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

衣服多到穿不完?你也掉入「快時尚」的陷阱嗎?

記者 陳冠勳、蔡宛芝、吳思妮、黃芮蓁/採訪報導

民國89年,ZARA、H&M與UNIQULO等跨國服飾公司,在世界各地起一陣旋風,「快時尚」的商業模式也隨之興起,緊抓著消費者求新求變的心態,短時間內產出大量、多樣且廉價的商品,弭平了時尚原有的門檻,讓人人都能接觸到潮流趨勢。但快時尚光鮮亮麗的背後卻爭議不斷,其生產方式不僅加劇了環境汙染、剝削勞工權益,更令人質疑:「做了一堆沒賣完的衣服,這些商品最後都去哪裡了?」

快時尚物美價廉、款式多樣 全球各地掀起潮流

「我覺得主打快時尚的品牌,一季都可以出好幾樣商品,消費者看到新款出來,當然會被吸引。」就讀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大三的吳佳凌這樣說道。快時尚以一、二個禮拜為一次週期循環,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設計出各種服飾供消費者購買,顛覆過往對於時尚的定義。以ZARA為例,平均一年下來,就能產出近4萬多件不同款式的服飾;同時,過往涉及時尚潮流的品牌服飾,往往需要動輒上千、萬元才能購得,但快時尚以大規模量產的製造流程,降低了製作所耗費的成本,進而壓低銷售價格。

遠見雜誌資深記者兼攝影魯皓平也提到,像是ZARA這類主打快時尚的品牌,不花費鉅額請名人代言,相反地,選擇以自家的模特兒來拍攝服飾系列照,節省了行銷層面不必要的隱藏成本,這樣的行銷策略更進一步讓消費者能以非常划算的價格,購買到時尚單品。

製圖/吳思妮、黃芮蓁

對此,曾在紐約時裝週發表的服裝設計師周裕穎,點出快時尚的成功在於「風格多樣性」和「價格沒負擔」。他說:「因為快時尚提供了不同價格且豐富的產品,不再鎖定單一客群,將受眾向外擴張至所有年齡層,更因服裝時髦且易搭配,大大提升消費者的回購率及好感度,快時尚也因此創造出了屬於他們的黃金年代。」

曾在紐約時裝週發表過服裝的周裕穎設計師認為快時尚成功有「風格多樣性」和「價格沒負擔」二大因素。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平價時尚的「隱藏成本」 迫害「生態環境」與「勞工權益」

消費者對於平價時尚的渴望,漸漸讓快時尚的品牌服飾占據一大部分的消費市場,甚是扮演領頭羊的角色,引領著時尚潮流。然而,快時尚的商業模式看似對生產者及消費者皆有益,但快時尚背後卻也衍生出破壞地球生態、壓榨勞工權益的黑暗面。

綠色和平組織專案負責人羅可容指出,採用快時尚的服飾皆會使用化石燃料「聚酯纖維」,因此在採集及製作過程中,會大量產生二氧化碳,空汙問題也隨著碳排放量的增加而加劇;同時,快時尚在進行衣服染色時,多半使用化學染料,導致大量的化學染料汙染了河川、破壞著生態,更危害到人體的健康。

此外,魯皓平也強調「水資源」的浪費,他表示,衣服的主要成分為「棉花」,棉花相對其他的植物更需要大量的水來生長,又需噴灑農藥來維護品質、防止敗壞,所以面對快時尚的龐大的用水需求,對環境的殘害有增無減。提到「勞工權益」,魯皓平更說:「快時尚是相當剝削廉價勞工的,他們的薪水很少、工時又長,能賺的錢其實跟那些大老闆比起來根本是天壤之別。」

對於快時尚的品牌而言,總公司多半參與設計研發的核心部門,量產時則會發派至中國或東南亞國家的成衣製造廠,紡織及成衣業的這些勞工無法靠機械化製作服飾,他們只能以手工的方式,一個一個版型去做縫紉,也因此投入了相當高的工時,但這樣毫無天日的工作卻領到不對等的薪水,大大壓榨了勞工階層,周裕穎便對此呼籲,政府應該提出相關政令來限制快時尚的無的放矢。

製圖/黃芮蓁
消費者無意識大量購買 正視快時尚產生的浪費

快時尚在市場風靡數年後,近幾季的營收開始出現銳減的趨勢,雖然整體營利仍朝正面成長,但與過往巔峰時期無法相比。對此,周裕穎認為這與「消費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消費者在快時尚興起之際,受到平價、時髦等誘因大量採買,但過量採購下的衣物卻又全進到了家中的衣櫥中,任由它長灰塵。」

在快時尚風潮下,消費者受平價、時髦等誘因大量購買,但衣物卻往往被冷落在家中衣櫥。資料來源/pixabay

而從羅可容提供的數據中也可見,有高達百分之七十二的台灣人曾在衣櫃中,發現有衣服吊牌沒拆的情形,久而久之,部分的消費者開始體認到,過度消費所造成的浪費;同時,也因快時尚的服飾即使便宜,質料卻不差,購買後穿上數年都不是問題,所以逐年下來也減少了消費者購買快時尚品牌服飾的需求。

此外,魯皓平堅信獲利減少的情形,可追根於近年的環保意識抬頭,他認為因為消費價值觀的改變,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快時尚對環境造成的傷害,所以漸漸減少對於快時尚品牌的購買,這也就與先前快時尚所造成的可觀銷售額無法比擬。

從民國89年~103年,成衣生產量及平均購衣量皆增加,但保留下來的僅為過去的一半。製圖/黃芮蓁
快時尚關注永續發展 攜手推動「無毒生產」

面對外界對於環境迫害的批評聲浪,快時尚的品牌試圖改變原有現況,如H&M開始推動舊衣回收計畫,達到重複使用之效,但站在綠色和平組織的角度,羅可容批評此計畫宛如「贖罪券」般「治標不治本」,只是美其名想減輕罪惡感,因此她認為,不該在大量生產及回收的惡性循環中輪迴,應從源頭開始改變,呼籲生產者要依顧客的需求為導向,不過度生產服飾,甚至最後還必須將庫存的衣服焚燒,對地球造成二次傷害。

同時羅可容更聲稱:「已經有八十家的國際品牌,他們願意承諾去毒,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會遇到困難,那我們也會試圖推動他們,改變他們習以為常的營利跟獲利模式。」,眾多標榜快時尚的品牌紛紛作出了改變,如ZARA、GAP、UNIQULO等品牌也都開始推行部分商品的「無毒生產」,試圖在獲利與永續發展下抓取平衡點。

認同設計師品牌故事 時尚趨勢從快時尚入手

「我基本上是反對快時尚的,但我不會叫別人說,『你買快時尚就是不好』。」周裕穎如此說道,「因為這就是一個過程,有了這個過程,才能讓你追尋更好的產品。」對於他而言,快時尚能夠維持消費者的基本需求,同時也是一條讓大眾快速接觸到時尚的途徑,也因此,周裕穎相信快時尚帶領消費者進入時尚圈後,消費者會漸漸開始反思,轉而追求更有故事內涵、更有文化意義的設計師品牌。此外,自創品牌店員黃聖閔更篤信「堅持」就能有所回饋,不管是對服飾品質的要求,還是品牌理念的嚮往,一旦消費者了解品牌背後的故事,勢必會轉而支持其商品。

快時尚的版圖擴展到世界各地,但蓬勃發展之際,也必然面對過度生產、剝削勞工等問題,如何在這之間抓取一個平衡點,將會是快時尚必須解決的課題;同時,消費者也要有所省悟,意識「慢消費」的重要性,加倍愛惜身邊的每一件衣物,更在滿足快時尚的品牌帶來的基本需求後,轉而重視真正具有文化理念、故事性的設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