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庭安、邱劭安、張桂瑤、莊婷伃/採訪報導
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名,其中香蕉便是台灣在外銷上名氣最響的水果之一。不過,受到黃葉病、產業變遷及他國夾擊等因素,根據台青蕉創辦人王繼維所言,現今外銷僅佔總產量的0.5%,剩餘產量皆為台灣人民日常所消費,當原先應出口的香蕉全進到國內市場,近年來,香蕉過剩的危機便逐漸浮出水面。
王繼維坦言,因香蕉相對其他作物容易種植,且國內蕉價曾經居高不下,政府又有規劃相關保險及災損,吸引許多農民開始大量種起香蕉。王繼維將香蕉整體產業用「安全島」譬喻,因農民普遍相信種香蕉是穩賺不賠的生意,便爭先種植,認為自己站上了「安全島」。但是他不諱言地表示,當所有人都集中到安全島上,勢必會讓它變得一點都不安全。
若是天公作美,在收成期間未遭遇天災,就會因大量香蕉湧入國內市場,導致香蕉價格跌落谷底。為拯救蕉價,政府便會低價收購這些過剩的香蕉,執行去商品化(下稱去化),將香蕉表皮用刀劃開,確保其不會流入市場後,提供給豬農當飼料,或是製作成有機堆肥,希望藉由處理掉過剩的香蕉,讓市場上的蕉價回升,以緩解蕉農的燃眉之急。
去化政策雖立意良善,但是余姓蕉農直言,配合政府去化只能拿到一公斤約五元的價錢,種植成本一公斤卻要15元,其中包括香蕉所攀附的枝條、外面所包覆的紙、肥料以及工錢等,將香蕉運輸至集貨場去化的成本更需由蕉農自行承擔。
雖去化對蕉農來說不無小補,但余姓蕉農仍認為去化是下下策,看著辛苦種出來的香蕉被摧毀,心中難免有不甘,期望能有更好的辦法保障蕉農收入。
台灣香蕉研究所研究員蘇育彥提及,由於香蕉的生長不限季節,且台灣屬於自由市場,政府無法介入控管,蕉農便會依照自己對蕉價的判斷種下賭注,希望能賣個好價錢。但往往各家蕉農都選擇蕉價高時種植,到了採收時又因產量過剩,與當初蕉農的期待大相逕庭,就算香蕉研究所進行宣導,呼籲蕉農在蕉價低時種植,也無法杜絕此現象。
遇到天災時,政府會發放災損補助,若蕉農有加入香蕉保險,當遭遇市場變化,該年收入未達標準,也可以收到給付,不至於損失太慘重。乍看是保護蕉農的作法,但是王繼維質疑,這些政策讓蕉農把豐收當成災難,反而期待著天災,不但不用辛苦採收還能領取補助。
對此,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香蕉保險的初衷,是保障蕉農盡量不虧損,而不是一種收入來源。從前當過蕉農,現在是香蕉盤商的柯瑞豐坦言,當蕉農為了種香蕉砸下一甲地7、80萬的成本,購置柱子等器材,就算該年收入不佳,還是會因為捨不得本錢選擇繼續種植,這樣的「賭徒效應」也間接導致蕉農不願轉作,越陷越深。
雖然台灣香蕉仍深陷過剩危機,不過蘇育彥直言,現今台灣蕉農以老農為主,若將來老農退出香蕉種植舞台,又沒有青年願意加入,台灣甚至可能需要從國外進口香蕉。因此,他希望能遇見有志一同的青年與香蕉研究所進行溝通,或是發展產學合作,期許能對未來的香蕉產業帶來幫助,讓台灣香蕉找回從前的輝煌。
品質不一恐砸口碑 小農種植成外銷劣勢
根據台灣香蕉研究所發布之《台灣香蕉產業之現況與未來展望》中提及,香蕉為台灣最大經濟作物之一,更是外銷主力軍。因台灣屬於副熱帶氣候,除了適合發展香蕉種植產業,地理位置也比起東南亞國家在運輸上更具優勢。
日治時期,以種植香蕉聞名的旗山和美濃,曾是台灣最富有的鄉鎮,根據美濃區農會網站資料,當地農戶往上數三代,幾乎都種過香蕉,蕉農衣服上洗不掉的香蕉汁,反而是富裕的象徵。1960年代,透過青果產銷合作社負責將台灣香蕉出口至日本,為台灣蕉進行商業栽培的源頭,一年可以賺進外匯5,195 餘萬美元。 全盛時期最大種植面積達到50,000公頃。
但是後來,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成工業社會,農村人口外移,台灣香蕉又遭遇黃葉病侵害,導致生產成本變高,同時菲律賓和中南美香蕉祭出低價傾銷策略,雙重夾擊下,使台灣蕉銷日的盛況不復存在。
60年後的現在,台灣香蕉的種植面積僅剩15,000公頃,不到當時的三分之一。面對他國強勢的香蕉外銷產業,台灣只得修改對於香蕉的種植及販賣策略,從專注於外銷的進攻型,轉變為以內銷為主要目的的防守型。
在台灣,香蕉於採收後通常會經過揀選,挑出品質足以外銷的果實。根據農糧署發布之《各果品品質基準參考表》中顯示,相比起許多水果的品質基準都有明確定義,如芒果以糖度超過12級作為基準,荔枝和葡萄除了糖度外更要測試糖酸比,香蕉卻缺乏客觀數字規範,目前表定只依照熟度、果實重量以及外表是否有擦壓傷來評斷其品質,便容易衍生出各家品質不一的問題。
陳姓蕉農坦言,香蕉的分級通常依照蕉農、盤商等人員主觀的判斷來做決定。王繼維回憶,曾有蕉農為了順利外銷到日本,便透過跟廠商打好關係,確保自己的香蕉被選入,卻發生香蕉到了日本都已腐爛的情況。對此,蘇育彥表示,若將品質不夠好的香蕉外銷,恐對台灣蕉在國外累積已久的好口碑造成負面影響。
問及台灣是否能參考紐西蘭奇異果,用國家品牌的方式行銷台灣香蕉?王繼維坦言,台灣因不被承認是「國家」,也不適用於國際法,在打造這類型外銷產業上常會面臨困境。同時,他也提到,國際標準規定,香蕉必須在採收後36小時內冷藏,但台灣農村缺乏專業設施,這便成為台灣蕉外銷的劣勢。
姚志旺提及,菲律賓等國透過大地區種植並統一管理,便能提供價格低廉的香蕉給他國,台灣的小農種植規模無法與其相比。Yahoo Japan購物網站中顯示,菲律賓的香蕉價格為六公斤3740日圓(約新台幣874元),但台灣的香蕉每六公斤卻要6200日圓(約新台幣1448元),二者之間價差將近一半。對此,姚志旺表示,農糧署願意集結蕉農合作,協助完善產銷履歷,並規劃冷鏈系統,提升品質,朝再度打入國外市場的方向努力。
預警系統效果低 蕉農豪賭成常態
為改善香蕉問題,政府希望從源頭解決,因此農糧署建置了「農糧產銷決策金管理資訊整合平台」,也就是產量預警系統,讓系統計算當年的收成量,提供農民自行查詢當前相關數據。針對系統成效,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坦言:「即使資料百分之百正確,但是氣候沒辦法預測。」而上述通報系統的登錄網站放在農糧署的網站深處,若未仔細找尋便容易錯過,例如余姓蕉農便表示並不知道預警系統的存在。
而在預警平台上線後,台灣還是年年需要執行香蕉去化,當中面臨的狀況除了氣候不一和蕉農搶種之外,種苗也會影響預警成效。蘇育彥提及,台灣香蕉的種苗中主培苗約占30%,另外70%是由香蕉無性繁殖後產生的二代苗,俗稱側芽,蕉農可以在採收後直接從母株旁移植。但是透過二代苗種植的香蕉產期較難預測,因此政府無法單純從售出的種苗中確切預知香蕉的產量。
雖然預警系統並無法提供確切數據,不過仍可大概評估。姚志旺說明,當預警系統呈現當年香蕉會盛產,農糧署會向下告知香蕉種植之策略聯盟或是盤商,讓他們自行決定是否要讓旗下蕉農繼續種植。但政府沒有權力插手蕉農的決定,因此總量較難做管制,導致香蕉過量的情況持續發生。
其中,更有不少蕉農在香蕉跌價後放棄管理,導致香蕉外貌和品質不佳,無法激起民眾購買慾望。而去化政策也以處理賣相差的香蕉為優先,便形成產量過剩的惡性循環,蕉農不僅沒有賺到錢,還可能血本無歸。
資料來源/農委會 |
綜觀台灣香蕉面對他國貿易的衝擊,若想重拾外銷市場,我國應完善冷鏈系統,並明確訂定外銷標準,確實施行撿貨制度,以提升並維持台灣香蕉外銷之品質,甚至是做出差異化,找到只屬於台灣香蕉的特色,來與他國抗衡。
若想幫助國內香蕉產業脫離困境,政府應在尊重蕉農自我意志的前題下,更加積極輔導轉作,從根本改善香蕉過剩的情形,除了可以避免支出過多補助款,也能減少糧食浪費,與蕉農一同創造共榮的經濟環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