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簡佳伃、王祉茜、黃憶欣/採訪報導
原住民傳統日常飲食大多取材於自然環境,以阿美族為例,其飲食與野生植物有著緊密的關係,擁有相當豐富的野菜文化。在花蓮有「野菜教母」之稱的阿美族人吳雪月,與花蓮縣政府合作成立「原住民族野菜學校」,希望藉由推動保種工作以及食農教育,傳承野菜文化。
花蓮縣原住民族野菜學校(以下簡稱野菜學校)是阿美族人吳雪月與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共同策劃,將美崙山公園生態展示館重新活化,於2020年12月正式成立。野菜學校校長吳雪月說:「創立野菜學校的主要目的是推廣保種以及食農教育。」所謂保種是指在收成時,將表現優良的植株作選取,保留種子,以便之後能繼續繁衍。
而食農教育不單單只是強調「吃」,還要了解種植、採集、處理再到烹煮的完整過程,從農地到餐桌,進而認識飲食背後所乘載的文化。
吳雪月在花蓮素有「野菜教母」美稱。「到野外若不清楚東西能不能食用,可以摘取它的嫩葉並用舌尖舔一舔來判斷,如果沒有麻麻的話,那就是野菜。」她說明,不同的季節會盛產不同野菜,「我不是學者,一直以來都是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在種植,在我的認知裡,保種就是把以前祖母給我們吃過的東西找回來」。
吳雪月補充,目前野菜學校已經送12種種子到台南的「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將種子進行種植,若是種子能夠成功種植三年,就表示符合保種條件,而後就會送到有全球農業「諾亞方舟」稱號的挪威「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進行保存。
野菜學校從創立以來,定期舉辦食農教育的活動,2021年11月所舉辦就地取材的手作體驗活動,將隨處可見且看似無用的樹材製作成餐具。從小在部落長大的野菜學校老師撒央.安南進一步說明,在教學時除了野菜的知識外,還會把原住民的傳統故事、神話歷史全部納入在課程裡,讓更多人知道原住民族不一樣的文化內涵。
報名參與課程的林小姐表示,雖然一直住在花蓮,但對原住民野菜文化並不熟悉,所以特地帶小朋友來參與,在過程中除了對野菜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之外,也學習到如何將樹材製作成餐具,大人及小孩都玩得很開心,之後若有機會還會想再來體驗更多的原住民活動。
最天然的「原」味野菜
「飲食是原住民母體文化中重要的一塊,對阿美族人來說,採野菜、吃野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吳雪月說明,小時候外婆和媽媽從工作的地方回來會沿路摘野菜,所以她從小吃野菜長大。隨著季節更迭,一年四季都會有不同的野菜可食用。
經常食用的野菜包括月桃、翼豆、羅氏鹽膚木、木鱉果等,其中郊外山區四處可見的月桃整株都可以食用,葉及莖可以拿來煮奶茶、花朵可炸來吃,早期長輩還會拿月桃心給小孩吃,作為驅蛔蟲的藥物。此外,月桃屬於薑科植物,也是著名的辛香料,它的根可以代替生薑在料理中的角色。「以前家裡生薑用完的話,媽媽就會叫我趕快去挖月桃的根。」吳雪月說。
「阿美族就是吃草的民族。」平時常在山邊採集野菜的阿美族人林奶奶表示,阿美族的特色料理「八菜一湯」,其實並不是八道菜、一道湯,而是將八種野菜放入湯裡煮,會隨著季節添加不同的菜,有時候湯裡甚至有十幾種菜。
野菜除了能食用,也能拿來當作「材料」。像是月桃可以用來編織,而藤類的野菜除了可以編椅子,甚至還可以蓋房子。林奶奶說:「以前我們蓋草房就是把藤、木頭綁在一起,用很久都不會壞。」
「原住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飲食知識體系,跟西方、漢人都不一樣。」吳雪月強調,野菜的知識大部分都是老祖先慢慢累積並流傳下來的,要親自參與其中才能深刻體會。她期待阿美族的野菜文化在未來能實際融入生活,讓更多人能夠認識野菜,享受「原味」,與大自然共生共榮。
野菜教母吳雪月 原住民文化的大力推手
擁有阿美族「野菜教母」之稱的吳雪月致力於野菜文化已逾20年,她試圖復育失去的野菜種類,在洄瀾灣開心農場和壽豐三農場設置兩個保種基地,希望能將原住民珍貴的野菜文化傳承下去。
吳雪月畢業於淡江大學英文系,由於父親是老師,所以希望能跟隨父親成為一名教師,大學畢業後因為想回花蓮,於是報名教官班考試,1995年吳雪月錄取教官班後,於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受訓時期,遇到時任山海文化雙月刊總編輯,也是前監察院副院長的孫大川,詢問她有沒有興趣撰寫三篇野菜的故事,吳雪月當時回應說:「雖然我從小吃野菜長大,但可能沒辦法寫出完整的故事。」
待吳雪月受訓結束返回花蓮,又想起撰寫野菜故事這件事,便決定從拍照開始練習,她跑遍花蓮的鄉間小路,為的就是把她所認識的野菜都記錄下來,以利日後撰寫故事。
除了拍照記錄外,吳雪月積極和父母親學習各種野菜的阿美族語,也會到花蓮吉安的黃昏市場向販售野菜的攤商請教相關的知識。「這就像是在做田野調查」,吳雪月表示自己和市場的「資深美少女」學到很多原住民的飲食文化,長輩的生活智慧在外面學習不到,要和她們深入交流才會了解。
終於在2000年,吳雪月出版第一本野菜的書籍,撰寫阿美族豐富的野菜文化與生活智慧,獲得廣大的迴響。吳雪月表示,一開始並沒有想到書籍會得到這麼高的討論度,很開心大眾對於原住民的野菜感到好奇,她也在2020年發表該書的阿美族語修訂版,書本前半部是阿美族語,後半部則是中文的內容,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原住民的語言。
吳雪月提到,當初在推廣原住民文化時一度感到非常失落,因為女兒對這部分並沒有興趣,也沒有意願參與。直到有一次女兒主動詢問吳雪月能否教她製作「阿里鳳鳳」,也就是阿美族的傳統便當,因為她要在社團課上教同學如何製作。女兒也因為這次的機會對原住民身分有了認同感,吳雪月對於女兒願意傳遞原住民的文化感到非常高興。
近幾年,吳雪月將重心放在野菜文化的保種及傳承,在洄瀾灣開心農場和壽豐三農場設置兩個保種基地,分別種植超過35種的阿美族常見野菜,復育瀕失的野菜種類。她也提到,發揚原住民飲食文化的首要條件需要年輕人的加入,因此她開始到處演講,希望透過親身分享,讓更多人對於原住民有更多的理解,進而投入保留珍貴的原住民野菜文化與資產。
從產地到餐桌 打造慢食新生活
阿美族人吳雪月長期投入野菜相關研究及保種計畫,2015年受邀前往韓國參加亞太慢食博覽會,發現起源於義大利的「慢食運動」與原住民的飲食文化有許多相似之處。目前花東兩縣的縣政府也積極推廣「優質、純淨、公平」三大慢食理念。2021年12月10日花蓮將舉辦「國際慢食論壇」,討論花蓮原住民慢食產業未來的目標。至於已進入第13場的「台東慢食節」則在12月4日起一連兩天,移師台北舉辦。
慢食的優點主要是希望大家可以在飲食方面吃的在地,並使用當季和原產地的食材料理,同時也能減低食物里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慢食」吳雪月說,2015年她受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邀請一同前往韓國參加亞太慢食博覽會,發現慢食理念與原住民的飲食文化極為相近。她在2019年花蓮首次舉辦的國際慢食論壇中,分享關於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慢食的連結,吸引了花蓮縣政府的關注,並邀請她一同合作,推動花蓮當地的慢食文化,而2021年國際慢食論壇也在12月10日再次於花蓮舉行。
除了花蓮之外,同樣擁有豐富原住民文化的台東也是長期推行慢食運動的推動者之一,自2012年至今「臺東慢食節」已舉辦了13場,臺東慢食節企劃執行羅紓筠表示,慢食節就如同一個節慶,至今已超過一百多家店家響應此活動。除了飲食市集外,也舉辦了「慢食講」,邀請台東在地飲食職人,分享他們傳統文化中的飲食智慧,另外民眾也能一同參與料理製作的過程。
台東縣則於2021年12月4日、5日舉行第13場的「臺東慢食節」。與以往不同的是,本場活動移至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舉辦,由30組台東精選店家組成的台東代表隊,使用台東在地食材演繹出各式佳餚,讓更多人能體驗台東慢食節的盛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