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結合人工智慧 創造科技新趨勢

記者 蔡銍湣、劉衛憲、林芸寬/採訪報導

近年來,人工智慧科技(Artificial Intelligence)興起,各領域產業皆可看見人工智慧的應用,也逐漸引進媒體領域。各國新聞媒體,如BBC路透通訊社(Reuters)已能透過人工智慧產出報導。目前,我國也嘗試將人工智慧應用於新聞媒體,推出「AI新聞稿助理」、「島民衛星」等平台,協助閱聽眾分析、產製報導。

新聞產業結合人工智慧,已成發展趨勢。圖片來源/pixabay

自動化報導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資料顯示,人工智慧的廣泛定義為「類似人類的智慧行為」,是一種機器感知、學習、推理、協助決策,並採取行動幫著人類解決問題的科技。2019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和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縕儂合作開發「Islander 島民衛星」新聞資訊平台,使用人名辨識、新聞分群、議題分析等技術,組成重要新聞議題群組,讓大眾瀏覽焦點新聞。

陳縕儂指出,台灣新聞媒體眾多,在報導同一事件的時候常持不同的觀點,若閱聽眾只關注單一媒體,對該事件的了解較不全面。「島民衛星」運用人工智慧,將同一新聞議題、不同媒體的報導彙整在一起,並提出摘要,讓閱聽眾可以接收多種角度而全面的資訊。

島民衛星目前人工智慧技術大多用於大數據分析。攝影/劉衛憲

以人為主 技術為輔

我國目前雖尚未普及人工智慧應用於新聞內容製作,但眾多科技公司已著手將其結合媒體,用於廣告行銷、訊息影音化、品牌曝光等面向。開發「AI新聞稿助理」的公司執行長李健群表示,其平台運用人工智慧,大量分析國外新聞稿內容,找出該領域新聞經常運用的關鍵字和片詞,輔助沒有寫稿經驗的公關公司撰寫新聞稿,宣傳品牌故事。「就算沒有多年的寫稿經驗,透過平台的分析和引導,也能撰寫出吸引媒體的新聞稿。」李健群指出,媒體結合AI,可以快速、自動蒐集數萬筆資料加以分析,節省人力、預算和時間。

提及人工智慧將取代新聞工作者的疑慮,聯合報新聞部新媒體中心數位內容製作記者洪欣慈表示,各國媒體運用人工智慧多著重於資料蒐集、大數據分析、視覺化圖表,或撰寫簡單的報導,例如具有固定格式、較多專業術語的財經科技、體育賽事等版別,主要為輔助、簡化記者工作,但要完全取代記者仍有一段距離。

聯合報新媒體中心內容創新組組長林秀姿補充,新聞的切入觀點、報導深度和溫度仰賴記者寫稿能力,人工智慧難以取代,但選擇權依舊在閱聽人手上。若市場普遍喜歡人工智慧撰寫的新聞稿,認為其更為可靠,那記者確實存在被取代的風險。

近年來人工智慧被應用在許多產業上。攝影/林芸寬

創造不被取代的價值

台灣人工智慧應用於新聞能否進一步突破備受關注。林秀姿指出,未來可期待人工智慧運用於新聞推廣和行銷,如分析用戶常看的新聞議題並主動推播,增加新聞曝光度;陳縕儂說明,人工智慧雖較難自主發想內容,但可以輔助記者快速蒐集、分析數據。

李健群則表示,人工智慧在新聞界的發展趨勢,應是運用AI技術蒐集、分析大量資料,幫助記者節省更多的時間,將新聞內容做得更好、更細膩。他更提到,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固然會取代一些人力,但如何創造不被取代的價值,善用科技提高作業處理效率,是人類可持續進步的方向。

未來可期待人工智慧運用於新聞推廣和行銷。攝影/林芸寬

AI強勢來臨 記者因應之道 

人工智慧應用於新聞業使記者如臨大敵,要在兩者中取得平衡並合作共創雙贏,為新聞產業將面臨到的重要課題。李健群表示,研發人員目前以大量新聞資料讓AI去做蒐集分析訊息的訓練,整理新聞稿常見的關鍵字詞,並針對不同屬性新聞設定不同的模版。因此,人工智慧運用在新聞業界,能做的主要為處理需要大量數據的內容。 

華視記者葉豐瑋表示,AI取代人類的議題在十年前就已被討論,不過到現在AI仍無法取代人力,一方面為AI發展尚未成熟,而另一方面則是在新聞處理上無法做到和人類一樣的程度,如文稿方面涉及新聞倫理和道德規範爭議時該如何拿捏、議題設定上和內容是否精確等,這些問題最終還是需要人腦來判斷。 

「新聞是有溫度的故事,和人脫離不了關係。」葉豐瑋強調,在新聞業中,記者和人工智慧應是合作關係。記者透過科技輔助,找尋相關數據相當快速,且精確的附明來源。但運用數據時,不能忽略背後的來源和內容,所以這方面仍需人為判定,才能確保新聞品質和完整性。 

葉豐瑋論及,現在的新聞和過去有極大的不同,現代新聞從業人員需有另類敘事技巧,帶領閱聽眾進入新聞視覺化的世界。運用AI,他們可以大量數據做為背景,不但在產製上更為快速精確,讀者也能閱讀到更佳的新聞內容。與科技結合對於新聞業來說,對於科技發展或是新聞採寫,皆是雙贏的正面效益。隨著科技日益進步,在寫稿時若能輔以科技幫忙,透過雙方合作製造優質新聞內容,勢必能提升整體媒體素質,增進台灣新聞製作之水準。

人工智慧撰寫新聞之優缺點。製圖/黃昱穎

機器輔助寫稿 需堅守媒體倫理

人工智慧運用在新聞製程上,已成新趨勢,但新科技帶來的影響,是傳統新聞產製舊思維的挑戰。若因人力、時間成本考量,大量仰賴科技,導致公正、客觀、落實新聞查證的專業新聞倫理受到忽視,恐怕會對新聞環境產生巨大變化。

文化大學新聞學系主任郭文平表示,目前人工智慧在新聞產製的運用多是蒐集網路資料庫的大數據為資料來源,加以整理分析產出新聞稿,由於人工智慧尚未發展出獨立思考能力,能否分辨資料來源真實性,避免產生假新聞,是人工智慧運用上需要重視的課題。

平時常讀報、觀看電視新聞的閱聽人蔡清溪分享,現階段AI寫作的新聞看起來比較死板,由記者所撰寫的稿子較多形容詞、文字更活潑,自身閱聽習慣比較能夠接受記者所寫的內容。另一位閱聽人周淑華表示樂見AI未來能為新聞閱聽帶來更新奇的感受;但同時她也擔心,假新聞頻傳的時代,AI所生產之內容,閱聽人不辨真偽。傳統新聞必備的記者署名若不存在,誰來為AI產製的新聞內容負責?郭文平表示,若AI使用於網路新聞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本就難以管轄,相關法規與配套措施應盡速研議。

郭文平認為,閱聽習慣也是重要因素,若閱聽人依然喜好腥羶色的新聞,業者只會利用AI創造更高的點閱率,仍可能罔顧新聞倫理,應透過教育及識讀能力的培養閱聽習慣,才能使用科技來改善新聞品質。他指出,現階段AI還是需要後端操作人員來設定,必須避免有心人士利用科技散布不實資訊,堅守新聞倫理,才能讓人工智慧對新聞產業產生正向發展。

AI寫稿容易助長假新聞風氣。攝影/蔡銍湣

 

延伸閱讀:

探討AI人工智慧 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記者素質遭質疑 新聞產業教育陷困境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