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議

自律他律加上法律 共同改善媒體環境

記者 陳鈺慧/採訪報導

新聞媒體時常被指控以誇大不實的標題或者血腥、裸露照片吸引閱聽者眼球,為改善新聞亂象,除了現行新聞法規外,媒體組成自律委員會對報導內容進行檢視修正,各式各樣的他律組織也慢慢出現,共同為改善媒體環境而努力。

在全球民眾對於新聞信任度的調查中台灣在40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三名。資料來源/路透2020年數位新聞報告、製圖/陳鈺慧

一群年輕人的期許 「媒體翻譯蒟蒻」誕生

在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發布的2020年數位新聞報告中,台灣民眾對新聞的信任度只有24%,在40個調查國家中倒數第三名。媒體自律等專業倫理是所有新聞從業人員初踏入業界的第一守則,但面對點閱率、收視率的壓力,都可能使記者難以恪守專業倫理,此時除了仰賴媒體自律,許多他律組織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媒體翻譯蒟蒻成員隨性的坐在地板上開會討論下期製播內容。攝影/陳鈺慧

20189月國立台灣大學新聞所的學生組成「公投翻譯蒟蒻」,著手製作簡單易懂的懶人包,讓民眾更容易了解公民投票在投些什麼?其中的爭議點又是什麼?希望能藉由讓大眾知悉雙方意見觀點,思考自己的立場以及手上這票要如何投。2018年底選舉結合公投落幕後,團體成員有了各自想努力的方向,一派人馬致於公共媒體倡議,另一派投入推動媒體素養。

近幾年「媒體翻譯蒟蒻」的發展情形。資料來源「媒體翻譯蒟蒻」、製圖/陳鈺慧

2020729日,團隊正式更名為「媒體翻譯蒟蒻」,此時的團隊成員由台灣大學、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新聞傳播碩班研究生與幾位媒體從業人員組成。這一群關心媒體環境的年輕人,撥空利用每個月兩次在社會創新實驗中心的會議,討論媒體製播的內容,讓閱聽眾了解媒體識讀。

「媒體翻譯蒟蒻」成員在社會創新實驗中心開會。攝影/陳鈺慧

民眾想了解的資訊 「媒體翻譯蒟蒻」告訴你

更名後的「媒體翻譯蒟蒻」,先進行了一次市場調查,了解閱聽眾對於媒體組織或者閱聽人權利的認知程度,問題包含了是否能分辨客觀、帶有立場的報導,對於各家媒體背後的立場、資金來源、所有權結構的了解,或是想學習媒體素養的哪些內容、加強哪些媒體知識。

在社會角色信任調查中,新聞記者最不受民眾信任。資料來源/遠見研究調查、製圖/陳鈺慧

2019年遠見研究調查公布「台灣社會信任」的調查數據,結果顯示民眾對於記者的信任度僅有27.5%。而「媒體翻譯蒟蒻」正式上傳的第一支影片,則點出記者在追求流量及成本考量的因素下,媒體內容頻繁出現資訊錯誤、未經事實查證的情況,也解釋了為何記者這個職業如何從過去受人追捧到淪為最不被信任的角色。                                      

抵制腥羶色標題行動 聯署人數少難以影響媒體

「媒體翻譯蒟蒻」代表人陳星穎表示,媒體素養對大眾來說比較無聊,媒體素養大家都知道,但要讓大家有感覺需要與時事結合。例如在金曲獎報導中大量對於原住民文化與傳統服飾的不尊重,加上先前廣播金鐘獎上評審發出「喔喔喔」的聲音去模擬原住民,甚至詢問台下原住民「你們是不是應該這樣叫?」諸如此類的刻板印象及歧視,讓陳星穎不禁感嘆都已經21世紀,怎麼還會有這樣的事發生?

「媒體翻譯蒟蒻」決定發起連署抵制金曲獎報導腥羶色標題,連署行動總共收到2322份連署,然而當「媒體翻譯蒟蒻」將連署內容寄給各家媒體後,僅有TVBS給予回應表達會與新聞部討論。對此,陳星穎認為2322人的連署仍不足以影響媒體,幾千人的輿論風向未能形成一股足以影響媒體的力量。

標題常常是影響點擊率的關鍵。圖片來源/Pixabay

製作媒體素養素材 盼能受到廣泛運用

「凝聚媒體與閱聽人,讓彼此的互動更真誠」。媒體翻譯蒟蒻團隊的願景希望能帶領大家思考新聞的議題與媒體亂象,並從中學習培養媒體素養。陳星穎也提到媒體亂象,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民眾覺得媒體爛,而媒體為了吸引閱聽眾用更煽動性的內容博取眼球,若能藉由治本的方式改善惡性循環的情況,便能重拾閱聽眾對媒體的信任。

陳星穎表示,108課綱上路後,對於資訊與媒體素養體制內的教師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資訊科技在教師的生長環境中尚未蓬勃發展,他們可能需要一邊學習媒體素養,一邊傳授相關知識給學生。「媒體翻譯蒟蒻」期望這些媒體素養的素材能有效幫助民眾理解,甚至於讓老師在課程中利用。

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陳澤美說,「一般的記者很喜歡去寫在學測取得亮眼成績的名校學生,但其實民眾已經很受不了了,很不喜歡記者都去寫名校學生考上台大、都不用讀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應該尊重每個學校的特色。」民眾進而呼籲媒體記者不要去寫學業優秀學生的故事,部分媒體已簽名連署,承諾不再製播這類新聞。

陳澤美表示,民眾的素養或記者的專業度都是需要透過教育改變。連署活動雖然短期不一定有效,改變媒體是一個長期的行動,媒體識讀等到大學再來,效果不及從小傳授的好,教育能讓分辨真假與獨立思考的觀念成為民眾具備的能力。

落實媒體自律 組成自律委員會

各家媒體陸續成立自律委員會,在專家、學者的協助下,與媒體共同檢視報導內容,並討論如何修正不恰當的報導內容,自律委員會扮演交流雙方意見的平台,彼此更和諧地朝改善媒體環境努力。

媒體邀請公民團體及專家學長擔任自律委員會委員,協助監督媒體報導內容,透過委員提案的方式在會議中進行討論,並做回覆與新聞處理。以蘋果自律委員會為例,提案內容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為違反性別弱勢、性侵、性騷、裸露新聞,第二類為血腥暴力新聞;第三類為兒少及青少年權益、家暴新聞。

2019年蘋果日報報導違反自律綱要提案類別。資料來源/蘋果日報新聞自律委員會運作責信報告、製圖/陳鈺慧

「避免他律,自律先行」在這樣的想法下,新聞台各自成立自律委員會,衛星公會新聞自律委員會主委詹怡宜說:「有時候一台自律了,另一台沒有自律的收視率特別高,因此衛星公會新聞自律委員會定期進行會議,或在重大案件報導時討論可能觸犯的法律,讓報導者避免踩到紅線。」詹怡宜認為自律委員會議可以是討論來應付有關單位,但這樣這樣沒有意義,新聞自律是每天的檢討,而非二到三個月才一次的自律委員會。

蘋果日報自2012年成立自律委員會,至今已有八年的時間,新聞處理手法也與以往有了不同。蘋果日報編務中心副總編輯許麗美表示,過去新聞報導中像是車禍、社會事件、怎麼把人打死都會很寫實地用動畫模擬圖演示,在自律與他律團體的監督下,現在這些內容有大幅降低了。

許麗美認為自律委員會成為公民團體與媒體間溝通的一個管道,公民團體逐漸理解媒體沒有獨家也不能獨漏的新聞原則,雙方長期的溝通下也產生共識,了解彼此的立場,以達到新聞自主與公民團體期望尺度間的平衡。

法律是保護或限制新聞自由?學者:難以取得平衡

詹怡宜表示法律永遠訂不到每天新聞工作產生的細節,他律團體給予的壓力也是必要的,但重點依然要回歸到媒體本身自律。

對於媒體的誇大不實或具有歧視意味的標題用語,世新大學助理教授許志明表示,除非引起社會極大的反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以下簡稱NCC才會依據法律進行開罰,否則大多都採取警告函的方式,提醒各家媒體自律並不要再犯。另一方面,NCC僅能針對廣電媒體進行罰責,而網路新媒體目前仍無相關規定可以約束。

世新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陳秀鳳提醒,「法律是最後的手段,媒體本該做好自律,若無法自律,便需要其他組織來監督,如果依然沒有效果,才會採取法律來控管」但要制定相關法律開罰媒體,容易侵害言論自由,使記者動輒得咎。

 

延伸閱讀:

屢見報導帶風向 媒體框架閱聽人意識

新聞自由與商業利益的權衡

媒體造神?商業化的台灣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