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鄒欣潔、許貝婷、柴心擇/採訪報導
今(2020)年9月21日起,位於澳洲的塔斯馬尼亞島(Tasmania)陸續發生數群鯨魚擱淺事件,少部分經澳洲鯨豚救援團隊與志工搶救後重回大海,卻仍有數百隻鯨魚屍體於淺海域載浮載沉。鯨魚死後的屍體本是滋養海洋生態的寶物,但在陸地上死亡的鯨魚若處理不及,將對環境生態與沿海安全造成極大的影響。
國際中鯨豚擱淺案例層出不窮,2000年曾有小虎鯨集體擱淺於英屬維京群島,2008年馬達加斯加亦發生一百多頭瓜頭鯨集體擱淺的案例。今年的澳洲鯨魚擱淺更為近年最嚴重。據法新社報導,擱淺塔島西岸麥格里港海域的鯨魚約500多頭,其中約400多頭已死亡。
由於鯨豚在水中無法感受到重力,因此當身型近似橢圓的鯨豚擱淺時,接觸面積過於集中,導致最下層的臟器受體重擠壓,對鯨豚造成極大痛苦。且澳洲對於鯨豚救援有一定的規範,非專業人員無法參與救援,外加近期新冠疫情使得各國出入境不便,即使澳洲有與他國鯨豚協會進行合作,卻也難以插手。
經數天鯨魚救援,來不及解決的鯨魚屍體已腫脹發臭,脹滿氣體的鯨魚如同一顆未爆彈,歷史上曾發生過的鯨魚爆炸,包括2004年的台南市抹香鯨自體破裂,與1970年美國奧勒岡州佛羅倫斯對擱淺死亡的抹香鯨所進行的炸藥爆破。兩者皆無法估量爆炸範圍,導致當地被濃厚的腐魚腥臭味籠罩數月。因此澳洲當局為避免面臨更加難以掌控的狀況,最終選擇對擱淺的鯨魚進行人工鯨落與安樂死。
擱淺原因尚未釐清 全球公約盼護鯨豚
部分專家推測澳洲此次鯨魚集體擱淺的原因為氣候變遷,外加麥格里港(Port Macquarie)周邊地形複雜,易使領航鯨失去方向感,導致鯨魚群體迷路、擱淺。
至今科學家尚未完全了解鯨豚擱淺的主因,即便是同位於亞洲的台灣與香港,鯨豚擱淺的狀態也相差甚遠。台灣因海岸線較淺,擱淺的鯨豚較多活體,死亡的鯨屍也相較新鮮,但在香港發現的擱淺鯨豚,多半是隨海流漂浮至岸的腐爛屍體。不僅環境影響,人類行為也造成鯨豚的擱淺,其中,鯨豚誤食海洋廢棄物引發身體不適而擱淺的情形,更是屢見不鮮。
綠色和平組織海洋專案負責人邱家緯指出,一隻鯨魚平均一年可儲存33公噸的二氧化碳,如同地球之肺,因此鯨豚的大量死亡將破壞生態平衡。他表示,為確保鯨豚繁衍,位於南極的羅斯海(Ross Sea)已設立禁止人類進入的保護區, 雖然鯨豚不一定能回歸以往數量,至少能減緩鯨豚數量持續減少。
《全球海洋公約》規範環境若要於公海設立保護區,需事先取得各國政府同意,但全球海洋保護區所劃分的領域是否適用於所有國家,仍有待商榷。邱家緯坦言,由於台灣非聯合國成員,因此目前無法參與相關公約的討論會議,但若在台灣周遭海域設立一定面積的保護區,對海洋生態與鯨豚有很大幫助。
近期台灣海洋保育署與海洋委員會,已著手擬訂更加詳細的《海洋保育法草案》,並劃分範圍較大的海洋保護區,即便尚未取得與聯合國共同守護鯨豚的資格證明,依舊可以盡己所能提升鯨豚的生態品質。
海上守門人
為改善鯨豚擱淺情形,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以下簡稱海保署)針對離岸風機設置工程,積極推動「鯨豚觀察員」的制度與訓練。由於在沿岸打樁時,產生的音量太大,會導致鯨豚聽力受損,且在海中由於視線不良,鯨豚難以單靠眼睛辨識方位,一旦造成牠們聽力上的傷害,即可能導致牠們迷路,提高擱淺可能性。
因此,為避免發生無法挽回的悲劇,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表示,當離岸風機施工設置時,鯨豚觀察員必須觀察鯨豚是否有在範圍內活動,若鯨豚進入鄰近海域,須立即停止施工,以保護牠們的安全。
吳龍靜提及,在打樁周圍,他們會利用「氣泡幕」來減低打樁音量,因為空氣在水中對聲音的的反射率很高,產生一個氣泡後,聲音要穿過這個氣泡幕不容易,會在其中不斷的反射、慢慢的消減音量。
若不幸擱淺,幾乎大部分的鯨豚都無法再次回到海洋的懷抱,僅能讓牠在陸地上死得更有價值。吳龍靜說明,若是「活體擱淺」會透過「海洋保育救援網」來處理,團隊中包含學者、獸醫師與鯨豚專家,共同判斷該鯨豚是否適合救治。
|
鯨豚送行者
「鯨豚擱淺和野生動物生態所受的侵害,是人類造的業,我們得還。」中華鯨豚協會專員郭祥廈表示,他雖秉持此信念努力拯救鯨豚,但實際情況,在抵達擱淺現場後,須觀察鯨豚的反應及年紀,決定是否對牠們執行安樂死。「基於動物保護、救援的立場,第一目標是,讓動物不再痛苦。」當已無任何辦法,才會建議安樂死或人道處置,郭祥廈強調,這是最沉重的討論與決定。
各國對於鯨豚安樂死有不同規範,此次澳洲鯨魚集體擱淺,就是使用槍擊的方式,郭祥廈提及,槍擊需經過特殊訓練才能執行,「要有把握,一槍下去就讓動物走,不讓牠多受痛苦。」倘若遇到大型的鯨魚,因體型過大、骨頭太硬導致槍擊無法立即奏效,便只能使用炸藥。因此紐澳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快速且有效的辦法,台灣則是使用過量麻醉劑執行安樂死。
台大獸醫系教授楊瑋誠說明,在鯨豚擱淺死亡後,為讓牠們死後能有價值流傳,會藉由解剖去了解死亡原因,解剖完後,再骨頭將製成標本或掩埋;然而,有些地方的鯨魚身上累積太多汙染物,無法掩埋,除用以採樣研究外,其餘功能僅剩集中放置。
汪洋大海中,仍有許多未曾發掘的事,對於鯨豚的了解始終不夠深入,即使是將此生致力於拯救、解剖鯨豚的楊瑋誠,依然謙虛的表示,他無法用現有的知識判斷每一隻鯨豚的狀況,永遠都在學習當中,並認為這行沒有專家,只有經驗比較多的人。
海洋的悲歌不斷重複上演,愛護珍貴的海洋環境,應是全民共同的責任。楊瑋誠形容,若「鯨落」變少,就像把森林的落葉全部掃起來,鯨落對很多生物很重要,也對海底生態造成很大的影響。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鯨骨解密特展 回溯問題根本
今年9月底,國立台灣博物館(以下簡稱台博館)與中華鯨豚協會合作舉辦《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
台博館典藏管理組副研究員兼策展人林俊聰表示,年初曾發生台東長濱海岸藍鯨擱淺事件,解剖時發現可能是人為因素導致。此特展以鯨骨作為展示主題,從早期捕鯨歷史開始,穿插擱淺事件回顧,讓大家了解並思考鯨豚保育的現況與問題。
林俊聰解釋,雖想保存獨一無二的個體,但鯨魚皮膚脂肪太厚無法保存,才會將擱淺屍骨製成標本。他提及,部分鯨豚生前受傷的痕跡會留在骨頭上,從此出發,展出骨頭上的傷痕,讓民眾了解鯨豚受傷的緣由,作為引出保育問題的方法,並延伸到環境問題,回溯人類行為造成的影響。
特展共分為五大主軸,首先由鯨魚的「鯨恐」談捕鯨,從1913年開始至1980年停止捕鯨,這70年間約2500隻鯨魚被捕殺。林俊聰說明,工業革命以來機器運轉需要用油,一隻鯨魚就能提供大量的脂肪做燃料,捕捉種類以大翅鯨居多,此行為造成19世紀中後期大翅鯨數量遽減。
接下來的「鯨嚇」,以台南著名的鯨爆、台灣第一隻成功救援的案例——阿通伯事件為例,談擱淺救援行動及後續影響;「鯨慌」講述鯨豚生活環境遭到人類破壞以及存在的危機;「鯨覺」探討保育意識提升,政府以及相關單位推出的配套措施與制度,例如,海洋動物救援組織網建置(MARN)、海上鯨豚觀察員制度建立等;最後「鯨製」與「鯨後」呈現實驗室的製作過程與環境,並透過實作,讓大眾實際體驗標本製作。
鯨豚保育存在許多未解之謎,林俊聰表示,展出的這些只是目前發生的問題,是否存在其他危機,還在持續觀察中,未來該如何處理就要看人類的智慧。
海廢和人類相關 鯨豚保育人人有責
台灣有許多團體及政府單位對於鯨豚擱淺的救援不遺餘力,台灣大學鯨豚保育醫學實驗室目前正計畫建立彙整鯨豚擱淺資料的網站,就讀獸醫學系五年級的學生劉穎姿說明,歷年資料詳細度不足,充斥碎片化資訊,且一般民眾無法登入查看資料,因此想設計一個民眾可以直接使用、系統性整理的資料庫,方便各方學者進行研究以及大眾查看鯨豚擱淺的紀錄。
除學術研究外,現場協助救援的志工更是不可或缺,劉穎姿表示,大眾普遍對於鯨豚保育的知識量不足,行動力較弱,多數志工也抱持體驗心情,因此長期志工相當缺乏。她感嘆,許多人都沒意識到自己的生活與鯨豚相關,當真正走入其中,才會思考人類和動物和平共存的價值,了解該如何去幫助牠們。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表示,現今鯨豚受到的威脅和挑戰遠大於想像,迫切需要民眾關注,據荒野保護協會公佈《2019年ICC淨灘數據》顯示,前十名海洋廢棄物皆和人類活動相關。林東良說明,海洋廢棄物常是造成鯨豚擱淺的原因,若人類在生活中貪圖方便,例如,常使用塑膠袋、塑膠吸管,所造成的汙染總有一天會透過食物鏈回到人類身上。
保育需要依靠政府及民間共同合作,林東良提及,政府推行「向海致敬」政策,鼓勵人民「知海、近海、進海」,若無法實際施行,只是徒增知識,不會讓大眾更有行動力,必須將海洋融入生活層面,現況才會改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