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辰昕/採訪報導
布料上的孔雀、五色鳥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一針一線的功夫讓圖案更立體,針腳更是行雲流水。位於台北大同區永樂市場的采繡工作坊成立十餘年,不少明星、知名企業都指名和她們合作,創辦人張采英與女兒陳品潔的功夫了得,才能讓許多人慕名而來,老顧客回流不斷。
一雙巧手全靠時間淬鍊
張采英神采奕奕說到自己的刺繡幾乎是自學,就憑滿腔的熱血讓自己自學生時代的興趣貫徹數十年,1960年代台灣盛行家庭代工,當時的張采英就在家裡經營代工事業,久而久之做出心得也累積不少客群。家裡有客人進進出出是常有的事,自己兩個女兒逐漸長大,張采英萌生了自己闖盪的念頭。
就這樣,張采英開展刺繡的旅程,在永樂市場的三樓只有采繡工作坊一間專做刺繡的店舖,時光倒流數十年,當時的永樂市場亦是如此。
她回憶道當時的心情,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往好處想是比較沒有競爭的壓力,可以放手盡情去做,但張采英還是有數不清的忐忑,畢竟是自學,總會擔心,好在自己練就一身好功夫,便慢慢在布市累積出名聲。
張采英的工作坊經營得有聲有色,不少大牌藝人都是合作對象,王力宏、周杰倫的演唱會,時裝品牌、知名化妝品的活動都能看到出自采繡的作品。
張采英和陳品潔對自家產品的要求甚高,無論是多簡單的案子也力求完美。其實這樣一間小小的工作室並不能敵過大工廠,但她們卻脫穎而出而且還經營得有聲有色,因為總是做得到別人做不到的,通常客戶都是尋遍各處,最後向她們求助,采繡便以滿滿的創意及精緻的作品輕鬆化解顧客燃眉之急。
如2018年的搖滾京劇《水滸108II 忠義堂》中主演者吳興國的服裝就是出自她們的巧手,兩片菊花繡生動奪目卻沒用到半點金銀蔥,全是用漸層的繡工表現立體感,兩人笑說著當時連夜趕工的過程,就算疲憊,但看見出彩成品時一切就都值得了。
一針一線 五顏六色堆積的成功
平車刺繡是遠遠難過手刺,除了考驗手眼協調,更需要深厚經驗,手腕轉成不同角度,布料從各個斜面進出紡針,製作作品過程中有如真的在揮灑畫筆一般。
張采英的女兒陳品潔出身設計相關領域,回來接棒成為第二代,操作起電腦刺繡十分幹練,無論是軟體設計還是機器操作,她都游刃有餘,她說到刺繡不像修圖軟體一般,一個套用就能馬上漸層,刺繡需要用不同顏色的色塊融合一體,成品才能有立體感,才會更協調。
身為二代的陳品潔背負著傳承的重責大任,她認為其實有許多年輕人如她一般,熱愛傳統產業,並默默付出,在眾人口中的「斷層」中搭起連接的橋梁。
張采英和陳品潔,母女齊心守護刺繡的文化,同時在傳統中增添新意,二人具備設計人的特質,相輔相成,紡織聲與她們二人笑聲交織,繡成最美的畫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