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子睿、王鈞志/採訪報導
台灣五峰山,又稱烏山,是台灣獼猴棲息地之一,這裡是烏山獼猴保護區,由負責人林耕竹負責管理。台灣獼猴是台灣特有種生物,也是本島上唯一除智人外,和人類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在2019年1月,台灣獼猴從保育類前三級降為第四級,大多媒體對於獼猴「被降級」此事,大多是以「跌落神壇」、「除名」等字眼報導。事實上,並非除名,而是「降級」,同樣是一般類野生動物,仍受《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民眾不能私自飼養。
一般成年獼猴一天的食量,需要四到六公斤的食物,透過覓食的方式,活動量大,消耗熱量快速,可想而知,台灣獼猴許少有吃飽過的一次,因此常能看見獼猴啃食農作物,漸漸成為耳熟能詳的事件。而許多人認為獼猴繁殖過剩,事實上獼猴的生育週期為兩年一次,一次生育一隻。
更讓人嘆為觀止數據是,小猴出生第一年的死亡率是高達三分之一,換句話說,每三隻小猴,就有一隻小猴無法順利存活過來。剛出生小猴的毛髮、免疫系統、內臟發育尚未完全,加上天氣變化關係就容易生病,同時暑假的五月到九月正是雨季旺盛的季節,所以小猴剛出生第一年,當牠的身體狀況還不穩定的時候,就需要接受環境的重大考驗。
1989年,爺爺林鈵修返鄉務農,休憩時間與朋友至山產店用餐,山產店老闆即將將母猴做成一道「三杯猴」,那時爺爺的心軟,願意花錢買下牠,而當日自己只願喝酒配小菜。返家後,看見母猴身上被捕獸夾所傷的,不忍心牠找不著食物及存活,將牠野放回自家後山,在林子中撒放些食物,讓牠提高存活的機會。
結果,爺爺所擔心的一切並未發生,食物反而被撿光光,同時發現了一群野猴們生活在自家後山,牠們才是原住民。起初,爺爺覺得是有趣的事情,開始餵養獼猴,從一小袋到一大袋,再到兩三大袋,後續發現猴群數量龐大,活動範圍面積很廣,如此行為會不會造成農損問題。爺爺一不做二不休,飛往日本學習保育管理工作,在日本學習與交流中發現,國際上會將「環保」與「動保」列入考量,因此他學習認真,將自身所學帶回台灣。
嘗試透過餵食達到人猴和平共處,假設以學術角度來看,餵食可能造成反效果。例如,長期餵食可能造成生育率提高、死亡率降低、族群量增加,當超出環境負載量,大自然食物供給不堪負荷,動物就更加依賴餵食了,同時,也有一說法,投食能讓獼猴保有覓食的能力。烏山獼猴保護區園主林伯伯表示,法規是死的,人是活的,環境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會把它改變。
當改變的時候,我們要來適應這個環境,讓野生動物能夠延續牠的族群的生命,有的時候不得不迫已。反觀,假設不透過餵食的方式,獼猴將會啃咬農民辛苦栽種的農作物,而農民將會透過不同管道傷害猴群,像是放置捕獸夾、鞭炮攻擊、獵狗追捕、鐮刀揮砍驅逐等方式驅趕。人猴衝突,農損問題,獼猴生存空間又是一大問題。
畢業於東海大學生物學系的林耕竹,曾經有穩定的工作與生活,但在夢想與現實掙扎下,人生無法再為自己而活。五年前他返鄉接手管理猴園,短短近2000多天的日子,全年無休的守護猴群,不分晝夜保護猴群們的性命,巡山時觀察山林變化,同時也視察猴群們的活動範圍。全神貫注,眼巡山,聞氣味,聽猴聲,自身追蹤猴群們的狀況,也關心牠們生活的環境。
減少農損問題,保護獼猴和農民的最好方式,農業轉型,友善防治,設置電圍網。當野生動物從林子下來覓食,靠近果園的時候,牠們無法進入,透過物理隔絕的方式,並非是放置捕獸夾或陷阱傷害動物,假使動物想越過去的時候,必定需要踩踏點,抓握纜線,然而,當動物觸碰到纜線時,將會輕微通電,電力像是強力電蚊拍的力度,並非會對動物們有任何的傷害。
烏山獼猴保護區園主太太陳婆婆說,他們是守灶之人。古代習俗中的守灶,有傳承與代代相傳的意思,如果自己仍可以點燃灶火,她都盡可能讓灶火升起,期許薪火相傳,永不熄滅的火,能夠星火燎原,生生不息,將三代人守護獼猴的精神傳承下去。
或許大多數人是透過媒體的傳遞,進而認識台灣獼猴。衝突的根源是不理解,人類與獼猴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但語言上卻是未有共通性。面對如此,只能透過自身方式保護自己,生存環境逐漸消失,山林轉為農業用地,而牠們生存空間壓縮,為了爭取自身的生存權,人猴衝突將來自於長期的誤解,以及無法接受對方的習性與習慣,進而促成一場場的血淚情仇,學會理解,學會包容,可能是彼此最大的課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