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意晴、胡格非、徐瑋佑/聯合報導
陸生一般指來自彼岸,目前就讀於台灣就讀院校的同學,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為短期的研修生,即交換生,通常只在台灣待一個學期,另一則根據《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規定,指來台就讀二年制專科以上修讀學位者。台灣自2011年開放學位,讓陸生考台灣大專院校,私立大學攻讀學士、碩士、博士。目前已是第七年,台灣有134校、966個學系設立陸生學士班,從政策、環境、交流來看,到底促使他們來台灣的是什麼?
陸生來台七年數字會說話
兩岸關係會隨著政策而有所變化,影響陸生來台人數。在2012年中國大陸的《十八大報告》載明:「全面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由此可見,當時對岸對台態度積極。自蔡政府上台,陸生人數減少近千人,據陸聯會數據可知2015年達3,019人,而2017年僅2,139人來台就讀。
從學制上看,2011年開放陸生來台大專院校以上學歷,人數僅928人。2013年開放二技學制,至2016學年度,該學制名額更從2省市17校1,000個名額,擴增到8省市81校1,500個名額。
世新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李功勤說:「2015年適逢馬習會,兩岸領導人會面,政局相對穩定,也成為陸生、家長考慮來台的主因之一。」而後隨著蔡政府上任,陸生人數則呈下降趨勢, 2017年陸生來台人數僅剩2,139人。另外,對岸領導人習近平在十一月《十九大報告》強調的九二共識,蔡政府始終態度保留,也使兩岸關係步入模糊灰色地帶,間接影響兩岸教育交流熱度。
來台陸生:來台就讀選擇多,政治氛圍為輔
大陸近幾年整體大專、大學錄取率雖高達八成,但若要進入本科(學士學位),錄取率就降至四成左右。其中沿海地帶的重點一本大學(第一批次本科)的錄取率更是競爭激烈。對陸生而言,同樣的成績,無法順利考取自己中意或專業排名較高的校系,但在台能考取專業排名相對好的學校和專業。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陸生陳逸寒坦言:「我的成績是肯定上不去中傳的,那就來世新念,也很好啊。」在她認知中世新的傳播方面的地位,和大陸的中國傳媒大學差不多。陸聯會表示陸生來台,以電資工程學系為首選,其次為企業管理、財務金融、外國語文、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電算機、大眾傳播、會計、經濟。陸生來台考量的因素,多是根據自己的科系和高考成績、自身意願。
今年「小大一」的陳逸寒,在兩岸關係停滯的情況下來台灣就讀。「來台灣就是接觸多元、多學知識,是來讀書的,與政治無直接關係。」她認為,學術的交流,本就不應該牽涉到政治問題。對自身未來的規劃,很有想法。
富有、沿海城市來台灣就讀比例最高
2011年開放陸生赴台政策之初,台灣高教針對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六省戶籍的大陸高中生招生,2013年,又開放遼寧、湖北省,至此已有八個省市開放陸生赴台灣。而上述省市國內生產總值(GDP),累計至去年均是大陸省份中排名前幾名,其中廣東、江蘇省更位居前二名,可見經濟因素也作為來台就讀的考量之一。有趣的是,浙江、福建省來台就讀大學人次,始終位居第一,2011年六省報名總人數為1,569人,光浙江、福建人數佔了總人數近一半。
世新大學境外生聯誼會負責人黃信翰表示:「台灣和大陸的距離,相對去歐美唸書距離更近。」對於陸生而言,兩岸的距離近、來往方便,且台擁有傳統中華文化、語言相通,皆成為陸生來台就讀原因之一。
台灣三限六不 逐漸鬆綁盼吸引陸生
為了使大陸大學生畢業後,能繼續攻讀台灣研究所。目前台灣擴大承認大陸學歷的高校有155所,都是一本大學院校(全國重點大學)。有些人擔憂陸生會壓縮到台生就讀名額,台灣方面推出「限制陸生來台總量,是根據《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也就是說,台灣各個大專院校,招收陸生之名額,採外加方式辦理,並未合併在台生名額之中。而且全台各校「外加招生的總名額」,不得超過教育部 當學年度「核定招生總名額」的百分之二,以確保台生與陸生的比例。
台灣當局針對陸生來台限制重重,相較港澳生更為緊縮。主要依據「三限六不」政策 ,「三限」分別為限制學歷承認和領域,限制醫學和國家安全領域的專業 。「六不」指的是不涉及加分優待、不影響國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期間打工,不得在台灣就業、不得報考公職及專技考試。其中的「一限二不」正式入法,分別是「限制醫事學歷採認」、「不允許打工」、「不能參加國家考試。」
對此,李功勤表示:「當年三限六不,是民進黨和國民黨的妥協的產物。」但他認為,在兩個方面限制是合理,國防機密、醫學科系、考公職上限制,畢竟兩岸有其政治立場。以及陸生若留台就業,在地台灣青年寡不敵眾會壓縮就業的機會。他也提到:「限制陸生不能納入健保、領獎學金,是種歧視,應比照其他境外學生辦理。」
目前陸生納保的法案,已經進立法院審核,等待三讀。陸委會近年也逐漸放寬陸生打工限制,從禁止實習,現今則開放課程相關實習,如果有津貼也不算是打工。李功勤以大陸政策積極攬用台灣菁英人才為例,認為若陸生可參與企業實習,能體會台灣文化,也可留下有用人才。
各私校力爭大陸研習生彌補台少子化壓力
從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美國、英國與澳洲等國,已將高等教育「產業化」,透過每年大量招收外國留學生來壯大其教育產業。以台灣而言,招生研修生也成為私立大學的收入來源之一。以台灣角度而言,陸生可以促進兩岸學生的交流,能夠互相學習彼此文化和對話。
台灣的大學林立,各大專院校皆因少子化產生招生壓力,也是私立大學心頭難題。據陸生聯招會總幹事張鴻德在媒體指出,今年錄取人數最多的學校分別為銘傳大學、淡江大學、文化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
另外,在教育部開放學位生名額有限下,許多學校與中國各校簽訂姐妹校,以攬招短期交換研修生、推出共同課程、來台折抵原學校學分等方案,向對岸青年招手。
學者:兩岸教育交流意義並非單方面統戰
前台大國發所所長陳春生曾在2007年說:「開放中國學生來台會混淆台灣年輕人的國家認同,是中國對台灣統戰的一環。」民進黨青年部也曾在2009年發表《反對「開放中國學生來臺灣」理由》,擔憂陸生來台會排擠本地學生就學機會、沒有在台灣繳稅,卻共用教育資源、排擠現有教育資源,降低整體教育品質、無法解決私校招生不足,反而更招不到學生、打工問題繁多,排擠台生工讀市場等等。時至今日,民進黨成為執政黨,民進黨青年部則表態:「和陸委會想法一致。」
李功勤則大膽提出:「統戰,並非單單是陸對台而已。從兩岸交流,讓對岸學子看見台灣制度、中華文化的深度,也是一種向對岸的『質化』和統戰。」另一方面,他說:「有陸生家長看見孩子來台灣的變化,說出:『讓孩子來台灣,是學做人。』」他認為台灣高等教育的吸引力,並非單是課本上的知識。台生雖未有「陸生的狼性」,但有創造性、開放的思考能力,而這種能力,需要在相對民主、完全開放的社會環境,才能形成的。
作為開放陸生來台的前總統馬英九,在今年三月時更表態:「相信讓兩岸年輕人在生命較早時交流,好處甚多,也寄望大陸學子對兩岸永續和平有所貢獻。」由此可見,台灣在教育政策與對岸的交流,是以一種讓青年建立友誼、熟悉彼此,以便能共創更好未來的價值基礎上,至於是好是壞,只能由時間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