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育如、吳彥萱、李佳諳、洪楷婷/採訪報導
自2003年以來,賴比瑞亞、塞內加爾、查德、馬拉威、甘比亞、聖多美普林西比相繼與台灣斷交,致我國非洲友邦到了2016年,僅餘布吉納法索、史瓦濟蘭。昔日邦交的切割使台灣陷入日益艱困的外交處境;儘管如此,我國仍然致力提供萬里之遙的友邦多項援助,而其中一向被視為鞏固外交關係利器的農業援助,究竟為布、史二國帶來什麼改變?
靠天吃飯 三餐溫飽難
非洲大陸東南方的史瓦濟蘭,不靠海且位在緯度較高的溫帶氣候區,一年旱季長達三個月,年雨量僅900毫米,乾溼度及年溫差甚大;地處西非內陸的布吉納法索,平均年溫更高達攝氏41度,雨季分散,六月至十月經常出現的強烈暴風雨,雖然帶來豐沛雨量,但植被不易蓄水,水分來得快去得也快。
因此,史國與布國的農業環境只能任由氣候主宰,收成季節與產量均不穩定。除欠佳的氣候條件之外,基礎建設不足和簡陋的灌溉系統,也是生產作物的一大阻礙。糧食短缺迫使兩國只得轉向高價進口;例如,布吉納法索年均稻穀產量約十萬公噸,但稻米進口量卻高達約20萬公噸,比例嚴重失衡。再由於價格易隨國際市場波動,因此進口量有限,加上城鄉差距懸殊,二國除城市之外的偏鄉地區糧荒頻傳。
另方面,寶島的稻米生產豐饒,經濟水平相當。台灣不論官方或民間,皆投入諸多努力,改善非洲邦交國的農業困境,讓友邦人民擺脫三餐不繼的生活。
糧食送暖 萬噸大米解飢荒
台灣自2002年開始由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承辦糧食外援工作,迄今已輸出30多萬公噸大米至33個國家,其中尤以非洲為大宗。農糧署糧食儲運組組長黃昭興表示,糧援預算會依國內稻米生產狀況、市場供需及公糧庫存而訂,我國2016年約提供援外大米二萬公噸,價值約六億元台幣。黃昭興提到,台灣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及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規定,謹守糧食援助不可與貿易行為掛勾的原則,公糧皆是無償提供,且為了更貼近當地需求,農委會長期和非政府組織合作,近年多經由慈濟及世界展望會發放愛心大米至受援地區。
除了官方免費供糧,世界展望會的史瓦濟蘭分會也採以工代賑,讓當地人民透過協助建設或服務社區來換取大米;慈濟則是連續七年赴南非、賴索托、辛巴威、波札那、莫三比克與史瓦濟蘭等國的偏鄉地區發放農糧署捐贈米,約十萬個家庭受惠。大部分非洲人以玉米或玉米粉為主食,大米是他們一年難得吃上幾回的奢侈食物,因此對台灣的糧援滿懷感激。
國合會前進布、史 技術合作助自給
提供糧食外,傳授農業技術、協助友邦糧食自產也是台灣農援的一大目標。成立於1996年,長期承辦外交部「對外技術合作業務」的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是台灣外援行動的重要管道。國合會公關梁嘉桓表示,有別於前幾年針對農、漁、畜牧業等領域分別派遣不同團隊的方式,農技團已轉型成「計畫經理」模式——派遣一位計畫經理在當地負責監督管理,並搭配一、二位技師,另外再協尋專家前往一至二週,評估可行性及成效後才會開始執行,傳授當地人員實作技術。他指出,多數非洲政府可能存在貪污問題,導致經援成效有限,派駐人員所費不貲且人才不易招募,因此改為計畫援助,如今已無農技團常駐。
有關農援方案,基本上都是友邦政府主動向台灣提出,透過大使館將消息呈報外交部進行評估,然後委由國合會承辦,進入「計畫循環(project cycle)」系統(見右圖)。至於國合會創立前,台灣的海外援助以農耕隊為主,赴當地示範田耕種,如今已全面改採計畫經理制。
以史瓦濟蘭的健康種薯繁殖計畫為例,馬鈴薯等根莖類作物為該國主食之一,然而當地原生馬鈴薯品種不良,居民栽種用的種薯需從南非進口,不僅價格高昂且品質不一,因此產量一直無法提升。有鑑於此,史國政府於2012年提出預算約400萬美元的八年計畫,希望我國協助培育健康種薯。就成效而論,史國自產健康種薯數量從2013年計畫初期的27.8公噸,截至2017年已達130.5公噸。
梁嘉桓表示,我國的農業技術較以往進步許多,能夠提供更有效的協助。例如,在平均氣溫高且儲水不易的布吉納法索巴格雷墾區,台灣就進行一項重要的灌溉蓄水工程。早於1994年,便由首任團長路志高率領農技團赴當地發展,至今仍有國合會參與水利建設與水稻生產計畫。今年開始,我政府更斥資約200萬美元與擁有重要影響力的布國巴格雷成長極公司合作,升級舊有灌溉設施,建立現代化、穩定且有效率的種子生產體系。該項合作計畫幫助布國提高糧食產量,達成自給自足,也使得該公司運用糧食銷售所獲利潤,減輕維修水利設施的經費負擔。
與大學攜手 推動農業精進
國合會之外,彰化明道大學董事長汪大永與史瓦濟蘭國王恩史瓦帝三世於2017年十月在史國簽訂合作備忘錄,展開第一階段六年的「史瓦濟蘭皇家農業精進計畫」,不僅呼應國合會於史國的農援方案,也開啟另一項台灣民間機構與非洲友邦的合作橋梁。 隨汪大永赴史國的明道大學精緻農業學系陳義松教授表示,當地除種植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還有少許甘蔗、鳳梨,但大部分水果仍以進口為主,希望透過低成本、高成效且不傷害環境的生物動力農法協助該國培養自給自足的能力。
陳義松指出,生物動力農法興起於1924年,該法能降低汙染、回復自然生態,且較能為史國人民接受,從而創造健康的生活環境。首先需在農場內飼養牛隻,用飼養所剩的牧草及排泄物製作堆肥灌溉農田,收成後的作物再提供畜牧所需,整個循環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此農法共有八種配方,配合不同季節及需求,其中包括利用牛糞中的微生物提高生產力;含矽配方則可以降低稻熱病等作物疾病發生率、增加農產品甜度。曾赴瑞典、波蘭、印度學習生物動力農法的陳義松說,農法的原理雖簡單,但需要培訓大量專業人員方能配合計畫的實施,並藉此擴大開墾區域。
轉眼間,台灣對非洲友邦布吉納法索及史瓦濟蘭的農業援助已二十餘年,雖然援外活動常被視為耗資龐大的外交手段,然而經過官方和民間機構多年努力,成果亦有目共睹。梁嘉桓表示,未來目標將著重技術人才培育與建立完善的產銷制度,提供農民公平的銷售網絡,免受中盤商剝削,此外,定期開設健康種苗生產管理、永續農糧發展等研習專班,邀請當地技術人員來台參訓,期望透過多樣的協助,為非洲友邦開創一條突破以往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