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卓智傑、黃詩媛、謝依彤/採訪報導
故宮國寶特展 文物修復彌足珍貴
今(2021)年10月17日台灣文化日,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故宮鎮院三寶的展覽,分別展出北宋三大山水畫—范寬的「谿山行旅」、郭熙的「早春圖」以及李唐的「萬壑松風」,在展出期間便造成預訂人數眾多,導致向隅者眾的盛況。透過這次的展覽,讓新一波「文物熱」重新回到社會的視野之中,也讓社會重新意識到這些跨越千百年的文物之美。
國立故宮博物院被認為是台灣享譽國際的文化文物保存地,收藏著許多過去百年來的國家級文物,座落於故宮後院的庫房更是收納著超過70萬件的古物,渡過了戰火紛亂的年代,國寶級文物裝置在緊密細封的木箱內,渡海來台,讓人不禁好奇,這數十年來故宮博物院究竟是用何種方法來收納與保存這些文化古物,而這又對國家的文化永續經營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古書畫保存 技術與環境的雙重挑戰
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處長岩素芬表示,當今臺灣博物館的保存技術大部分借鑑於世界知名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爲了避免戰火波及重要文物和破壞象徵國家精神的國寶,英國科學家開始研究保存文物的技術,而這些經驗也流傳至今,用於其他知名的博物館,如倫敦美術館等。
岩素芬也提到故宮在文物保存方面所下的「功夫」,比如確保館內空調溫度、對於青銅器和銅器在展示櫃內的相對濕度必須較其他展品來得更低,在器具方面,故宮使用微型除溼機和特別製造的乾燥劑,來為較易受潮的文物進行保存。由此可見,文物的保存就像是一次次量「物」定製的計畫一樣,依照不同的文物制定獨特的保存方式,來達到最佳的保存效果。
岩素芳也提到,近年來由於政策與環保法規的變化,著實讓保存工作受到進一步的挑戰,像是過往經常使用的燈具由於耗能因素,必須汰換成LED燈,亮度和光照範圍較以往的燈具來得不同,必須做出不同的處理方式。
此外,在文物的保存方面,經常使用的殺蟲劑也因化學殘留因素,必須停止使用。多方面的挑戰,可見面對國家級文物的保存不僅僅是單純置放在庫房那樣的單純,必須考慮物理、化學、以及各種人為因素等,才能找出讓文化延續百千年的「最佳解」。
故宮博物院登陸保存處科長洪順興表示,雖然國外的博物館在保存技術方面領先台灣,但是在古書畫的裝裱類的修復技術,臺灣的技術略勝一籌。在修復的過程中,並不會嘗試將其全部修復,秉持的精神還是「保存」為主、「美觀」為輔的精神,注重於讓文物留存而不是讓美觀成為主要目的,並避免過度干涉文物的創作精神,對於文物的修復採取「最少干預」的原則,在美觀與保存兩者之中找出平衡點。
洪順興也分享他對現代文化創作和古物修復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的想法,洪順興以宋代古文大家蘇東坡為例,蘇氏撰寫的前後赤壁賦,不單單只影響到當時的文壇,當中的文字成為後代的畫作與詩歌的靈感來源,對於故宮這個國家級的文物保存處,透過觀摩古人的物品與繪畫,進而產生的靈感,成為後人的創作模胚,也成為另外一種的文化延續。
歷史傳承守護 人才持續培育中
台藝大修復中心主任紹慶旺表示,在修復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去尊重藝術品背後的藝術創作價值,不去干涉藝術品背後的繪畫或技法風格,盡可能去保留前人的創作理念。對於要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文物修復師,邵慶旺指出,文物修復師需要遵守一些特殊的道德準則,比如說不能在文物上添上虛假的、未曾出現過的手法,導致破壞了文物原有的價值和藝術理念。
在談到文物修復在永續精神上的呈現時,邵慶旺表示在修復的過程中,修復師必須保留在上頭的時間感與真實性保留文化性質的歷史,讓後人能夠看到真切的歷史。但他也提到文物修復師在台灣屬於朝陽產業,仍有許多發展空間,也期許新一代年輕修復師,應學習走向國際市場,像是過去和中國大陸高教院校的文物修復技術交流以及協助馬來西亞廟宇整建和修復等。
邵慶旺說台灣當前已經擁有完整的高教體系,透過與國際技術結合,再搭配台灣漢族文化的教育訓練,希望下一代的修復師能夠在世界各地以修復技術一展身手。
延續文物生命 重現歷史與價值
在現實生活裡頭,文物在眾多的環境空間裡,經常會遭遇許多不同的保存挑戰,邵慶旺舉例,在台灣的社會裡有許多的寺廟和香具,長年受到線香所散發出的沈積物和空氣污染的影響,經常導致文物上堆積著黝黑污染物,除了修復師透過技法將污染物去除之外,環保政策上的改動也能為這些文物的保存出一份力,比如減少使用線香的法規和改善廟宇內的空氣流通,不僅減少空氣污染,更能讓這些具有百年歷史的古蹟和香具保持原貌、減少破壞。
經過歲月的風化,讓這些曾經華美無比的藝術品帶來不可抹去的損傷,於是文化與器物的保存變成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與責任。透過觀察這些器物,人們不但能領略到古人的文化變遷和藝術美感,更是一種跨越千百年的「對話筒」,透過觀察、了解其中的製作精神和工藝,在未來的創新打下基礎,達到真正的文化傳承與永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