫觀光時,面臨國內外多元選項,林亭妤表示,政府應參考日本DMO(Destination Management/Marketing Organization,旅遊地管理暨行銷組織),以DMO制度推動台灣在地地方創生,如宜蘭原住民博物館,透過原住民捕獵工具,詳細介紹原住民文化。
此外,交通部觀光署「2030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提到,透過5大觀光區域,以區域方式創造國際觀光新亮點,試圖提升國內外旅客人數。然而,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發布之《2019年全球旅遊與觀光競爭力報告》指出,台灣觀光旅遊業競爭力下滑,主因為對外簽證政策收緊,影響國際開放度的分數,以及自然保護區指標經重新計算,使得該項目的排名大幅下滑而影響自然資源的分數,造成台灣各國家自然景觀分數下滑。
詹婷婷表示,台灣國旅選擇雖多,卻也因價格考量而有所限制,地狹人稠若要玩得開心、舒適,就必須接受飯店的高價格。但許多旅行社在接待外國客人時,行程安排潦草,僅以走馬看花的形式帶過旅遊景點,並不能深入推廣台灣地方特色,久而久之,景點將失去吸引力。
「要讓外國人在台灣消費得起」,詹婷婷認為,政府提供東南亞旅客旅費補助並非長久之計,面對觀光發展受限,政府在推廣政策上並無明顯成效,控制民宿、飯店價格的同時,也應加強地方特色,推廣台灣當地文化。
師法新式管理 彌補營運虧損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2022年調查顯示,國人最喜歡的旅遊行程是自然賞景,佔全體高達64%,其中國家公園是台灣自然賞景的熱門地點。文化大學觀光系教授盧堅富曾在國家公園擔任研究員,不僅深入研究台灣的國家公園,還到訪過許多國外的國家公園。他表示陽明山國家公園一年能有四百萬的遊客,此數字可以排在全美第二名,證明了國家公園對遊客具有強大吸引力。
但龐大的客流量湧入給國家公園公園運營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壓力,陽明山國家公園公佈的第一季度收支表顯示,季虧損約一千五百萬元。盧堅富對此認為,台灣的國家公園應效仿國外實施入場收費制,此舉或將使遊客數量有所減少,但長遠來看實施收費可以彌補運營虧損,增加遊憩設施獲改善設施品質,從而吸引更多遊客前來。
在遊客行為的管理上,台灣的國家公園與國外有很大的差距。盧堅富表示,美國的國家公園是希望藉由吸引遊客遊玩引起遊客的環保意識,而台灣的國家公園是以建立保育區為目的,因此對對遊客的行為也有較多的限制。以美國的黃石公園為例,公園允許遊客進行採集果實與狩獵,而在台灣的國家公園,則會限制這樣的行為,以確保生態的完整性和永續性。
盧堅富表示,台灣的國家公園在管理上較為嚴謹,使遊客在遊歷過程中缺乏更多的體驗式互動,進而可能降低他們的興趣。他建議,台灣應該學習國外成功的運營模式,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亦應尋求創新的管理策略與服務提升,這將是提高國內外遊客滿意度、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育雙贏的關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