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昱凱/採訪報導
台灣民間的傳統習俗「舞獅」是各大廟宇慶典中常見的表演,這項傳統技藝不只出現在閩南與廣東族群,客家人也有屬於自己的舞獅。在新竹縣芎林鄉,年近80歲的新竹縣客家武獅文化協會團長張健銨長久耕耘這項技藝,保留傳統並結合創新,期望將獅藝文化得以永續傳承。
歷史淵源 各具特色
談及客家舞獅之別稱「武獅」,張健銨表示,在台灣早期農業社會,不同的族群經常發生械鬥,因而有練武及強身健體的需求,舞獅就成為客家人練武的一種方式,除了將武術與舞獅結合,也能體現客家人刻苦耐勞與團結的精神。
張健銨提到,客家獅與社會大眾常見的閩南或廣東獅有諸多不同之處,例如廣東獅有「跳樁」的動作,客家獅則著重於地板動作,代表客家人腳踏實地;閩南獅的獅頭是圓臉,嘴巴不會開,而客家獅頭圓臉方,且嘴巴設有機關可以開合,代表「天圓地方」與「嘴大吃四方」,代表客家人縱橫四方、行走江湖的刻苦精神。
張健銨指出,客家獅亦藏有不少老祖宗的智慧,例如獅頭上繪製的八卦陣,可觀測天象及推算時辰運氣,可開合的嘴巴則採堅固的實木打造,在早年械鬥時期,獅頭也能用來攻擊,成為臨時武器。
推廣技藝 與時俱進
張健銨憶起兒時,叔叔曾和他說:「年輕人不要閒閒沒事做,來和叔叔學打拳和舞獅。」在17歲做出第一顆屬於自己的獅頭後,就此與客家獅結下不解之緣。他提及早期客家人在農曆春節有「跑春」的習俗,從農曆正月一日開始,舞獅隊會連續五天挨家挨戶拜訪除歲,演出結束會收到三百元的報酬。他笑說,當時這筆錢一年都花不完,因此小時候最期待農曆跑春。
但隨著年紀與時間流逝,張健銨的手足們紛紛離鄉,只剩他一人留在芎林,持續精進舞獅學習與製作,這也使他能以一己之力製作並教導有關客家獅的一切。然而他也表示,客家獅著重個人武功,需要長期練習,且舞獅演出收入較少,難以做為正職,現已吸引不到年輕人來學習,只剩退休人士與老人家會來舞獅,健身兼休閒。
張健銨除了製作傳統獅頭,更與時俱進持續精進改良獅頭。他指出,過去使用粗紙製作獅頭,但其材質容易隨時間脫落,近年改用布料,較耐用且更輕。他補充道,為更好向民眾傳授客家獅文化,特別為國高中生及幼稚園孩童特製紙箱獅頭,尺寸和重量雖縮小,但保留所有細節與可動的部位。此外,張健銨也使用在地材料,製作出陶製與土製客家獅雕塑。
官民協力 文化傳承
新竹縣客家武獅文化協會團員周廷潭每週三晚上都會到協會舞獅與練武,他笑稱,協會舞獅團員年紀都高達七、八十歲,「自己七十多歲算小弟了。」會來舞獅除因退休後有較多空餘時間,也是為了活動筋骨,維持身體健康。他認為,傳承客家獅應由縣政府帶動地方,組織舞獅隊,並從國小開始發掘合適人才,持續培養,方能將這項文化傳承下去。
譚美貞現為張健銨的學徒,每週駕車至客家武獅文化協會,向張健銨學習製作獅頭。她表示,自2020年應徵芎林當地的文化導覽員開始,經過培訓取得證照,今年才正式拜師學藝,製作出第一顆屬於自己的獅頭。她也感嘆,向張健銨學習的人很多,但只靠政府或民間的一場活動、一次課程是不夠的。若無持之以恆保存客家獅的心念,終究只會淪為表面功夫,與其仰賴他人,不如親自來與師傅學習。
譚美貞認為,很幸運能在當下學習客家獅傳統技藝,若再晚幾年,可能有些師傅就離世了,也就錯失了解的機會。五十多歲的她表示,看著張健銨與其他師傅們仍堅持傳承客家獅,心中深切期許能將家鄉這項文化延續下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