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芝彣、林佳穎、邵卉婕/採訪報導
近十年來,台灣寄養家庭戶數逐漸下滑,儘管已放寬招募年齡限制,投入寄養家庭的意願者卻逐年減少,除社會風氣轉移、個體追求自我實現外,管教的問題也讓招募過程困難重重。基此,政府透過積極宣導,提高補助金額及落實親職教育,號召更多民眾加入寄養家庭行列,期能讓每個孩子獲得完善的照護與支持。
結構改變 意願低落
針對寄養家庭短缺現況,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簡稱社家署)書面表示,現今社會養育觀念改變,除現有寄養家庭年齡老化,多數青壯年族群傾向追求自我實現,使得生養子女意願降低。台灣世界展望會台北寄養家庭服務中心督導孫潔芮亦提及,現代孩童早療需求高,但擔任寄養家庭者多半為退休族群,體力與精神幾乎無法長期陪伴特殊兒童;而年輕家庭則因事業及年幼子女等緣故,參與寄養家庭的可能性更微乎其微。
此外,擔任寄養家庭必須24小時照料,曾照顧特殊兒的寄養媽媽吳孟蓮提到,擔任寄養家庭期間,遇到負面情緒時無法獨自擁有消化空間。雖擁有15年特教經驗,但她說:「受傷的孩子不願輕易相信別人,必須讓他們感受到你是真心在愛他。」堅持和耐心成了最大的挑戰,這也是她認為大部分人不願加入寄養家庭的原因。
為彌補寄養家庭流失,楊沛諭表示,新北市政府除了積極宣傳、倡導大眾加入寄養家庭外,在今年也將寄養家庭的補助費用由2萬7900元提高至2萬8440元,且只要具備主要照顧者及次要照顧者的條件,單身者也可申請,期望能透過改善政策,讓寄養兒童有更多組成家庭的機會。不過她也強調,希望申請者是真心愛護孩子,不希望因為對孩子狀況期待太高最後卻放棄,造成孩童心理二度受傷。
修補傷痕 建立互信
寄養家庭除了提供兒少穩定的生活、了解家庭的樣貌以外,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建立依附關係亦為其功能之一。孫潔芮表示,依附關係大多針對幼童階段,可讓孩子培養自我價值,從中學習人際社會適應,若未建立可能導致孩子較難理解如何與社會互動,且過了黃金年齡只會提升修復難度。
此外,多數孩子曾受到原生家庭創傷,對他人較容易產生不信任。「他被傷害多久,你就要花多久的時間把他的心修好,甚至是兩、三倍,且一但承諾了就不要輕言放棄。」吳孟蓮強調,孩子的心是脆弱的,若只因照護不符合期待就放棄,讓他們再次體會被拋棄的感覺,使孩童的內心愈加封閉,最後導致社會不適應而無法與其接軌。
不過,孫潔芮也提到,寄養家庭雖然可以給予孩童完整的家庭環境,但最終只是短期、暫時的照顧,前提是等待孩子回歸原生家庭,過程中除了幫助原生家庭恢復照護孩童之功能,亦安排會面或週末返家以維繫兩邊的感情,若確定無法恢復家庭功能則考慮出養。
然而,要解決孩童的照護問題,根本原因還是出自原生家庭,楊沛諭認為,家庭教育固然重要,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識也是目標之一。吳孟蓮也呼籲,期望政府能夠關注源頭的根治,重視兒少權益,希望每位孩童都能受到妥善照顧,並在健康穩定的家庭下成長。
學齡前兒童 首重穩定環境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1年送至寄養家庭的孩童只有三成,超過半數都會被送往安置機構,楊沛諭指出,安置機構的照護不比寄養家庭完善,且家庭對學齡前的孩子有十足的重要性,如何妥善安置這些孩童實有待商榷。
孫潔芮提到,安置機構的照護者流動率高,孩童必須不斷適應新的照顧者。楊沛諭亦指出,安置機構照顧品質不比寄養家庭來的高,直接讓孩童進入安置機構可能會因不知如何與同儕相處,而導致其較無同理心,因此,寄養家庭還是安置的第一選擇。
楊沛諭補充,社工會優先將年齡較小的孩童安置於寄養家庭,目的是要讓孩童能夠在學齡前形塑家庭概念,若後續需將孩童轉往機構,也能夠藉此提升其自理能力,並降低他們對於原生家庭的負面印象。
孫潔芮則強調,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極高的重要性,因此近幾年,政府推廣具備家庭功能和機構人力資源的「類家庭」安置模式。對此,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助理教授賴宏昇說明,寄養父母可透過專業訓練,了解特殊孩童的照顧需求,並住進社會住宅,營造出「類似」原生家庭的環境,使孩童得到較高且穩定的照顧品質。
重返原生家庭 宜審慎評估
社家署統計,兒少接受保護安置的比例為63.8%,高於委託安置的34.2%,顯示兒少安置原因多為未受適當養育或遭受虐待、遺棄。賴宏昇指出,孩子若無法獲得家庭的關愛,或受到不當對待,在心理層面,可能導致孩子發展遲緩;情緒層面上,孩子會產生恐懼、焦慮的反應,甚至伴隨「精神官能症」;而在社會層面,則會使孩子對人產生不信任感,且排斥與他人建立關係。
聯合國替代性照顧準則第14條明確揭示,應將剝奪家庭對兒童的照料作為最後的手段;衛福部替代性照顧政策亦提及,協助兒少重返原生家庭乃最終目標。然而孩子回家後,若依舊遭受不當對待,最後仍需重新安置。楊沛諭表示,即使原生家庭沒有善盡責任,抑或無意撫養,若經由社工評估,家庭無經濟問題或其他狀況,孩子終究必須回歸原生家庭。賴宏昇則強調,孩子轉換生活環境,情緒反應會增強,對大人的信任感也將越趨薄弱,故審慎評估孩子能否返家,乃社工必須肩負的重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