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孜筠、陳美澐/採訪報導
台南市龍崎區曾經是竹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竹之鄉」盛名享譽全台。但好景不常,隨著塑膠業興起,加上東南亞大量生產與低價競爭,導致竹業沒落。不忍見到繁華退去,龍崎農會開始推廣竹炭商品為竹子尋找新的可能。當地也設立課程,教授竹編技術,透過承上啟下的傳承,留住珍貴的文化資產。
龍崎獨特的惡地四處遍布,地質環境惡劣無法栽種竹子以外的作物,居民世代以竹為生,販售竹筍、製作竹編用品。製造工業發展後,塑膠取代竹子成為製作日常用品的材質,竹製產業沒落,大量龍崎人前往鄰近的關廟就業,當地人口剩不到一半,如今龍崎區總人口成長率持續低迷,陷入高齡化社會下的重大危機。
|
經營四十年雜貨店的林佳玲,因熟悉當地風土民情,風趣的個性深受居民喜愛,被稱呼作蘋果站長,林佳玲對龍崎的時移世易別有一番感觸,滔滔不絕地講述龍崎過去榮景:「之前這邊的雜貨店有7間,現在剩3間。」人口流失從雜貨店的數量減少便可見一斑。回想從前盛況,林佳玲露出無奈的笑容,但是提起對家鄉的歸屬感,她認為龍崎雖然不是繁華都市,卻是工業化時代難得的桃花源。
即便龍崎人對現況甘之如飴,但是發展境況卻不容樂觀,眼見家鄉陷入產業轉型的瓶頸,扎根龍崎數代的董家挺身而出,有感於竹之鄉的養育,董家父子決心幫龍崎找尋出路。曾經負笈國外20年的董啟聖即使在外闖蕩,龍崎始終在他的心裡占有一席之地,回到龍崎後,便開始接手生物炭的產品研發。
隨著董啟聖進入竹炭燒製廠,工作人員將竹子一批批放入窯內,再用熊熊大火悶燒,一簇簇的火焰,最高溫度可達到500度。等到濃煙竄出,竹子開始碳化,耐心守候3到4周,就大功告成。燒製而成的竹炭用途十分廣泛,竹醋液、肥皂、衣物等日常用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此外台灣沿海漁業每年產生5000噸廢蚵架,造成環境公害問題。龍崎與台南沿海相距甚遠,在地農會卻把研發多年的技術經驗投入處理廢蚵架,將它們燒製成海竹炭,成為貓砂除臭包,達到除濕除臭等效果,不顧成本為環境付出心力,落實循環經濟,擔負社會責任。
不僅是民生用途,工研院博士張景煇補充,在畜牧業方面,將竹炭混入豬隻飼料,能促進健康並降低排泄物異味,提升肉質,甚至應用在能源、醫療等高科技產業,製成超高電容器,減少一次性能源使用,節能減碳,可見竹炭發展潛力無可限量。
龍崎的另一個角落默默努力的是張永旺創立的百竹園,竹園四處遍佈竹枝自有一股復古風情。竹園經營者張永旺年輕時曾經離開龍崎打拚,從事過百工百業,但是對竹編的熱愛又把他帶回家鄉。
張永旺的竹編啟蒙老師是母親盧靖枝,她是當地著名的竹編藝師。張永旺從小耳濡目染,竹編已經融入血液裡成為他的一部份。為了復興龍崎竹編文化,同時也讓龍崎孩子對自己的文化有所了解。張永旺投入心力,在當地國小開設竹編課程,從寒暑假的夏令營,到如今成為常設課程,透過向下扎根,讓竹編文化在孩子心中發芽。
即便龍崎人口出走,仍然有年輕心血毅然決然投入竹編產業,竹編師蔡惠婷坦言,直到親自接觸竹編後才了解竹編的博大精深,透過新一代思維,蔡惠婷在作品中注入新的設計觀點,並積極尋求推廣管道,不放過將竹編工藝發揚光大的機會,意識到龍崎的高齡長者眾多,她帶領團隊,教導銀髮族運用在地竹材編製簡易飾品,幫助他們思緒清晰,減少失智風險。雖然龍崎人口老化的現狀無法改變,透過竹編的訓練,卻能鍛鍊長輩們的大腦,減緩因衰老而出現的老年疾病。
如同清代詩人鄭板橋所言:「雪壓不倒,風吹不折。」竹子滋養龍崎人的精神,使他們繼承不畏霜雪的風骨,坦然面對前方困境。成為名符其實的竹之鄉。早年居住龍崎的先民,克服惡地形的困境,找尋農業生機,讓整個地區得以依靠竹子生生不息。當今的龍崎人效法先人篳路藍縷的艱辛,在風起雲湧的社會變遷過程中,不忘傳統文化內涵,同時順應發展,堅忍不拔的走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