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卓希、葉蔓芳/採訪報導
口腔纖維化 檳榔成致癌主因
近年口腔癌死亡率日漸上升,檳榔成為致癌主因。根據衛生署105年調查結果顯示,男性患上口咽癌有上升趨勢,嚼檳者出現口腔癌的情況更比同年人士提早10年。
為了建立人際關係和工作上需要提神,嚼檳十年的民眾劉先生表示:「可有可無啦,檳榔對我講來說不會上癮。」
儘管如此,檳榔危害仍然多不勝數,嚼檳會讓纖維在口腔裡來回地刮,不但產生痛楚,還會傷口結疤,更嚴重致嘴巴不能張開。
醫院開設戒檳班 宣導檳榔危害
由於目前還沒有治療檳榔上癮的藥物,所以不少醫院部門陸續開設「戒檳班」。課程為期4週,內容包括自我了解、檳榔危害與口腔癌之關係、訂立戒檳目標和口腔保健實作等,讓學員處於鼓勵的氣氛下遠離檳榔。
對於「戒檳班」的困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副主任傅文玫回應:「我們在問的過程中說你有抽煙或嚼檳榔嗎?那一般都不太會承認。」大部分參加戒檳的學員都是統一屬性或是老闆主張無檳職場,所以很少嚼檳者會以個人名義參與。
家庭支持 配合專業心理輔導
不少上癮者打算自行戒檳,卻因為種種因素、壓力大或是外出應酬而戒除失敗。
說起參與課程和自行戒除的區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科長周燕玉表示:「這些醫護人員有受過我們的教育訓練,他知道說除了跟他講檳榔的危害以後,還要從心理的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去跟這個人說你不要嚼檳榔的理由是什麼。」
課程結束後,志工會電訪詢問學員嚼檳頻率與狀況,給予他們社會關懷。未來也將廣設戒檳門診、專線,研發嚼錠和貼片等代替物,提供更多戒檳平台,打擊口腔癌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