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唯、張宸維/採訪報導
都市更新條例公佈至今已25個年頭,但都更的完工案件數卻一直和老屋數量不比例。以臺北市為例,從1998年到2021年間,核定的都更案件數為502件,但市內卻擁有22萬8千棟房屋中,卻有20萬棟是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而對都更、建築法規的不熟悉和過度期望,就成為住戶不願意配合都更,而造成都更進度緩慢的兩大主因。
位於臺北市萬華區的南機場整宅,最老的屋齡已有60年,再加上房屋耐震係數已不足,因此政府的公辦都更工作站於民國104年進駐,在多年努力遊走住戶間,終於成功迎來了首期南機場的都更案。
南機場都更工作站深規劃師劉鴻濃表示,都更最大難處在於,台灣人對於土地和建物的產權,應受到保障的意識過於強烈,因此許多住戶只要對於都更有擔憂而不動作、置之不理,其他想都更的居民也對此束手無策。
而座落於臺北市大安路和信義路口的信維整宅,雖然地處大安捷運站出口的精華地段,但步入大樓裡頭,映入眼簾的大樓樣貌卻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50年的屋齡,從牆上斑駁的漆面、積水的地板、外露的管線便一展無疑:撲鼻迎來的是一股混雜的油污味,但這裡卻是許多戶人家的住處。
台灣都更進度慢 阻礙藏於鄰里間
而為了改善大樓目前正在與居民確認都更意願中,在許多都更卡關的案例中,文山區辛亥路七段20巷都更案發起人黃惠芬表示,可能影響居民對於都更的意願包括金錢、居住空間、老家情懷等。而信維大樓管委會主委林永年表示,在信維大樓的主要障礙是在於有些居民的不信任。
現代地政聯盟召集人王進祥表示,都更就是在考驗人心和利益的衝突。許多住戶都抱持著懷疑論的態度來面對都更,一心只擔心自己所得分配是否公平合理,而最淺白易懂的都更要求就是「一坪換一坪」,但這在實務上是難以達成的。
新制法規離地 民眾無法理解
劉鴻濃說明,自民國88年後,有了建蔽率和容積率來管控新建房屋,也因此房屋的大小不再像過往如此寬鬆,而這兩項新法規也對都更的實施帶來莫大的影響。首先,人民無法知道甚麼是建蔽率和容積率,明明固有房屋可以這麼大,但為何新的卻不行。解釋過後,居民仍然有可能因為不明瞭,所以選擇直接不都更、不接觸。而持續願意都更者,卻也還是被容積率和建蔽率所影響。
這些居民擔心在還沒有確切建商進入磋商的情況下就貿然答應都更,可能在都更完畢後所取回的居住空間不及原本,因此要待到有建商進入商議後才肯同意。而當中存在的問題是,每家建商過來談時,所得的數值都不同。
因此王進祥指出,政府應該要有統一制度,否則誰也不給給居民保證目前建商是給出最適合的方案;而居民也會持續盼望下一家會給出更優渥的條件,如此一來一往也浪費許多時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