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論壇】新住民語納入課綱 展望未來引爭議

記者 呂佳郁/採訪報導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公民論壇於今日(1113日)舉辦「找回自己的母語」公民論壇,邀請新住民二代、學者代表等,針對108課綱將七國東南亞語言列入國小必選及國高中選修的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希望探討新課綱可能對台灣社會帶來的改變。

論壇邀請桃園市東安國小校長黃木姻、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張芳全、東南亞裔新住民第二代何景榮、新課綱課審委員唯一新二代劉千萍等作為與談人,讓論壇能更加深入研究新住民語入課綱的議題。

四位與談人參加本次論壇,並發表自己的看法。攝影/許若茵

對於課綱開放全校選修,黃木姻表示,新住民語言的加入,絕對不是為了要增加小孩子的壓力,而是增加他們的選項。

課程綱主要有四個基本理念,第一是能夠接納、認同新住民族群;第二是能夠提升多元文化素;第三是培養孩子們的跨文化行動力、最後是希望大家都有機會能夠去擴展國際視野。所以開放國小必選是十分符合課綱要求的。

張芳全卻認為社會強調要多元,可是家長還是對小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否優異更加注重,他們擔心東南亞語言納入課綱會影響孩子其他科目的學習。

張芳全用他對國一學生學習成就的實證研究舉例,東南亞語言的教授不光會讓學生在國語、英語、數學等學科上學習能力變差,也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感。我們還是應該學習先進國家的語言,干擾的效應才會比較低一點。所以應當重新思考這個語言政策。

張芳全呼籲要出台一個政策需要多一點的思考,需要研究的支援。攝影/許若茵

何景榮反駁,從小講雙語不會影響到學科成績,當兩種語言在腦中不斷翻譯,孩子的語言會變得更精粹,你的中文表達能力會變得更好,因此,母語不會讓你之後學習的語言變差,也不可能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

何景榮認為學習雙語和國家是否進步是沒有關係的,也不會「腦袋變差」。攝影/許若茵

在直播教學方面,張芳全指出,語言學習應該是面對面的,對於偏鄉地區的人來說只能是聊勝於無,沒有與老師在學習過程上應有的互動,學生之間的情誼也比較單薄,還不如現場的互動學習。

然而黃木姻卻與張芳全持不同的觀點。她強調遠距離直播教學已經執行了三年。直播能讓老師和學生直接對話,也能藉由遠端的學伴陪同學習,一起分享和操作。黃木姻說,直播不是新住民原創的,只是用來滿足對孩子們的教學,這沒有什麼問題。

黃木姻指出直播教學幫助孩子們更好的學習,是很好的教育方式。攝影/許若茵

談到對新課綱的期望,劉千萍指出,不止語言課綱,她更希望從不同課綱裡去實現學生的媒體識讀、文化觀和全球視野。她想要促進孩子對台灣的認識,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希望他們可以去平等看待鄰近的國家,真正擁有全球觀,而不是僅限於歐洲。

劉千萍認為108新課綱的上路,會影響在家庭裡對母語的認同。攝影/許若茵

黃木姻也強調,我們一直在給新住民的孩子一個標籤。我們應當讓更多老師、學生及家長,知道用什麼樣的眼界來思考未來,做選擇時不再戴著有色眼鏡,有更多的接納甚至欣賞,一起學習。給孩子這樣的訊息,他們便會去關注,擁有更廣闊的眼界。

Posts created 2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