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雅莉、焦仲、李宇傑/採訪報導
台灣人口高齡化波及傳統產業,農業危如朝露,老農面臨找不到接班人的窘境。多數年輕人不願闊別城市的繁榮和便利,回到人口老化的家鄉務農,但高雄桃源區的兩位青年黃槿文和謝瑜璇決定放手一搏,試圖扭轉家鄉頹勢。桃源咖啡種植十餘年,仍未有知名度,於是黃槿文和謝瑜璇打造自家品牌 —— Li coffee漓咖啡,除了想藉此打響桃源咖啡的名聲,同時希望吸引更多青年回鄉。
跨越世代鴻溝 打造咖啡新產值
根據美濃戶政事務所統計,高雄桃源區20至40歲人口逐年遞減,十年間已減少329人,當地人口本就稀少,青年流失更加劇農業人口老化的危機。四年前,因雙方父母年事已高,謝瑜璇辭去穩定的工作,黃槿文也放棄考取潛水執照的夢想,兩人紛紛返鄉。
回鄉後,兩人發現高雄桃源咖啡具有獨特韻味,因海拔高、溫差大的特性,使其生長速度較慢,從而增加咖啡豆風味,甜感較為強烈,喝起來也更加順口。於是家鄉長輩大量種植,卻採用錯誤的種植技術,導致問題層出不窮。
黃槿文表示,咖啡果小蠹的幼蟲會蛀蝕咖啡果肉,當果實蛀滿孔洞,即喪失經濟價值,加上其繁衍速度極快,難以根除。原先老農民認為,將整棵咖啡樹砍掉即可解決,事實上並非此。病蟲仍會藏匿於土壤中,不僅問題沒有解決,農民也沒得到該有的利潤,使咖啡園成為病蟲的溫床,更因為咖啡果的蟲蝕孔洞,而被莊園以最低價收購。
黃槿文提到,咖啡鮮果一斤約落在70至150元,價格會因品種、採收熟度、病蟲害等情況而定,當地老農民因不理解自己的咖啡果狀況,出售時,不知自己是賺是賠,賣出後廠商也不會標示產地,成為桃源咖啡不出名的原因之一。
黃槿文和謝瑜璇希望能與部落老農分工合作,老農專心種植咖啡豆;年輕人負責指導及後製。今年他以100元為收購標準,並依咖啡果之瑕疵程度進行調整。「我們不怕用高價收購他們種的咖啡果,因為他們值得。」謝瑜璇表示,應制定收購流程,同時告訴農民果子的良窳,藉此訓練農民和中盤商的競價能力。
黃槿文認為,桃源咖啡不出名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嚴重缺乏將咖啡果加工成咖啡豆的後製技術。去年她更擔任竹梅源台灣精品咖啡評鑑賽志工,竹梅源為當地最具規模的私人咖啡莊園,且擁有當地最優秀的後製技術和設備。黃槿文深入向竹梅源學習精品咖啡的製作,透過嚴格篩選豆子,將咖啡用多重方式處理後,再經由人工挑選,將有病蟲的咖啡豆挑出,最後進行溫度控制,細火烘焙出優良品質的咖啡豆。
謝瑜璇認為,目前合作的農民年紀稍長,務農長達3、40年,而他們的經驗只有三、四年,無法令當地老農信服。兩人計畫未來將農民的名字印上包裝,透過顧客購買商品給出評價,促使農民對咖啡抱持負責任的心態,兩人也能從中輔導農民。他們盼望未來咖啡產銷技術更臻成熟,即可教導更多部落農民正確的種植技術。
颱風斷路令人卻步 網路另闢蹊徑
地形限制也是一大障礙,桃源是颱風重災區。謝瑜璇提到,當地常因一場雨就面臨交通管制,甚至是禁止民眾通行。今年8月8日因卡努颱風和西南氣流導致當地降下豪雨,梅蘭明隧道上方山壁崩落,導致交通中斷,各家媒體爭相報導,但對於當地居民卻是稀鬆平常的事。黃槿文說道,當地農民常走在臨時開闢於河床上的產業道路,只為將農產品運下山。
謝瑜璇的媽媽表示,曾想過請人運送,但都因路途遙遠或運費不符合成本,最後無疾而終。黃槿文和謝瑜璇為了克服環境的阻礙,開始創立品牌、經營粉專,利用網路推廣,也不定期在市集上擺攤。這次在華山擺攤全數售罄,「我沒想到在台北市集會賣出這麼多!」黃槿文驚訝的講到。即便到台北需要12小時的路途,甚至做著可能會虧損的生意,兩人也未曾有怨言,只希望桃源咖啡能被大眾看見。
部落創業典範 開拓回鄉道路
「青年回鄉並非穩賺不賠,年輕人是需要被鼓勵的。」哈娜谷野山茶工坊的創始人杜寶珍表示,她致力將當地的原生茶推廣出去,但身為部落創業先例,也遇到許多困境。起初部落茶葉採收完隨即出售,導致中間的製茶成本、品質無法控管,因此她開始鑽研製茶,提高茶的價值,卻被族人認為是破壞行情。
杜寶珍為了推廣家鄉茶,她和媽媽跑遍北中南各大市集,但經常入不敷出,一整天的收入連便當錢都不夠付,有時還需要賣馬告香腸跟鹹豬肉貼補家用。但她仍未放棄,堅信控管好品質、理解自家產品的特色是最重要的。經營至今與多家咖啡廳合作,今年5月還和知名飯店聯名推出下午茶,甚至在長榮航空的購物網站販售,即便已做出一番成就,杜寶珍仍認為自己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漓咖啡就是受到杜寶珍的啟發,看見她成功將部落茶葉推廣出去,因而想效仿哈娜谷野山茶工坊,他們向杜寶珍多次請教。杜寶珍認為,漓咖啡的兩位年輕人眼中有光、有熱情、有想法。杜寶珍描述以前長輩在部落務農時,比較沒有共好的觀念,容易單打獨鬥,而她覺得現在農民需要改變,與年輕人合作。但她認為青年返鄉除了具備熱情,心中也必須抱有信念,勇敢回鄉創業之後才會成功。
台灣農業陷斷層 政府民間盼解方
根據農業部數據顯示,2018至2019年青農人數銳減5000餘人,但2021至2022年減少超過1萬人,5年內減少人數翻倍。為補救此缺口,政府和民間嘗試尋找找解方。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博士羅士凱表示,目前需要青農幫忙改變台灣農業的處境。近幾年政府推動「百大青農回娘家」、「百大青農輔導計畫」,目的在於幫助青農穩定起步和經營,使其成為專業農戶。政府甚至舉辦全國製茶技術賽,以提高青農後製技巧為出發點,將其發揚光大,願能吸引更多青年回鄉。
除此之外,羅士凱透露,政府也持續跟民間合作,透過地方青年農會提升青農實力,依青年需求,提供課程輔導。在全台各地開設講習會,從農業技術、農業法規,再到提升農業產值與經營管理實務,教導青農如何行銷、進行貿易進出口,讓青農以最快速度跟上市場變化。桃源區公所產業部接洽員邱蘭英提到,當地區公所成為輔導和媒合的角色,幫助農民找到商家,使商品更順利出售。
對於目前台灣農業人口現況,即便政府與民間合作尋找解方,農業人力短缺問題仍迫在眉睫。羅士凱盼有更多農二、三代回家鄉接手,他擔憂若未來農業人口出現嚴重斷層,可能導致產業沒落,屆時傳統產業恐將在台灣消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