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語萱、許維庭、詹詠淇/採訪報導
隨著淡水地區的人口不斷增加,往返台北市區與淡水地區唯一一條聯外道路台二線,在尖峰時段車陣經常堵塞數公里,因此新北市政府提出「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以下簡稱淡北道路)計畫,路線從淡金路與中正東路開始,至台北市大度路上結束。
「錯誤的都市計畫,衍生出許多令人無奈的現況」,台北市北投及士林區議員黃郁芬認為,造成現今台二線塞車的原因與當年新北市政府錯誤的都市計畫脫不了關係。黃郁芬表示,由於淡水地區地形限制,只有一個狹小的路廊可以建置道路與外界連接,但現今新北市政府讓大量民眾進入淡水地區,卻又未事先規劃好交通動線,才導致現今的交通問題。
根據新北市淡水區公所的資料顯示,淡海新市鎮開發及淡水輕軌開通後,2019年淡水區的社會移入人口增加5,108人。隨著淡水地區的人口不斷增加,也讓淡水民眾不得不正視越漸嚴重的塞車問題。住在當地逾30年的鄧公里里長邱美津說,「別的地方人口都在減少,我們都在增加」,台二線有現今的嚴重堵車現象是受到2010年縣市升格之影響,當地的居住人口擴增到15萬人,再加上淡海新市鎮的開發,居住在淡水的人數大幅攀升。
另外,由於淡水的工作機會較台北市少,許多住淡水的人會至台北市上班,但礙於聯外道路仍只有台二線一條,才會時常造成車流回堵。
台二線路段的壅塞問題首當其衝影響到的便是雙北的一德里、鄧公里及關渡里,其轄區範圍分別包含在台二線的前後路段,使每日通勤經過台二線的民眾不堪其擾。邱美津表示,曾經在前往友人告別式的路上,本來順暢的路段可在幾分鐘內抵達,卻因為一輛聯結車的事故意外,癱瘓整條道路,車程耽誤三個小時。
若在壅塞時發生交通事故,並無其他替代道路可以讓救護車順暢通過,甚至可能因事故發生使得塞車的狀況更為加劇,進而造成當地緊急救難及交通的不便。為解決台二線交通壅塞問題,1996年交通部公路總局提案興建淡北道路,但卻也衍生出更多問題。
淡北道路爭議不斷 各方共識難達成
新北市政府提出淡北道路興建計畫至今已超過20年,但興建與否各界仍未有共識。反對派認為淡北道路不僅破壞紅樹林生態,還無法根絕塞車問題,反對人士提出拓寬台二線、提高大眾運輸工具的搭乘量,將更有效解決現今台二線壅塞問題;有鑑於淡北道路在2020年1月通過的二階環評的審查結論有多處違法之虞,民間組織也於同年3月提起行政訴訟。
淡北道路必要性 各方見解不同
長期以來台二線的塞車問題,已經成為淡水居民的夢魘。以居民權益為優先考量的邱美津對於淡北道路的興建,抱持著正面的態度,她認為,若要解決台二線交通壅塞問題,另闢道路分流台二線龐大的車流量是最好的解方,她相信道路的興建對於紅樹林生態的影響並不大,在不破壞生態又能解決交通問題的情況下,邱美津不解為何要反對興建淡北道路。
針對淡北道路是否能根絕台二線塞車問題,環境法律人協會律師黃惠鈺表示,依照新北市政府提出淡北道路規劃路線,淡北道路與台二線道路是平行的且車速限速50公里,興建淡北道路只是讓塞車的路段從新北市轉嫁至台北市大度路,根本治標不治本。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北投分局交通組警務員吳信鴻也表示,由於淡北道路的匯流點鄰近現今交通本就很壅擠的北投區大度立德路口,屆時從淡北道路下來的車子,要匯入主幹道大度路時還會再產生一次交織,這就很有可能讓車潮從大度路口回堵至淡北道路上。
緩解台二線塞車 未評估其他方案
串起淡水與八里的淡江大橋,其中的「八里端主線」已於2021年10月通車。對此,黃郁芬指出,事實上當初在興建淡江大橋時,新北市政府就曾提出淡江大橋確實可以緩解台二線塞車的問題。但現今淡江大橋都還未完全完工,就要再另闢一條淡北道路,因此有反對派人士提出,應該要待淡北大橋完工通車後,再來評估興建淡北道路的必要性。
事實上,依據新北市政府的規劃,台二線的道路空間應該要比現在更寬。黃郁芬提及,目前台二線旁邊的土地都還是原本建台二線的道路用地,因此在反對興建淡北道路的聲浪中,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比起興建淡北道路,拓寬現有台二線的路幅更能解決交通壅塞的問題。
「塞車真的很痛苦」,黃郁芬表示,但若要解決問題就應該以要對症下藥,現在以興建道路解決塞車問題的公共交通政策早已經過時,她進一步分析,當初欲興建國道五號(雪隧)其中原因,就希望能分流一些至宜蘭的車量,但現在國道五號也是塞車,這也證實了不斷闢建道路無法解決交通壅塞的問題,反而會增加私人運具量,道路建越多塞車越嚴重。
「自駕越方便,人們越不會選擇大眾運輸。」吳信鴻認為,若能增加現有淡海輕軌的班次,增設能到達輕軌的交通工具,包括公車、腳踏車等,提高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誘因,才有可能降低私人運具的使用。黃郁芬也認為相較於興建道路,新北市政府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增加大眾捷運系統的使用量,而不是一昧的興建道路。
環評有違法之虞? 環境法律人協會提行政訴訟
除了興建淡北道路能否根絕交通壅塞的問題以外,有鑑於淡北道路緊鄰紅樹林生態,生態保育的問題也成淡北道路備受爭議的焦點之一。「全世界的紅樹林占全球面積不到0.5%,但卻能吸收全球14%的二氧化碳量」,黃惠鈺表示,淡水地區的這一小塊紅樹林生態區的存碳量相當於78座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對於北台灣生態有極大的重要性。然而,淡北道路的規劃路線緊鄰淡水紅樹林自然保留區,道路開發過程及未來使用是否會對紅樹林生態造成影響,黃惠鈺表示,道路開發後產生的噪音、震動、油汙及空汙等,對於紅樹生態有一定的破壞。
回顧淡北道路的環評歷程,最早淡北道路規劃是以雙層高架的方式由紅樹林站銜接洲美快速道路,但在2000年環評未通過。後來新北市政府將淡北道路改成平面道路後,在2011年環評有條件通過,但卻被相關環保團體現場勘驗時發現與環評書的敘述不同,憤而提出行政訴訟,2013年法院判決撤銷環評決議,新北市政府自願進入第二階段環評,於2020年1月通過環評。
黃惠鈺表示,社會大眾普遍在乎的是淡北道路為自身帶來的預期利益,卻忽略這項開發案本身是否具備合法性,以及必須付出的社會成本。他指出,此次二階環評結果通過的內容,與2014年被高等行政法院認為違法而撤銷的環評資料完全「一模一樣」,沒有任何改變,且環評程序及內容上也有許多值得挑剔之處,淡北道路的開發案確實還有違法之虞,需要進一步透過行政法院之審理來釐清,「不會因為它作成了就是合法的」。在二階環評通過後,環境法律人協會也已經提起行政訴訟,將透過法律行動,遏止淡北道路的違法興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