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駱奕妤、陳凡卉/採訪報導
環境保護成束縛 沒落小鎮回流難
左鎮區位處台南市東南端,在地居民多為西拉雅族人,早期以出土許多化石及特別的月世界地形聞名;而如今受限於水源保護區的法規條令和落後的基礎建設,無論是畜牧業抑或是工廠都無法有規模的順利發展,也因此工作機會稀少,年輕一輩紛紛出走他鄉謀求生路。
公舘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柳足感嘆,自己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更多年輕人回來;他回憶起自己在偶然的機會下來到左鎮,和這裡的老人家相處下來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溫暖熱情,十分為此動容。 但當他深入詢問時卻驚訝地發現,偌大的左鎮竟沒有半個能為這裡居民處理文書工作的年輕人。
看著純樸的老人們和左鎮迷人的自然風光,陳柳足毅然決然留下為左鎮服務;除了構思許多企畫向政府申請振興地方、開辦給幼年失學長輩上課的小學堂,此外更致力於挖掘能幫助地方創生的左鎮特色,也終於在居民的後院中尋得一項代表左鎮的地方產物「葛鬱金」。
突破困境向陽生 葛鬱金走出偏鄉
以往葛鬱金一直是左鎮人種來自給自足的作物,當地俗稱粉薯的根莖類植物,在左鎮相傳具有清熱化毒的功效。葛鬱金耐旱的特點讓其即使種在左鎮惡地的土壤中,也得以順利生存。在陳柳足和年輕一代的創意發想下,不僅為葛鬱金開創許多衍生商品,更讓這個作物成功代表左鎮打響名號。
返鄉青年現轉機 創新傳承齊著手
除了陳柳足這樣被左鎮吸引前來的人才,也有放不下故里因此返鄉為左鎮努力的青年。賴政達正是其中一位,他描述當年由於畢業後想先有個緩衝,也恰巧左鎮有相關計畫可以參與,便回到家鄉著手地方創生事務。
在實際接觸相關事務以後,賴政達慢慢做出興致,與家鄉的牽絆更是加深許多。如今的他已然在左鎮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在工作之餘不忘以新媒體推廣左鎮;同時在左鎮老街上接手一處鋪面,用以成立心目中與眾不同的地方展銷中心,實現讓遊客駐足細品左鎮風光的理想。
提及地方永續發展,創新之餘同樣不能忘本。身為西拉雅族後裔的吳俊霖,曾在大學畢業後在外工作數年,然而眼見族中新生兒越來越少,孩童對族裡文化漸漸陌生,他知道若是再不做些什麼,伴隨自己成長的族裔傳承也只能走向消亡。
在使命感的驅使下,吳俊霖辭去城市裡的工作,回到家鄉傳授學童族語和文化。他笑著說,要是自己不回來,那就沒人會做了。同時也感慨坦白,自己只是希望西拉雅的精神能在左鎮這塊土地長存,而非被冠上傳統二字成為歷史。
地方創生非空談 新血注入展風華
談到幾位返鄉成功開闢一片新天地的青年,陳柳足眼中滿是止不住的笑意和欣慰。他振奮表示,若在將來有更多年輕人願意走入左鎮,把這裡做為揮灑創意和實踐抱負的起點,相信左鎮的崛起指日可待。陳柳足坦言,自己決定在左鎮服務時便不求回報,而他也知足常樂,更笑稱如今自己不虞匱乏就是老天爺給予的幫助。
無論是致力保存傳統抑或發展地方特色尋求創生,讓這麼多人將熱情投注其中的左鎮,想必也將在不遠的未來成功復興,驚艷大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