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耿采維、蘇子雁/台北報導
海洋寂靜無聲,包容多年來人類對它的傷害,但閉上眼仔細聆聽,你會驚覺那是海洋怒吼的聲音,它正在反應人類對他所做的事情。而你可曾想過,當海洋伸出手擁抱我們時,人類是否也該給予這片大海善良的回應?
藉藝術為反賭發聲 喚起環境議題
民國 98 年台灣舉辦第一次澎湖博弈公投,時隔七年,博弈公投捲土重來,但媒體對於該議題的報導並不熱衷,因此多位藝術家秉持「澎湖的事,就是我們的事」理念,舉辦「孩子的海洋」特展。主辦為學學文創志業,並且由連續三屆獲邀參加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林舜龍領軍,號召張詠捷、蔡宛璇、法國 Yannick Dauby 和日本景山健等十位藝術工作者,以海洋為主軸,勾勒出台灣的島嶼之美,希望藉此喚起澎湖博弈議題。
藝術不單用來欣賞 更能串起情感
藝術可以連結人跟人,文化跟文化,國家跟國家間破碎的關係,因為藝術是有溫度的
林舜龍的創作由「人」出發,他認為很多時候人們對事件的冷淡,都源於「事不關己」的思維,而當事情開始用「人」作為連結,接著聯想到「孩子」,就會觸發人們心中的同理心。展內「海平線的鋼索」創作發想就是由敘利亞難民孩童伏屍在土耳其海灘震驚全球的畫面,再加上前些日子台灣發生的「小燈泡」事件,讓他開始思考為什麼小孩總是無聲地在承受大人的紛亂,我們想留給下一代到底是什麼樣的世界?他認為「孩子們一直相信我們為他們安排的世界」,因此保護家園和守護後代需要大家一同努力。
博弈公投結束 才是下一步的開始
澎湖第二次博弈公投結果於 10 月 15 日出爐,反賭派以八比二懸殊差距獲得壓倒性大勝。對於如此振奮人心的消息,協同策展人陳幸均說:「將來我們可以對澎湖有更樂觀,更多願景的想像,並且往後還是要一步步持續推動」,但她也提到,這絕對不只是澎湖的事情,當地珍貴且美麗的資產,必須由所有台灣人共同守護,地方團體當然扮演重要角色,也希望有更多跨領域的朋友一起合作,使藝術和生態結合,最終能讓澎湖未來的發展議題受到更多關注。
留下最美的台灣 從你我開始做起
本身熱愛衝浪的觀展民眾詹佳瑋,也發現最近海灘的垃圾越來越多,他說到:「人們在娛樂的過程中真的是有點自私。」他認為我們應多花心思關懷環境,很多細節其實會影嚮到後代或未來,愛護環境的議題除了從自身做起,同時也需要政府跟 NGO (非政府組織)的力量才能更好。
策展人林育世也談到,倘若今天台灣公民意識成熟,也十分重視小孩教育和安全,就不需要特別為任何議題發聲,希望往後不論是環保或是保育都能從根本做起。
台灣四周被海洋環繞,然而澎湖有著台灣海峽之隔,雖然在經濟交通面有些許不便,卻也因此保留了最原始的生態核心,守護最純淨的土地是一輩子最美的負擔,堅持為後代留下最美的台灣,未來我們想要的的樣子,我們一起努力。
註解 1 :非政府組織(英語: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縮寫: NGO )是一類不屬於任何政府、不由任何國家建立的組織,通常獨立於國家政府。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