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靖惟、司宜禾、賴怡君/採訪報導
聯合國今年9月23日針對氣候變遷在美國紐約召開氣候行動峰會,66國承諾將在2050年前達碳中和。於此同時,全球媒體發起氣候議題報導串聯行動,瑞典少女桑柏格也為氣候危機持續奔走,得到全球各地的迴響與支持。
瑞典少女桑柏格 帶動全球氣候罷課行動
自2018年起,瑞典少女格蕾塔.桑柏格(Greta Thunberg)發起一連串「為氣候而罷課」行動,並應邀到各地演講。更在今年9月20日得到全球185個國家、400萬人響應,走上街頭示威,督促各國政府立即採取行動,其規模創下史上之最。
我國中央大學綠聚人社及多個環境團體也發起響應活動「Fridays For Future選一個在乎你未來的總統」,許多青年學子共同連署要求2020年總統大選候選人對氣候變遷提出對應政策,並承諾減緩、調適、國家自主減碳。
資料來源/wikipedia |
66國承諾2050年達碳中和
第74屆聯合國大會於美國紐約舉行,9月23日召開「氣候行動峰會」,有60餘位國家領袖或代表出席,針對氣候變遷討論因應方案。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僅出席15分鐘,且分別為亞馬遜雨林主要分布地與全球第七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的巴西和日本都缺席。
根據中央社報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發表聲明,所謂2050集團,包括66國政府、10個地區、102座城市、93家企業與12位投資人,全數都承諾在2050年前達成「碳中和」,也就是二氧化碳零淨排放。這可視為達成防止災難性長期氣候變遷的重要之舉。
桑柏格也受邀與會,8月14日乘著零碳排帆船歷經15天航程抵達美國,登上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的舞台發表演說,會中她數度哽咽,甚至大膽地瞪著川普,譴責各國領袖對氣候危機的消極態度,再三質問「你們怎麼敢這麼做(How dare you?)」。
全球媒體串連報導 台灣響應
除了罷課行動,媒體也掀起響應風潮。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主辦的《哥倫比亞新聞評論》(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與已成立超過150年的《國家》(the Nation)週刊聯合發起媒體串連行動,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協辦,邀請新聞界從氣候行動峰會開始前的一周(9月16日起至23日),以重要的版位或時段來報導氣候相關議題,並獲得了英美170餘家媒體迴響。
同時,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國內發起「讓地球降溫,台灣動起來」氣候變遷議題媒體聯合報導行動,獲得國內21家平面、電子與網路媒體機構,以及14所新聞傳播學術單位熱烈響應。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郭力昕表示,氣候議題每天發生在我們生活中,每個人都是一定程度的受害者,所以從危機意識、預測未來的角度看來,了解此議題對我們來說極為迫切,並呼籲大家趕快行動,因為這攸關人類的未來。郭力昕同時認為,氣候變遷是優先於國內總統大選的重大政治議題。
公共電視新聞部經理蘇啟禎指出,公視一直以來對環境生態相當重視,也投入許多資源,除了每日新聞外,還有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節目《我們的島》與深度週報《全球現場》,以及在網站整理出一系列氣候變遷的相關報導,讓閱聽眾從多元的面向深入了解我們居住的地球的同時,也希望達到政策監督與守望環境。
開播長達20年的台灣環境報導節目《我們的島》製作人于立平表示,透過「燃燒的未來」專題來關注氣候變遷,從生活化的角度切入極端氣候議題,讓民眾更有感。
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巴黎協定》的27年
首屆「全球氣候行動峰會」(UNCAS)始於2018年9月12至14日,是許多美國州政府共同對美國川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以及否定氣溫上升事實的立場所提出的挑戰,他們在會議中做出多項「零目標」的承諾:零石化燃料、零高油耗車、零垃圾、零二氧化碳排放等,而今年9月23日的峰會也是為支持《巴黎協定》所展開的氣候會議。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簽署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此公約也可視為《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的母法。其主旨是希望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且該公約締約方自1995年起,每年召開締約方會議(COP),以評估氣候變化的進展,但行政院節能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也形容,各國認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一項沒有牙齒的公約,沒有具體懲罰措施,因此才衍生出後來的《京都議定書》。
林子倫說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京都議定書》的演變:
林子倫說明《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的演變:
主要兩大協定–《京都議定書》及《巴黎協定》會後重點
《京都議定書》的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以保證生態系統持續發展」,引人注目的是美國曾經簽字,但並未送交參議院進行批准程序;而中國雖然有簽署,但是其為條約控制綱要以外的國家,所以不受溫室氣體排放限制,因此在實際幫助的層面上影響不大。
然而,《京都議定書》將於2020年到期,《巴黎協定》隨之成為各國談論氣候變遷的核心協議,預估其可達到跨越55個國家,55%排放之協定生效的雙門檻。目標是希望在2100年時,全球氣溫不會上升超過兩度,期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失控的問題。
氣候異常變常態 台灣無一倖免
近年來,極端氣候對世界的影響加劇,2018年德國守望協會的「全球風險指數」中,台灣排名第七,顯示台灣也深受其害,而這些極端氣候發生的原因,部分是源於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溫室效應。
回顧今年的極端氣候,澳大利亞一月溫度飆破攝氏49度創下歷年新高,美國芝加哥零下攝氏30度,創25年新低,歐洲七月更是深受熱浪之苦,強颱「多利安」成為大西洋史上第二強颶風。林子倫認為,目前氣候異常已成為常態,氣候變遷對於環境的衝擊越來越顯著,可能會造成旱災、水災,進一步影響糧食安全、生態,對人類有全面性的影響。
颱風速度變慢 30年間雨量屢創新高
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郭鴻基提到,在氣候變遷下,颱風並非變強,而是變慢。事實上,台灣這30年來的颱風所帶來的雨量比30年前多了百分之六十,颱風的時降雨量卻並未比先前多,這代表颱風停留時間變長,總雨量才因此增加。
部分極端氣候的發生,是由於燃燒石化、燃料所排出的碳,導致地球保暖效果加倍,林子倫更進一步指出,台灣有八、九成的溫室氣體來自能源燃燒。
郭鴻基表示,目前仍沒有明確的科學證據證明碳排放量與颱風的強弱有關係,他仍呼籲關心氣候議題的重要性,因為這些氣候問題會加深糧食危機、飲水危機以及空汙危機。
2019年是氣候的行動年,全球民眾應該為氣候議題共襄盛舉。面對永續發展迫切性,世新大學自然災害通識課教授劉玉龍建議,可從民眾、產業、政策來落實,並指出政府不該一味補貼產業,應訂定法令要求廠商製造高效能商品,民眾透過政府的補貼,購買高效能的商品,自然用電降低、排碳減少,對產業影響也相對較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