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 被忽略的大學必修課

記者 鄭萱薈/採訪報導

 俗話說,大學必修的三大學分是學業、社團和愛情,但歷年來大學生因感情因素,導致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事件層出不窮,學者呼籲情感教育不容忽視。

學生感情糾紛頻傳 情感處理亮紅燈

 在台灣有不少社會案件是因感情因素所引發,近期的台灣大學生遭潑硫酸案、1998年清華大學王水溶屍案、2009年龍華科技大學生跳樓自殺、2015年嘉南藥理大學生情殺案與海洋大學生為情上吊自殺等等。這些事件凸顯台灣學生在情感處理上的危機。立委張廖萬堅曾在質詢時表示,台灣在各個教育階段的課綱設計中,對於人際互動及危機處理有關的情感教育是一片空白。在整個教育體制當中,若無法從中獲得相關資訊,學生將無從學習適當的情感表達方式。

 另外,張廖萬堅指出,雖然每年的性別平等教育經費有列入龐大預算,但是每所學校所分配到的金額非常少。近三年來,有參與關於情感教育課程與教學活動僅有20多所學校,僅占台灣總學校數比例13-15%。由此可知,台灣在實施情感教育的過程遇到哪些問題及困難,值得我們深思。

▲情感教育主要目標層次。 製圖/鄭萱薈

 在台灣,學校教育注重學術知識,但和情感處理有關的能力則經常被忽視。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主任詹昭能曾在公視新聞報導中說:「可以看得出,類似感情事件的主角在判斷事情與情感處理上都是相對不成熟的。當大家把注意力和學習重點都放在國英數等學科時,情感教育這個部分就會被看得較輕微一點。」

 換句話說,台灣目前的教育主軸仍然較不重視教育學生處理自身情感與人際關係,隨著學生人際處理的衝突事件增加,政府及教育單位也意識到應在學生學習的各階段上規畫「情感教育」課程。目前各校普遍設有輔導機構,教育部也補助大專院校設置「情感教育」課程,就是希望能積極強化這部份的課程教育。正如詹昭能所說,讓學生自我摸索情感,容易形成錯誤的觀念,當錯誤的觀念已經在中小學時候形成,到了大學才開始教育已經略遲。因此,在對於情感教育的應該盡早開始,以避免類似的悲劇再一次的出現。

情感教育納入正規教育 外籍生感新奇

 來自馬來西亞的的世新大學學生曾奕寧表示,在馬來西亞求學時完全沒有機會接觸情感教育,但是來到台灣就讀後發現校內有開辦情感專門課程。

 「在馬來西亞,我們僅在家庭中獲得此方面的教育,並不會納入正規的教育體制裡。」曾奕寧認為,家庭灌輸的知識沒那麼完整,而且每個家長的思想觀念不同,交由專業人士鑒定的正統教育將會是更好的決策。

▲情感教育逐漸被各校納入正規教育,以讓學生獲得專業的知識。攝影/鄭萱薈
霸凌事件 中小學教育重點

 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在台灣長大的世新大學學生張淯淨表示,「我觀察到的霸凌事件都處在國小高年級或國中時期,那段時期同學們都有各自的小圈子,而且是對立的,有時候甚至會起內鬨。」

 張淯淨說,曾聽遭受霸凌的朋友常失眠,甚至懷疑自己存在的理由,面對下一段友誼是有所疑慮及陰影,擔心歷史重演。她認為,長期受霸凌的人要靠自己走出陰影是很難的,得靠外援的幫助,例如學校內的輔導室。不過,當事者敢不敢進去還是個問題。

▲人們對輔導帶有誤解,遇到問題總是羞於前往輔導室。製圖/鄭萱薈
東方社會保守 關心不易說出口

 相較於西方社會,在東方社會裡無論是父母或孩子,大多數都羞於口頭表達愛與關心。張淯淨說:「我無法將我內心的關愛說出來,我會害羞。」她說,希望有一些契機讓她把藏在心裡的愛說出口,因此她對於學校所開設的情愛溝通課程感興趣。

 另外,張淯淨表示,面對衝突通常會選擇自己忍受。不過,她提到過去經驗:「有一次和媽媽發生衝突,事後溝通了以後才發現那是媽媽出自於關心的舉動。」這也讓她認為溝通有很大的重要性。

 「我希望有相關教育或者社團能讓我們學習關心身邊的人事物,從中學習溝通、自我情緒管理及重視他人的感受。」

 張淯淨說,從電影及朋友的分享中得知,西方國家的小孩會直接稱呼父母的名字,但這不代表他們不重視禮貌,而是他們想要有平起平坐的地位。但是這種方式未必適用於任何國家,情感教育也一樣,需依文化的差異有所調整。

 國中的時候,兩性課程或其他課程常被忽略,沒有專科老師的教導,甚至將上課的時間作為數學的複習,或者是其他科目的考試。

澳門學生:事後輔導效果有限

 人的行為與決策並非與生俱來的,通常都要經由學習或經驗的累積。來自澳門的世新大學學生高永鋒表示,「曾經年少無知,直到長大以後回頭看,才發現以前在分手這個部分處理得不好。」他補充,他沒看過相關的書籍,也沒人給予教導,因此在感情中遇到衝突時,會先道歉或買對方喜歡的東西送她。他說,這是因為網路、電視及社會的潛移默化所致。

 高永鋒說:「情感教育需要加強宣導,以免狀況臨時發生導致我們不知所措。」情感教育與其他知識不同,並非透過講解就能明白,而是需要實踐在生活中。他說,在澳門的中小學,都有學過品德教育,但是那些都是範圍較為廣闊的,並沒有專門針對情感的教育。

 高永鋒認為,澳門社會給予面對感情問題的協助是事後輔導。對於台灣,他表示情感教育方面並沒達到普及的效果,因為在這裡依然有很多人沒有接收到這方面的教育,才因此導致很多情感糾紛的發生。「社會生病了,情感教育必須大力推廣,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感情上的處理方式或感情觀的問題所在。」高永鋒說到。

台灣學生:應該多開類似課程

 身為台灣人的世新大學學生陳占宇也表示,台灣對於國小和國中的健康教育不重視,以致於從小沒有接觸過男女戀愛相關的課程。直到上了大學,發現學校開了情愛溝通這門課,讓他大感興趣,但是因為一直衝堂而無法選上該課程。他希望學校能多開辦類似課程,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及機會學習。「我希望能學習到男女心裡的想法,或是遇到吵架的情形應該是要怎麼處理?」他補充說,應該教導正確的戀愛觀念,以避免發生「愛不到就毀掉他」行為偏差。

▲兩人間的相處模式決定了個人的人格發展。攝影/鄭萱薈
Posts created 6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