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愔晴、陳研旻/台北採訪報導
禾餘麥酒致力於使用台灣在地農產釀造啤酒,創辦人陳相全走入鄉野後,發現傳統農耕技術逐漸失傳,因此期盼透過「台味」的精釀啤酒,延續台灣傳統農業文化。
看見農業的失落 盼以啤酒改善困境
禾餘麥酒創辦人陳相全在美國就讀大學期間,由於受不了兄弟會裡難喝的啤酒,而產生自己釀酒的念頭。從美國回台進入台大農藝所,走入田野鄉間,陳相全發現許多傳統作物和種植技術正逐漸消失,更體認到這些作物需要產製得更具商業價值,才能提升農民繼續種植的意願。
台灣農業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大部份原因來自油價持續走高,造成運輸成本增加,最終暴漲的農產價格反映在消費市場。而農物價上升,農民卻不能因此獲利,反倒飽受供過於求、收購價下跌之苦。陳相全見狀,發現物料成本不高的啤酒說不定能夠翻轉部分情況。因此他決定利用在地生產的小麥作為釀製啤酒的原料,開啟創立禾餘麥酒的篇章。
縱使辛苦 仍獨自堅持在這條路
陳相全釀造的第一批酒,是靠學校實驗室簡易設備,土法煉鋼般地釀出第一批啤酒。回憶當時,陳相全說心裡其實充滿怨念,更不斷問自己為什麼要那麼辛苦,甚至在今年夏末,禾餘麥酒面臨低潮,陳相全一度決定結束這項事業,直到一位朋友願意協助並表示認同與支持,他才毅然回歸。想起創業之初,有個學長曾問陳相全:「你創業是為了賺錢、當老闆,還是這件事情是你才能做?」雖然覺得辛苦,但陳相全嘆口氣說:「是啊,好像只有自己才能做。」
「你有什麼東西可以還給社會?」陳相全認為,自己一路走來獲得許多幫助和社會上許多資源,因此他想藉由禾餘麥酒回饋這塊土地,期望釀造出真正「台味」的啤酒,保留農民的種植技術,並找回在地農作的價值,進而延續台灣傳統農業的核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