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許庭綸、張妤瑄/採訪報導
同婚專法通過 收養小孩卻反受阻
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放,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權利,加上同志族群多年來的努力,台灣在2019年5月17日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同婚專法),並在5月24日正式施行,使台灣成為亞洲地區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但在喜悅的同時,「同志家庭是否能擁有小孩」的問題卻不斷浮上檯面。
遠赴國外懷胎 親權卻成醫療阻礙
她是吳少喬,一位捍衛自身權利的同志媽媽,七年前奔赴泰國進行人工生殖,並順利產下女兒苗苗,但過程中卻比異性戀家庭來得艱辛許多,除了龐大的費用外,在醫療上受到的考驗更是嚴峻。
她表示,生產時女兒因為無法自主呼吸加上自己也大量失血處於昏迷狀態,又礙於法律問題,因此前妻無權簽署手術同意書,即便小孩是自己的,在法律上卻仍屬陌生人。
權利未受保障 小孩成法律陌生人
她周遭的同志朋友也有不少因收養問題得進出法院,台灣法律規定只有異性戀夫妻在不孕等狀況時,才能經由流程共同收養小孩,但同性伴侶卻被排斥在外,不但不能共同領養,甚至可能因同婚剛過導致「婚齡過短」或是「小孩還小」無法自主決定是否同意被收養而遭到法官駁回,在種種情況下,有許多同志家庭即使付出再多,也無法取得與小孩之間的親權關係。
溝通取代謾罵 互相尊重互相接納
此外,台灣仍存在許多不理解同志族群的民眾,也因此說出不友善、甚至是傷害對方的言語。
吳少喬就曾遇到發傳單時,遭到婦人言語侮辱的狀況,讓在場的女兒也不知所措,沒辦法理解為什麼沒做什麼事情卻被辱罵。
知名同志情侶夫夫之道就認為,即使已有越來越多人支持同志族群,但不理解的人還是占大多數,應該要更積極地解釋並與民眾良性溝通,透過多一點的對話讓更多人能理解這件事,就算最後仍然不能接受,但至少也懂得尊重彼此。
讓「愛」取代「礙」 社會將更趨平等
雖然同性婚姻合法化可說是台灣社會的一大進步,但在法律未全然保障及層層關卡下,仍有許多問題有待改善。若社會能用更理解及尊重的心去看待這件事,相信台灣一定會更趨於平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