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閔雅、李佩宣/採訪報導
肉桂產品知多少 台灣自有特有種
您知道台灣有特有種土肉桂嗎?幾年前因政府錯發樹苗,將土肉桂種子發成印尼肉桂種子,也就是俗稱的陰香,導致不知情的農民栽種後,認為土肉桂的經濟價值不高,紛紛對它失去信心。
外來種陰香因為成長速度及繁衍速度飛快,壓迫了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只要細細觀察就可發現陰香周遭並無其他植物生長,因其樹枝過於茂密,長得又高大,幾乎遮擋了所有的太陽光。而陰香和土肉桂長得極像,但可以透過觸摸葉片的觸感、樹的高度及氣味來區分。土肉桂摸起來呈現皮革狀,樹高至多約兩公尺,氣味依照前、中、後味,分別是青草香、薄荷涼感以及茉莉花香;陰香摸起來則呈現紙質狀,樹高可達十公尺以上,氣味富有濃郁的龍腦香。
以家人為出發點 推動土肉桂復育
台灣土肉桂復育推手殷嘉蔓因為家中長輩手腳冰冷,因緣際會下認識土肉桂並發現它有活血的妙用,深入了解後得知土肉桂瀕臨絕種的現況,便下定決心與宜蘭大學教授郭村勇、嘉南藥理大學教授鍾玉明、研發老師葉南輝成立研究團隊,開始復育計畫,希望能挽回農民的信任,同時推廣土肉桂給更多人認識。
一開始的復育之路並不好走,原本就讀設計專業的殷嘉蔓光是分析土肉桂中的營養成分就得東奔西跑,重新學習化學相關知識。土肉桂雖是台灣原生種,適應土地的能力比部分外來種好得多,但種植上要注意的眉角也不少。例如土肉桂每株樹苗需要大約兩坪的空間,有別於茶葉摘取以一心二葉為主,土肉桂則是取老葉,而葉片大小就影響到桂皮醛、肉桂酸等含量。
桂皮醛含量豐富 只取老葉利循環
殷嘉蔓慶幸地笑說:「幸好土肉桂不會有蟲害,因為它的氣味太過強烈。你現在看到葉片上的坑洞都是螞蟻咬的,土肉桂太香太甜了。」
其實土肉桂所散發的味道來自「桂皮醛」,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實際上並無糖的成分,卻可以散發出香甜的香氣,因此可以作為天然代糖,成為茹素者的福音。
土肉桂與外國肉桂取材部位因桂皮醛含量而不同,外國肉桂取樹皮或樹枝加工成常見的桂皮;土肉桂則取樹葉磨成粉加入食物添香或炒乾成為茶葉。由此可知,土肉桂光是取葉子就能擁有相當高的桂皮醛含量,不需破壞樹皮,保護樹林的同時兼顧永續循環。
土肉桂好處多 健康之餘護永續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王升陽提到,土肉桂葉含有豐富的「黃酮類醣苷」,是一種天然有機化合物,多存在於植物之中,葉子只需要用沸水沖開就能輕易攝取,能夠降低膽固醇、血脂,調節體內腸胃道細菌。
另一成分「桂皮醛」則可抑制「黃嘌呤氧化酵素」,黃嘌呤氧化酵素的作用是讓嘌呤類變尿酸。若黃嘌呤氧化酵素過高,則尿酸會變多,尿酸過多會在關節形成結晶,因此土肉桂葉有降低痛風風險的作用。
土肉桂葉功效多,只取樹葉的部位讓土肉桂樹的價值得以延續。再者,因樹高僅有兩公尺,樹枝也不如陰香茂密,不會遮擋到其他植物的陽光。引進外來種仍舊充滿爭議,要避免優勢物種的產生同時維護生物多樣性,依舊是個生態難題。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