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劭安、林庭安/採訪報導
山區看診數十載 親訪住處助居民
「大城市有很多醫生,不缺我一個人當;但是山上的人呢?」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的醫師高揚威,因為母親的一句話讓他決定回到自己的故鄉,成為復興區居民心目中的熱心英雄。
高揚威的父親是角板山衛生所的醫師兼角板山的區長,雖然出生於醫生世家,但高揚威說自己在高中時最熱愛的其實是物理學。在高二時,罹患乳癌的母親在臨終前,向高揚威說出已故父親的願望——希望高揚威能當醫師,讓母親能對已逝的父親有所交代。
因此高揚威在選擇大學時,就讀了醫學系。畢業後的高揚威被分派到自己的家鄉,起初的他並不想留在復興區,而是希望能在大城市中執業,認為在城市的發展機會比在山區還多。直到他想起一生致力於偏鄉醫療的父親,讓他決定留在山區,「做一個被需要的人」。
高揚威的診所位在桃園市復興區的角板山街上,但他的看診範圍卻不僅僅只有在角板山,而是擴及整個復興區。
後山巡診和居家醫療是高醫師團隊每週必備的行程。每週二、三、五會分別至不同的地方進行巡診,而高揚威與團隊的巡診範圍從較靠近大溪區的三民與羅浮,甚至到更深入後山的高義、三光,整個復興區基本都是高揚威巡診的範圍。
巡診的內容也包山包海,除了在前往定點看診外,高揚威還會特別到一些行動較不方便的患者家中進行看診。在看診的過程中除了親切地詢問病人的狀況外,還會跟患者聊天,甚至教導協助照護的移工如何讓長時間坐在輪椅上的患者活動、拉筋,讓病患能用自己的力量學會重新站起來。
除了去到各區巡診,高揚威對於山區醫療照護的攻守範圍更是延伸到「長期照護」。近年來,隨著人口平均年齡提高,長期照護與高齡照護也逐漸開始得到重視。高揚威從多年的看診經驗中了解到長照對於長輩們與其家屬的重要性,於是診所在三年前加入了社區長照的行列,提供了照護、交通接送、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與喘息服務,讓山中的居民也能獲得長照的服務。
其中搭乘長照車來看診的林鑫說,有了這個交通接送服務,他從山上下來看診就方便多了,只要一班車就可以來診所看診。
交通補助杯水車薪 醫嘆沒人來
然而,談到偏鄉長照的困境時,高揚威首先無奈地說:「山地鄉最大的困難就是地幅非常的大、交通又不方便、部落又非常的分散,居民也不多,整體散落的領域太大。」倘若在都市中,要去服務一個個案,可能只需要在附近移動,甚至在同一棟大樓中就可以服務好幾位個案。
而在山區提供長照服務雖然有政府補助加成,但實際進去山區提供服務時,會發現每個個案間的距離非常的遠,門牌號碼上差一號,很可能就隔一座山,外面要來山區進行長照服務的業者和照護單位就可能因服務效益與成本而退卻。
高揚威點出,山區交通時間的成本也是業者提供長照服務的障礙,他舉例:「若外地前來至拉拉山服務,單趟的路程都必須要花兩個多小時甚至是三小時,來回將近五六個小時僅僅是服務一個個案,但補助是一樣的,為什麼照護單位還要跑這麼遠?」
來回醫院車資高 山區居民負擔重
而若從長照所需的費用來說,高揚威表示,在醫療方面,因有健保的補助與支應,可以免除部分負擔,且健保所負擔的對象很多都是健康的,健保僅是除部分負擔、讓長輩能減少支出。但長照除了符合資格的低收入戶能獲得部分全額補助,其他人在使用長照服務就要自費不少,而需要使用到長照服務的人往往都是罹患中重度疾病的長輩或是失能者。這些人完全沒有自主的經濟能力,反而讓他們無法獲得補助。
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教授林秋芬建議,政府可以考慮透過遠距醫療,解決偏鄉交通不便和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而遠距醫療需要在居民家中整合居家設備,她也認為政府可以撥一點款項協助建置。
偏鄉長照遇困境 政策成效不彰
針對醫事和照護人員人力不足、流動率高的問題,林秋芬直言:「任何新的方案,如果要增加人力,基本上都不會太成功。」她解釋,少子化後可工作的人力快速減少,卻又因人口老化,需要被照顧的人快速增加,在這樣不平衡的狀況下,應維持現有人力,或是進一步減少人力。
為了解決人力缺乏的狀況,她提出「長照資源要在地」的想法:「以長照概念來講,比起讓公費生到偏鄉駐點幾年就離開,應訓練在地照服員,慢慢建立起照服員體系,再持續教育下一代。」林秋芬呼籲,政府可以根據社區現況盤點、整合,從社區裡找資源,跟外面做整合,若照服員對自己家鄉較有感情,會更能留下人才。
高揚威表示,政府可以在長照的預算參考健保的IDS計畫(送醫療上山下海),利用總額預算外多出一筆經費,進而輔導山區跟離島醫療稀缺的問題。他認為政府跟執行的人一定看得到、也感受得到,但這些問題需要決策官員去改變結構,「要有像健保一樣的強勢輔導方式,再讓醫院的體制進去,讓弱勢者能獲得相應對的幫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